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E 2 战 77 分,RA,WFD,RS 交叉练习法

成绩单

猩际PTE|PTE 2 战 77 分,RA,WFD,RS 交叉练习法


个人信息

学员姓名:小雨

授课教师: Peter Helen Susie Amy

参加课程保过班 & 一对一

成绩: 听力:74 阅读:76 口语:81写作:83


老师的话

小雨本身是有一定的基础,经过上课的系统学习后,第一次考试就达到了总分 65+ 的目标。她的单词量,发音基础有一定优势,在第一次考试结束后,小雨希望在口语上有更高的分数突破,而在依靠自己多练习提高流利度后,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来提高总分数,所以就上了 5 课时的一对一 。

一对一的课程主要是围绕口语的全部题型以及听力的WFD,SST 的高分题型来进行练习:

听力部分给传授小雨一些练习方法,比如 WFD 的 Excel 练习本建议,严格统计每道题的正确率(按照目标分数)并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方便第二遍学习,且错题本是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因为学习的一切都在于效率而非数量的多少。

口语部分让小雨每天坚持完成至少 10 道题的练习,再进行 AI 分数的记录,参考 AI 评分结合自己的多次练习,看到自己的进步。在发音上,我们的突破点是在于学习“ 30-35s 快速识别并判断意群划分”:拿到一篇 RA 我们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一整篇的通读,而是一个意群一个意群的练习,把“不会朗读的”非舒适发音区做详细整理当作是每天提高舌头灵活度的练习素材。DI,RL 就加强我们万能模板的熟练度,课上详细的做模板纠音练习,最终我们形成了 RA_WFD_RS 的交叉练习方法,经过这一时期的练习,我对小雨十分有信心,只要小雨在正式考试的时候正常发挥就一定稳稳通过,最后的结果也如预期!祝愿她之后的学习,生活一切顺利。


备考信息

我是从新西兰的朋友那里知道 PTE 的,后来我加入了一个新西兰的朋友微信,之后进入了一个 PTE 学习群,主要就是大家一起练练口语,再后来遇到一个通过 PTE 考试的同学给我推荐了猩际的 APP,也就是那个时候,我开始使用猩际 APP 进行日常的一些口语练习。

在猩际上课之前,我没有参加过 PTE 的考试。英语基础的话,就是大学是英语专业,在外企工作多年,可能也因此有一些口语基础。

在知道猩际之后,就上了保过班的课程,复习一段时间后,在 9 月中下旬参加了第一次考试,阅读的分数没有达到我的预期,考虑再三之后,我找了 Helen 老师专门上了五节口语课,在 10 月底的时候二战就顺利通过考试了。


小雨 说

1.前景提要

刚开始自己备考的时候都是在练 RA,RS,上完班课之后就知道其他的题型需要如何完成练习了。日常练习方案就是按照老师的方法来练,我自己就没有其它的什么安排了。

平时上午 2 个小时,下午 2 个小时,晚上 2-3 个小时,主要是我想短期内把 PTE 考过:

1,用猩际 APP 的单词本功能背阅读 FIB 高频单词;

2,SWT 记熟模版,练高频;WE 也是记熟模版,检查语法和拼写。

2.口语

RA 在起初 APP 上练习的时候只能读到 70+ ,第一次考的时候,发音和流利度不高,影响了阅读;二战时我就目标定高一点,每次在 APP 上练到 80+ 分后再继续下一题,这次拿到了 81 分

RS 刚开始只能听懂一半儿,后来熟悉句子就好了。主要就是在 APP 里一个一个练,直到能完全复述;不能达到完全复述的就在 word 里写一遍,把不会的单词单独背。

DI 在老师教完模版后,还是老卡壳儿,但自己课后反复多次练习之后就好了。所以,这道题,我觉得还是需要多练,也一定要把模版记得特别熟悉。

RL 主要用模版,然后发音要求做到跟 RA 一样。

ASQ 第一次备考没看,第二次备考就把高频过一遍,偶尔在 APP 里听。

3.听力

WFD 练的比较多。单复数,the 有些听不出来,用上在老师教的技巧后,再多练习,多背不熟的单词,这道题就算过通过了。主要是我听不懂的内容,一般情况下是因为单词不会。

SST 主要练习高频题目。刚开始时我就尽量写单词,上完班课后,老师说尽量写句子,那我就听老师的话,尽量写句子,因为我发现写句子真的会好一些。

4.我的小建议

考过考试之后,觉得一切都好有希望啊!感觉对自己也很有信心了,最后想跟备考 PTE 的同学们说:如果自己练不好,还是得找老师帮忙。

不能盲目浪费自己的时间,因为 PTE 的纠音很重要!纠音以后也不能把时间拖的太长,最好的就是短而快的过,但可能这段时间会辛苦一点,但相信我,这一切都值得!找老师帮助自己掌握练习方法,在找对方向后接着练比自己盲目地练就高效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