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在近现代有什么名人?

默默跟上


梅州名将:24岁任连长,26岁越两级升任团级干部,后成开国中将

梅州是“文化之乡”,自然是人才辈出,比如清朝外交家黄遵宪、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十大元帅之一叶剑英、开国中将邓逸凡等等。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梅州的开国中将曾国华。

曾国华1910年出生在中央苏区县的五华县,以前也叫长乐县,隶属于梅州市。他原是粤军的一员,在同红军作战时被红军俘虏,加入了红军。他从普通的红军战士做起,历任班长、排长,并加入我党。1934年,由于曾国华在红军队伍中的出色表现,24岁的他升任连长,此后又参加了第四次和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并参加了长征。

曾国华打仗向来以不怕死著称,多次参加敢死队,后来又带领敢死队,一直冲在战场上最危险的第一线,也因此多次负伤却无怨无悔。1932年在永乐县战斗中,他参加敢死队攻城,伤到下颚;1934年他参加敢死队时子弹打到小腿上;在战斗异常激烈的湘江血战中,他再次参加敢死队;1936年东征之际,他负责带领突击队偷渡黄河,冒着枪林弹雨率先攻破敌军防线。战后,曾国华越过营级干部,直接由连长升为副团长,这一年他只有26岁。

抗日战场上,曾国华同样是打仗不要命的主。在平型关战斗中,直接带领两个连的战士强占老爷庙的便是时任二营长的曾国华,此后又奉命在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开辟根据地,与日军战斗周旋。

解放战争中,他又担任旅长、师长、纵队副司令员等职务,率领部队从东北打到广东。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曾国华更是指挥新生的空军同美国空军战斗,打出了中国空军的威风。

梅州作为“世界客都”,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梅州的革命老前辈倘若有知,也定会深感欣慰。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冰哥聊史论古今


要说这梅州名人可就多了,什么政治人物,企业家,娱乐明星,商业富豪;历史的,当代的,数不胜数,在这里我就给大家简单说几个吧。

①开国元帅叶剑英(生于1897至1986年间)

原名叶宜伟,梅州梅县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②亚洲球王李惠堂(生于1905至1979年间)

梅州五华县人,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著名的足球运动员,从17岁开始足球生涯,活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亚洲足坛,被球迷和香港媒体誉为“亚洲球王”,他不但是战前罕见的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也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足球第一人!

③商业富豪朱孟依(1959年生)

梅州丰顺县人,房地产界介业家,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1992年与陈荣芳.陆维玑夫妇一起在香港创办合生创展集团,2008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2015福布斯华人富豪榜324名,2016年胡润百富榜朱孟依家族以280亿财富排名61位,2016年胡润房地产富豪榜朱孟依家族以145亿排名第29位!

④娱乐明星曾志伟(1953年生)

梅州五华县人,影视演员,编剧,导演,监制,主持人,广州市政协委员,世贸联合基金会荣誉主席,康宏晨曦足球队的名誉会长。曾志伟离开中学后,曾任职业足球运动员,后辗转进入电影行业,1976年跟随刘家良.洪金宝.成龙.先后在“邵氏”“嘉宝”“嘉禾”等电影公司中工作!

⑤慈善家田家炳(1919年生)

梅州大埔县人,是一位香港企业家和慈善家,幼承庭训,敦品励学,淡泊名利,不求闻达,数十年致力于公益,捐助教育,医疗与其他利国利民的慈善事业,贡献良多,惠泽杜群,诚为当世楷模!

⑥新加坡之父李光耀(生于1923至2015年间)

梅县大埔县人,毕业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创始人之一,曾任新加坡总理(开国元首),新加坡最高领导人,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秘书长,立法议会议员,新加坡自治政府首任总理,总理公署高级部长,国阮儒学联合会名誉理事长,被誉为“新加坡之父”!

