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災,誰是最佳避險資產?

全球股災降臨,各國股市接力熔斷。


3月12日晚間,美股大幅低開,道指大幅低開1400點,標普500、納指跌超6%。開盤僅5分鐘,標普500指數跌幅擴大至7%,本週內第二次觸發熔斷機制。


縱觀美國股市歷史,共出現三次觸發熔斷的情況,其中,僅本週內就兩次觸發熔斷。在美國熔斷髮生幾分鐘後,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因股指跌幅9.17%觸發一級市場熔斷機制暫停股票交易。此外,韓國股市、泰國股市、菲律賓股市、巴基斯坦股市、印尼股市、巴西等多個國家股市發生熔斷。


歐洲斯托克600指數跌幅擴大至10%,刷新金融危機以來最大跌幅;法國CAC40指數一度跌超11%。亞太股市也全線收跌。


全球金融危機似乎呼之欲出,股市、黃金、原油甚至比特幣跌跌不休中,還有避險資產嗎?新京報採訪了多位分析師,他們的共識是中長期美債更具有投資價值,建議做空美元;長期歐元、日元等非美元貨幣看空意願降溫;黃金雖然行情不及預期,但今年有望衝破1700大關;原油雖顯現回升,但做好空頭套保仍是優先選擇;從全球股市來看,A股是相對可以配置的。


美元、美股泡沫,中長期美債受推薦


一般在全球大跌的影響下,美元、美股、美債都被視為避險資產。但目前共識是做空美元,美股已經進入下行週期,中長期美債更具備投資價值。


3月12日23:26,美元指數為97.69,日漲幅為1.1042%。此前的週一(3月9日)美元指數大跌,刷新2018年9月以來低點至94.63。因市場預期美聯儲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把利率調降至零。


“3月9日,美元指數的下跌把95這一重要的支撐位跌破,後市即使有其他的因素,也不影響美元再次下跌。我在近兩年就堅持做空美元,最近美元走勢也驗證了這一判斷。”金磚匯通首席策略師趙相賓對記者表示未來看空會成為趨勢。


美聯儲此前緊急宣佈降息50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1%-1.25%。趙相賓認為,美聯儲降息這一操作對於美元非常不利。


“50個基點是什麼概念?美國在金融危機時,降息了75個基點,從2008年到今年為止的12年以來,美聯儲每次加息、降息的基點是25個基點,這次翻了一倍。顯示出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已經發生了變化,從以前的收緊轉為寬鬆,這種轉變是長期的一種趨勢。降息週期下對美元是利空。”趙相賓說。


美國銀行(BofA)3月9日撰文稱,當災難過去後,建議投資者在一兩個月內通過套利交易來做空美元。根據預測,美國利率將比衛生事件爆發前低100個基點,市場是預計美聯儲可能會在年底前降息至零利率。當一切塵埃落定後,“安全收益率“的需求將會攀升,尤其是在美國利率顯著下降的情況下。


與美元指數一度跌破95相對的,對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之間掀起油價大戰的擔憂情緒造成了市場對於國債市場的狂熱。美債按照2-5年、10年、30年的週期分為短期、中期和長期。“看好美債的投資價值,我認為10年期的美債在所有美債品種裡,具有相對比較理想的時間週期。”趙相賓表示。


中信證券FICC首席分析師明明則表示,短期內美債收益率可能仍將維持低位,但在全球債市利率均不斷下行的同時,我國債券收益率水平仍具有較強性價比,中美國債收益率差已然走擴至99%分位數水平。來自國內國外的配置力量仍將不斷髮力,3月份長端利率仍有下行空間,我們堅持十年國債到期收益率目標區間2.4%~2.6%的判斷不變。


而美股作為避險資產之所以不被看好,主要源於自身過高的估值。方正證券趙偉首席市場分析師表示,美股的大幅波動,甚至大幅調整,除了疫情因素外,更主要的是自身十多年來的牛市行情,獲利極為豐厚,估值也出現了泡沫,這才美股大幅回落的主要內在因素。同時,“現在美家庭資產主要集中在股市,股市若大跌,美政府壓力非常大,美政府會千方百計來穩定美股的,經過連續大幅波動走勢後,美股大概率弱勢整理為主。”趙偉說。


