庖丁解“數”的博拉科技

周公爽如約撥通了客戶的手機,對面傳來了機器的轟鳴。只有在短暫的工休間隙,兩人才有時間,溝通下一步生產線數字化改造的細節。此時是3月3日,疫情尚未完全消退,但從2月25日開始,客戶的生產線已經恢復運轉,只是員工到崗率始終不足50%,公司所有高管已下車間,補位到生產一線。

庖丁解“數”的博拉科技

重新認識數據價值

“如果早一步實現數據協同,或許現在會更從容一些。”疫情之中,用戶開始重新認知數據的價值。其所說的數據協同,包括生產設備的數據協同、工藝流程的數據協同、生產原料的數據協同等諸多方面。

放下電話的周公爽,也在進行著類似的思考,他是博拉科技CEO。其實,早在5年前,其已經意識到,數據不再是製造流程中的“邊角料”,離散製造最大的業務痼疾,則正在於數據的“離散”。

言歸正傳。博拉科技是一家入駐在“雲棲小鎮”的互聯網科技公司,是一家通過數字化、智能化解決方案,滿足智能製造剛需的企業。“雲棲智造”是博拉科技的核心產品,通過SaaS+服務,或企業版本地部署等模式,在4周內即可搭建交付一座智能工廠。

庖丁解“數”的博拉科技

“雲棲智造”可以同時部署在PC端、釘釘端,以及邊緣端。

產品化的博拉科技

“4周,甚至更短即可交付一座智能工廠。”周公爽特別強調,博拉科技是一家產品化、模塊化、配置化的雲原生企業。而以此次疫情為背景,博拉科技的上述能力,就更顯得具有現實意義——其可以幫助機械製造企業快速實現數字化,也可以幫助諸多製造業客戶,從勞動密集型企業,轉型為業務協同的數據密集型企業。

如何理解?時間回到2018年3月,深圳寶安機場候機廳。博拉科技的幾位創始人,抓緊登機前短暫的空隙,急切地交換著意見。他們剛剛結束“雲棲大會·深圳站”的全部日程。此次阿里雲宣佈:物聯網(IoT)將成為繼電商、金融、物流、雲計算之後,阿里巴巴的“第五賽道”。

“此前,博拉科技也信奉工程化、定製化的系統交付模式,但阿里雲此次提出的‘第五賽道’,也恰可成為博拉科技的新機遇。”周公爽是在從技術視角,解釋著即將出現的業務模式和商業模式改變。

其實,博拉科技一直是阿里雲的生態夥伴。此前雙方合作,已經涉及計算、存儲、網絡,以及數據庫、安全等諸多層面。“而獲得阿里雲物聯網平臺的支撐,博拉科技不僅可迅速具備跨行業能力,更可採用SaaS模式,實現從項目定製化到標準產品化的轉變。”周公爽感覺一扇門已經打開,尤其對仍處於創業期的科技公司,產品化始終意味著高昂的技術投入代價,無數充滿理想的創業公司,就曾倒在此扇門前。

“雲棲智造”瞄準四種場景

這又如何理解?在此可先簡述博拉科技的核心產品:“雲棲智造”。其主要解決機械製造領域的4個剛需場景的問題:生產計劃的準確性和實時性、質量正向追溯和反向追溯、設備效能管理、生產過程中的物料週轉。

庖丁解“數”的博拉科技

其中,以制定生產計劃為例,Excel雖然是款偉大的軟件,但靜態的Excel表格,始終不能實時地反映動態的產能波動、物料波動。同時,依靠手工將業務訂單,分解成數十道工序所對應的工單,並分配給數百臺設備執行,更是超出人腦所及。

而“雲棲智造”則涵蓋“人(人員)、機(設備)、料(物料)、法(工藝)、環(環境)、測(質量)”等6個要素的十餘個微服務模塊,並以上述維度完成數據採集、數據協同、數據管控和數據分析。也就是說,該系統可基於算法優化,自動將業務訂單分解成生產工單,並根據設備的空閒狀態,制定生產計劃。