欢迎点评与纠正


徒者行天下


名人那多了,这个问题就瞎胡闹,也没个范围,多大程度上的名人才算啊?闻名于梅州市区宪梓大道北三巷的人算名人么?若要全国闻名,那也不好计算,比方张弼士,全国人都知道张裕金奖,知道张弼士的有几个呢?说张弼士不是名人,说不过去。再说时间,现代的容易知道,近代的可不好统计,晚清、民国许多名人就不一定为现在众人所知,那还统计进去吗?姑且统计个人所知的,影响力在梅州市及以上的近现代名人,包括原籍梅州的港台同胞及华侨。

1.洪秀全(祖籍嘉应州石坑堡,起义领袖)

2.黄遵宪(梅县)

3.罗芳伯(梅县石扇,兰芳共和国国父)

4.张弼士(大埔西河,实业家)

5.李惠堂(五华,世界球王)

6.丘逢甲(蕉岭)

7.丁日昌(丰顺)

8.罗明 (大埔,中共早期重要领导)

9.罗卓英(大埔,民国将领)

10.吴奇伟(大埔,民国将领)

11.谢晋元(蕉岭,民国将领)

12.黄梅兴(平远,民国将领,淞沪会战第一个牺牲的高级将领)

13.叶剑英(梅县,共和国元帅)

14.古大存(五华,革命人士)

15.朱云卿(梅江区,中共武装早期领导人,烈士)

16.叶选平(梅县,全国政协副主席)

17.张震 (原籍大埔桃源,共和国上将,原军委副主席)

18.李光耀、李显龙父子(祖籍大埔,新加坡原总理)

19.田家炳(原籍大埔,慈善家)

20.曾宪梓(原籍梅县,慈善家)

21.朱孟依(丰顺,实业家及慈善家)

22.姚美良(原籍大埔,慈善家)

23.邹锡昌(原籍梅县,慈善家)

24.梁亮胜(梅县,慈善家)

25.罗大佑(祖籍梅县,艺人)

26.黎明 (祖籍梅县松口,艺人)

27.万梓良(祖籍大埔,艺人)

28.张国荣(祖籍梅县,艺人)

29.何雯娜(祖籍大埔大麻,奥运冠军)

30.曾志伟(祖籍五华,艺人)

……还有一些,实在记不住了。写到这吧!各位抱歉啦!


大老黑猛张飞


叶剑英,字沧白。1897年4月28日生于广东省梅县雁洋堡。 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 1927年蒋介石发动-政变后,曾通电反蒋,随即奔赴武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同年7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发动南昌起义做了重要工作。随后又与张太雷、叶挺等领导了广州起义,任起义队伍副总指挥。1928年赴苏联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特别班学习。1931年进入中央革0据地...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出身于官僚家庭。10岁时开始学写诗。清同治六年(1867),考中秀才。同治十二年(1873)考取拔贡生,次年入京赴乡试,未中。黄遵宪早年的诗作,已表现了一定的革新精神。他批判了文学创作中“古人弃糟粕,见之口流涎”的拟古倾向,宣言“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还对客家山歌进行收集、加工成《山歌》多首,大都清新可喜。

张榕

轩,原名煜南;

张耀

轩,原名鸿南。是同胞兄弟,榕轩为兄,耀轩为弟。

梅县

松南圳头人。同是当时著名华侨实业家和印尼的侨领。

 张弼士 1840-1916 (1840~1916)名振勋,原名肇燮,字弼士,广东省大埔县人。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创始人,我国近代著名爱国华侨、民族实业家。

罗大纲(1804—1855年),原名亚旺,广东揭阳县西门外蓝田都上阳乡寨内(今梅州市丰顺县汤南镇新楼种玉上围/上围古寨)人。洪秀全金田起义,固然主要是依靠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上帝教”骨干,而没有参加“上帝教”的罗大纲也是一位一开始就对太平军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将领。

陈卜人,原名陈晏丞,1917年10月28日出生于

广东

梅县

雁洋镇南福塘背村。他小时在本村棠爱小学读书;1929年春至1930年冬在雁洋公学读高小;1931年春考进

梅县

松口中学;1934年春,考进

广东

省立第五中学(即今

梅州

中学)。在校期间,陈卜人学习非常刻苦认真,善于团结同学,积极参加身体锻炼和军事训练,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同学。受革命长辈陈慰慈等的影响,他喜欢阅读各种进步书刊,少年的心田里逐渐萌发了革命的思想,还在读高中时就常常机智地带领同学和反动当局斗争。后来,他没有参加毕业会考就参加了革命。
  1935年,陈卜人在

松江

口镇加入了进步组织——读书会,和同伴们一起议论时局,商讨救国之策。1937年1月他与

王维

、梁集祥、

陈晓

凡等九人在雁洋南福村开会,秘密成立了“梅县抗日救国会”。是月,陈卜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春节前,组织安排他到雁洋堡立公学以教书为掩护,开展爱国抗日救亡运动。由于雁洋公学更换校长,他未能到校。后经梅县抗日救国会负责人