歐元英鎊多空分歧,多國央行外匯干預效果有限


近兩日非美元外匯市場也頗不平靜。


週二早上,巴西、智利等國家的央行紛紛表示,如果有必要將進行外匯干預。對此,趙相賓分析稱,美元自身匯率下跌,其他非美貨幣對美元也在下跌,這些國家即使干預,也很難改變這種週期性趨勢,這些動作對市場的影響不大。之所以採取干預,主要還是擔憂本國貨幣在市場上的表現,同時把匯率打下來,以維持商品的優勢。


週二,歐元兌美元EUR/USD日內跌近0.5%,現報1.1392。週一,避險貨幣日元和瑞郎(0.9316, 0.0051, 0.55%)大漲,因風險偏好大幅下降,油價狂瀉30%和股市暴跌令投資者陷入恐慌,匯市大幅震盪。美元/日元一個月隱含波動率升至逾18%的11年高位,美元兌日元(103.56,1.2900, 1.26%)盤中一度跌至逾三年最低的101.20,尾盤下跌近3%,至102.23。美元兌瑞郎下跌1.3%,至0.9280。歐元(1.1392, -0.0051, -0.45%)兌美元升逾1%。


針對歐元、英鎊、日元的短期走勢,瑞訊銀行撰文稱,歐元/美元在1.1355上方看漲,交易策略為在1.1355上方看漲,目標位分別看向1.1460以及1.1495。或者在1.1355下方保持看空,目標位依次看1.1320以及1.1280。理由是在1.1355附近的底部支撐形成,或帶來短暫企穩。


英鎊/美元在1.3035上方偏向看漲,目標位分別看向1.3160以及1.3200。或者在1.3035下方保持看空,目標位依次看向1.2990以及1.2945。理由是不排除繼續整固的可能,但程度應該有限。美元/日元在103.60下方保持看空,目標位依次看向101.50以及100.50。或者在103.60上方看漲,目標位分別看向104.45以及105.00。理由是RSI指標跌破30水平。


摩根士丹利在3月9日發佈研究報告稱,歐元/美元暫時趨中,歐元依然是融資貨幣,因此會受到低利率、低波動性的幫助。歐洲央行本月將會更加激進的採取寬鬆政策,相信更加顯著的財政支出將為歐元區資產帶來更多的資金流入,從而提振歐元,當然這個速度可能會比較緩慢。


不過,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在3月9日表示歐元/美元已經從公允值水平大幅走高,已經開始觸發賣盤。目前已經進入做空操作,歐洲央行政策會議以及其他央行對新冠肺炎的反應將成為近期交易的重要影響因素。


長期來看,“外匯市場,看多非美元貨幣。也就是歐元、英鎊、日元。”趙相賓表示。他分析稱,在美元下跌背景下,歐元、英鎊、日元等基礎貨幣的表現有望更強勁。但上漲區間主要依靠自身的經濟能否支撐貨幣價值的上漲。


週一北京時間上午10點,澳元閃崩,澳元對美元日內跌幅擴大至4.59%。趙相賓提示,相比於基礎貨幣,澳元、加元這類商品貨幣走勢會更弱。“澳元、加元在商品領域展現了一個比較大的下跌。但是它們的走勢也會有一些機會,比如加元受到原油的影響,反彈會非常厲害,總體趨勢還是看好。”趙相賓表示。

現貨黃金再跌,但依然可投?