同樣,在質量追溯、設備效能管理、半成品庫存管理等場景中也是如此。不具備“質量正向追溯和反向追溯”能力,中國的製造企業就不可能成為特斯拉、福特、通用等世界500強企業的合作伙伴;缺乏“設備效能管理”能力,就不可能提升生產過程中原料切換、刀具切換、人員切換的效率;而忽視“生產過程中的物料週轉”,則難以照亮ERP系統的死角,半成品庫存成本,或許也會將企業壓得喘不上氣。

庖丁解“數”的博拉科技

我們不一樣

而話題至此,正可迴歸到博拉科技的服務交付模式。目前,博拉科技已服務國內200餘家制造企業,用戶所製造的產品大到生產汽車、家電,小到生產剪刀、螺母,但他們與周公爽的初次見面,都會強調:“我們不一樣,生產設備、工序流程、工藝路線都不一樣。”

的確,“我們不一樣”就是現實問題。僅機械製造領域,就可分為十餘種門類,以及成千上萬的細分品類。即使品類相同的製造企業,其生產設備、工序流程、工藝路線等,也都有“獨家秘笈”。

“只有具備很強配置化能力的SaaS化服務,才能滿足智能製造企業的個性化訴求,而SaaS服務的背後即是產品化和配置化。”周公爽所強調的SaaS服務,是以不同維度的數據採集為基礎,並以阿里雲的“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為支撐。

“前臺”和“後臺”配置

其實,在博拉科技交付模式中,生產汽車和生產口罩並沒有什麼本質不同。通過對生產流程的庖丁解牛,博拉科技所提供的服務,不僅是可組裝的模塊化軟件,更是對基礎技術數據進行重新配置。

正是基於此理念,通過“前臺配置”,博拉科技可“屏蔽”,不同企業間的設備差異、工序差異、工藝差異,而“後臺配置”更是可以深入BOM管理系統,即靈活地增加、刪除,或自定義BOM系統中的字段。這就意味著,“雲棲智造”可通過“字段配置”,具備敏捷的跨行業能力。

由此,回到2018年3月,博拉科技幾位創業者,在深圳寶安機場開過的“碰頭會”。一家仍處於創業階段的科技企業,投入中臺研發談何容易。而正是基於阿里雲IoT推出的阿里雲工業互聯網平臺,以及紮實的“數據中臺”和“業務中臺”,“雲棲智造”才得以實現對海量設備的聯接,才具備了“後臺配置”能力。這也為博拉科技此後從 “工程”到“產品”,從“定製”到“配置”的轉變,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數字工廠”的價值

當然,博拉科技的變化還不僅如此。博拉科技與阿里雲的合作,也不僅在於“平臺+中臺+場景”的聯合解決方案。2019年,“雲棲智造”正式打通阿里雲IoT的“數字工廠”。而何為“數字工廠”?

庖丁解“數”的博拉科技

準確地解釋,“數字工廠”不能簡單地理解為APP Store式的“應用商店”。其是阿里雲面向製造型企業,提供的工業互聯網企業級平臺,或者稱為“數字工廠運營中心”。可以說,這是一次“書同文、車同軌,方以至千里”的改革。不管是工業硬件、軟件服務商,生態夥伴的產品之間,可實現無縫銜接,各類生態夥伴即使“口音”不同,專注的應用場景不同,他們與用戶之間,也可以統一的“文字”進行溝通。

由此,製造企業可在“數字工廠”中,完成一站式採購,這其中既博拉科技提供的“雲棲智造”,也包括阿里雲其他生態夥伴所提供的電商銷售、供應鏈管理、金融服務、物流服務等諸多平臺級能力。“其中的核心是,生態企業之間遵循統一的技術標準、數據規範,各類針對應用場景的數字解決方案,均可實現無縫銜接。”

顯然,周公爽已經感受到生態的價值,“雲棲智造”正式入駐“數字工廠”,其產業屬性要大於技術屬性,生態屬性或更大於產業屬性。“‘數字工廠’不僅降低了博拉科技的市場營銷成本,更因為遵循統一的技術標準、數據規範,降低了生態企業之間技術銜接的成本。而專注於場景應用的企業,本該融入此生態,成熟的生態也本應該如此。”周公爽最後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