陈晓

凡介绍,他到南口星聚学校教书。不久,陈卜人与梁集祥等到人成立了南口星聚党支部,领导南口一带的爱国救亡运动。后应英勇抗日,成为了烈士。

 黄基,嘉应州攀桂坊(今梅城下市角)人。其父黄莘田是

东山

书院主讲。他生平好学,天资超迈,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

张之洞

称许为神童、千里马;

黄遵宪

把他比为前程无量的大鹏。遗憾的是,他在

同治

二年(1863年)参加殿试,因有一字误点,只中进士,没有中状元。因此,他大有“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之感,遂号“篑山”。此后,他在书画作品署名“篑山黄基”、“篑山基”时,特意将“基”中“土”字的下一横笔写得离开上一横笔很远,表示“土”漏出了“一”筐,而未能登峰造极,以上承“篑山”之意,寄托他在科名上的永远遗憾。

罗卓英(罗卓英(1896—1961),字尤青,国民党陆军上将。1896年3月19日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百侯镇。7岁入乡塾读书,1914年毕业于该县官学,次年入大埔中学。1922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八期炮科。早年参加东征与北伐等役,由下级军官升至-第11师师长及第18军军长,并积极参与江西剿共。抗日战争时期,率部先后参加了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长沙会战、平满纳会战等重大战役。

总的来说,梅州近现代出过的名人真不少,是个灵气的好地方!


风流史学家


梅州虽然现在是广东比较落后的地区,但本身历史悠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是重要的客家人聚居地和华侨之乡,历史名人自然非常之多,不能一一列举。个人觉得最值得一提的梅州名人是叶剑英元帅和罗芳共和国建立者罗芳伯。

叶剑英元帅

梅州最重要的历史名人,肯定是叶剑英元帅,没有之一。

叶剑英元帅1897年生于广东省梅县(现在的梅州梅县区),1919年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云南陆军讲武堂是当时中国仅次于保定陆军学校的军校。毕业后叶剑英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黄埔军校建立后,叶剑英担任过教授部副主任,也是黄埔军校重要的教官。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叶剑英参与领导了广州起义。1955年,叶剑英被授予元帅军衔,位列十大元帅第十位。

叶剑英元帅除了军人身份外,还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家,对广东改革开放后的大发展更是作用巨大。

(叶剑英)

兰芳共和国建立者罗芳伯

罗芳伯对现在中国人来说是个比较陌生的名字,但个人觉得可以称得上海外华人华侨的代表人物。

从明朝开始,就由很多中国人下南洋到东南亚一带闯荡。清代中国本土人口超越前代,沿海地区生存压力巨大,清代中后期无数人前往南洋谋生。

罗芳伯生活在乾隆年间,生于1738年(乾隆三年),曾经中过秀才,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乡试不中未能考上举人后,与同乡漂洋过海前往到婆罗洲(今印尼加里曼丹岛)淘金谋生。

罗芳伯在婆罗洲建立了华人国家兰芳大统制共和国,罗芳伯担任首任国家元首“大唐总长”,并被当地人尊称为“坤甸王”。兰芳大统制共和国自1777年成立,存在了上百年,一直到1888年被荷兰殖民者灭亡。

(罗芳伯)

近几百年来东南亚的开发发展,华人居功甚伟,但满清王朝的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下,到清末中国衰弱之极,在南洋开拓的华人得不到母国支持最终也任西方殖民者鱼肉。除兰芳共和国以外,华人在东南亚还建立过不少国家,后来都被西方殖民者消灭。


仁勇校尉


梅州有当代历史名人叶剑英元帅啊,他也是无产阶级,跟着毛主席打天下的叶剑英元帅啊


飞龙267862166


还有刘复之,作过最高法院院长。杨伟光,作过中央电视台台长。他们都是梅州人。


夕阳銜山


梅州梅江区三角地刘复之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用户3354707812661


在梅州骑个自行车可以被桥车别停,梅州开车的占道抢道,随处可见乱扔垃圾,人行道被商贩占用到人都走不通,没有见到传说中热情的梅州人。现代人丢了古代人的脸。


shzhxz


梅州历史名人就是叶剑英元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