“資本市場如此動盪,為何黃金還是不到1700?”,黃金作為“經典”的避險資產,最近的表現不及預期,令投資者相當困惑。不過,多位分析師還是表示,黃金可投。


3月12日晚23:15,現貨黃金現報1575.93美元/盎司,跌3.62%;現貨白銀現報15.86美元/盎司,跌5.31%。週一,金價日內一度上漲1.7%,此前曾觸及自2012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至1702.70美元/盎司。不過,金價隨後1700美元/盎司水準回落。


就連三菱分析師JonathanButler也忍不住表示,“金價表現不佳令人有點意外——早盤我們確實觸及1700美元關口,但現在已經回落,似乎所有資產都在出售。(下跌)可能部分是因為其他大宗商品或資產類別出現了追加保證金的通知,這意味著要以黃金進行清算。”


之所以金價從稍早觸及的1700美元水準回落,相關分析師表示,主要因為投資者在股市和能源市場暴跌之際拋售黃金以應付追繳保證金,這蓋過了對黃金的避險需求。


“近幾個月黃金不是沒漲,它的價值不要用一天的行情來判斷。”趙相賓表示。他認為支撐黃金價格上漲的除了美元的轉變,還包括ETF的增持,同時從供應來講,全球礦產的黃金產出峰值已過去了,也會支撐黃金價值上漲。


從後市來看,趙相賓表示,從3月底到二季度,黃金存在衝高回落調整的走勢。但黃金在今年有機會衝高突破1700,甚至達到1800。金價不會有大幅回落,甚至落至1600的情況出現。


類似的,海通證券研究員宋瀟也表示今年黃金價格有望出現持續上漲。他表示,中期來看,黃金價格能否持續上漲取決於經濟基本面是否持續惡化。目前來看,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在逐步加深。一方面,恐慌情緒導致全球股市大跌,或破壞居民和企業資產負債表導致需求大幅下降。另一方面,疫情持續擴散可能對全球供應鏈產生負面衝擊,導致全球貿易活動再次受挫。而如果全球經濟因為疫情出現明顯下行壓力,主要央行或採取進一步大幅寬鬆的貨幣政策,這就會刺激黃金的中期保值需求。


“從更長的期限來看,低利率環境下,黃金價格處於長期溫和上行區間。人口老齡化和技術進步緩慢導致經濟增長缺乏內生動力。而面對經濟的疲軟,各國央行採取了寬鬆的貨幣政策進行刺激,導致大部分發達國家的利率都處於歷史低位,使得黃金的保值需求一直存在。但是目前各國利率進一步持續大幅下行的空間有限,因此黃金價格存在長期上漲基礎,但長期上漲幅度在溫和區間。”宋瀟表示。


原油回升仍需基本面支撐,謹慎觀望並做好空頭套保是最優選擇


油價市場在經歷了前兩天的小幅上漲後再次下跌。3月12日23:40,布倫特原油日內跌幅達7.33%,報33.17美元/桶。


3月9日,國際原油經歷了史詩級暴跌。布倫特原油期貨在亞洲交易時段開盤後的短短几秒鐘內下跌了31%(約14美元/桶),最低觸及31.02美元/桶,遭遇有史以來最猛烈的拋售。盤中如此劇烈的單日下跌幅度,上一次還是在中東兩伊戰爭時才看得到(1991年1月),距離現在已過去了29年。


原油價格是否有望反彈?目前來看,短期未必。“對於目前的國際原油行情而言,謹慎觀望並做好空頭套保仍是優先選擇的策略,而且需要繼續關注來自於沙特和俄羅斯針對“價格戰”的更多表態,以及目前產量意外受損較多的OPEC產油國是否會出現回升轉機。”金聯創分析師原油分析師王晶對記者分析稱。


隆眾資訊分析稱,本次原油的大幅暴跌,是在短時間內對利空消息的集中釋放,這種暴跌,短時間內積累了大量獲利盤,一旦利空消息得以緩解,過大的跌幅會很快被修復。布倫特油價跌破30美元甚至20美元的可能性加大。一般來說,跌破30美元后,油價理應反彈。但是,全球疫情的不確定性,油價承壓依舊。


中信證券石油石化行業首席分析師黃莉莉表示,油價回升仍需等待基本面改善信號。3月6日OPEC+會議談判破裂,7日沙特開啟價格戰,導致國際油價恐慌性下跌,重回30美元/桶附近底部區間。由於產油國對低油價的承受能力普遍較弱,在海外疫情3-4月達到高峰隨後逐漸改善的簡單假設下,我們預計供應端有望也在5月中下旬迎來實質性改善,推動油價進入回升週期。


目前環境下已經難言底部,布倫特能跌到多低?高盛認為,OPEC和俄羅斯已經開啟石油價格戰,可能會推動原油跌至20美元區間。價格戰完全改變了石油和天然氣市場的前景,高盛將第二、第三季度的油價預測下調至每桶30美元。後市預期甚至比2014年10月上一次價格戰啟動時更糟糕,因為公共衛生事件還在導致石油需求大幅下降。


FGE認為,如果原油價格跌至20多美元,俄羅斯會在三個月內做出妥協;但是如果價格保持在40多美元,俄羅斯要妥協可能需要長達一年的時間。俄羅斯可以容忍40美元/桶的油價,但不能容忍20多美元;低於50美元/桶的價格將對OPEC造成嚴重傷害,並且各方都會有強烈的妥協動力。


A股是相對安全的避風港


受全球股災的影響,3月12日早盤A股低開,全天走弱,截至收盤滬指跌1.52%。儘管也出現下跌,但相對全球其他股市,A股不可謂不堅挺。而在此前美股遭遇黑色星期一後,A股更是走出了一波獨立行情。那麼A股究竟是不是全球的“避風港”?


不少經濟界人士對此是肯定的。中信建投分析師丁魯明表示,全球整體的市場環境都會受到連帶影響,在此環境下,還是建議配置A股。因為疫情在歐美的蔓延,特別是美國是在最近一兩週之內才開始對新冠疫情的一個加強認識,而中國的疫情防控已經到了接近完全勝利的狀態,將疫情看作是利空的話,A股其實是相對安全的避風港。


在丁魯明看來,疊加中國資產本身,在馬上要進入到復工的環節,整個資本市場相相對於海外具有超額收益的優勢。所以A股相對可以配置的,基本面對於疫情來說衝擊一定是有限的,不可能出現20%甚至25%的這種跌幅,這個跌幅連巴菲特都沒見過,可以說是史無前例的。一旦疫情超跌修復,恐慌性的殺跌結束以後的反彈也會非常的迅速,到了那時A股也會受到一部分的正面影響。再者本身經濟復甦快,所以可能A股也會是率先反彈的。


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楊德龍表示,2020年美股是向下的一年,而A股是向上的一年。美股的暴跌、A股的低基數以及居民儲蓄從樓市轉向股市,都將成為推動A股下昂上的動力。


就連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創始院長李稻葵在接受網易採訪時也表示,金融震盪還會持續一段時間,而中國市場是全球的救命稻草。

比特幣市值縮水250億美元,與主權性質數字貨幣競爭無優勢


3月12日晚,比特幣再次暴跌。北京時間18:00,比特幣價格從7377美元一路跌破6000美元,創2019年5月初以來新低,一小時跌幅達19.69%,24小時內跌幅24.6%,市值縮水超過250億美元。截至北京時間22:40, 比特幣短線反彈至6100美元上方,現報6139美元。


實際上,比特幣價格從去年12月中旬開始上漲至今年的2月,累計漲幅超60%。近期,比特幣再次下跌,一個月內的跌幅已經接近30%。對此,財經分析師肖磊發文解釋稱, 未來數字貨幣市場的競爭,並非簡單的對數字貨幣的主權性創造,而是爭奪對數字貨幣的“標籤”權,因為只有更多的創造財富,更多的創造稅收,更高效的提升社會分配體系,才能更多的“標籤”數字貨幣。


當然,現在這個階段我所要面對的,應該是主權性質的數字貨幣,因為國家這個主體,可以提供基於數字貨幣的更便捷的服務,這一點比特幣等是無法實現的,比特幣目前的吞吐量和運行成本、儲存管理難度,以及各種生態都算不上能提供更便捷的交易,這需要更強大的技術改進,而這種技術性的改進,很難超越時代的侷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