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门相机市场不断被蚕食的今天,相机厂商去注重手机厂商常用的计算摄影技术有没有必要?为何?

冰剑夜琴


完全有必要,这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需要。手机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追求文化生活的乐趣和美好也与日俱增。当今人们玩手机,就如同玩一部掌上电脑,其中拍照已经成为占手机使用频率较高的比重,部分人群通话的频次甚至远低于拍照的频次,似乎通话功能反倒成为了附属功能。相机厂商正是根据市场需求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而加强了与手机厂商的合作,为其提供技术支撑,使手机摄影的画面质量大幅提升,满足了大多数人们的使用需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相机厂商与手机厂商的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相机厂商与手机厂商之间的合作还是比较有限的,仅仅在于以加强运算速度和能力,以改善镜头质量来增强手机拍摄质功能。毕竟,手机摄影的核心部件—感光元件未得到根本改善。因此,手机摄影也只能是满足了对画面质量没有专业需求的普通用户。对于那些有专业需求和追求完美画质的用户来说,他们仍然选择使用专业相机拍照。不过,这部份人群相比手机摄影用户只能属于小众。因此,相机厂商与手机厂商的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期待有朝一日也有使用大底感光元件的手机诞生。




a63


当今手机的发展在于处理器和传感器的技术积累爆发增长期,让过去体积笨重且价格高昂的单反入门相机遇到了重大的挫折,这个是科技发展必然会经历的阶段,那么我们来看下手机厂商这些年着重用到的哪些技术让人惊叹:

1. RYYB阵列滤镜提升的夜景拍摄能力:

众所周知华为在2019年发布P30的手机系列的时候,首次把手机厂商习惯采用的RGGB阵列组合改为了RYYB阵列方式,这样的效果是在同等大小的CMOS尺寸下,RYYB可以获得更多的进光量,从而达到夜景拍出来如同夜视仪一样的效果。相信看了发布会的人都会被P30的夜拍能力深深佩服。

那么我们回到主题,RYYB是否就是一项黑科技呢?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项技术运用在手机上的,华为P30是第一台,但是在单反相机的领域里,这项技术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厂家支持,从理论来说,RYYB滤镜虽然提升了进光量,但是本质还是变相增加红色的进光量而已,从而提升在夜景拍摄中的表现。同时也因为黄色像素较多,会出现偏色问题,绿色像素的缺少也将影响成像质量,饱和度会出现问题。

这样的情况目前在物理层面上是无法解决的,单反相机追求的更多是真实还原场景色彩,手机拍照的目标是小尺寸成品,好看,能够立即分享(在互联网上),同时支持小尺寸的照片打印为目标,相机拍照的目标是大尺寸半成品或者拍摄素材,要求真实且给后期留下足够多的信息。这就是目前RYYB技术无法推广到相机厂商的原因。


2.潜望式镜头超长变焦30倍!50倍!100倍!

和相机的变焦镜头一个道理,因为手机薄的原因,没有多余空间(厚度)容纳变焦模组,所以采用横置的方式,称之为潜望式。


潜望式镜头这些年开始倍大多数手机厂商采用,他所带来的好处也是十分明显,可以在不增加手机厚度的同时,提高变焦能力,看的更远,其设计初衷也是为了这一个目的。但是缺点也是很明显,因为结构问题,占据了大量手机内部空间,这对寸土寸金的手机内部空间来说,势必会影响到散热和电池容量的设计上,其次由于反射棱镜的存在,潜望式镜头影响光线的射入量,光线强度在棱镜反射时候会出现较大成都衰减。因此,同样的传感器,潜望式镜头在暗光下性能相对较差。



潜望式镜头的设计也是在很久以前就有过的,早期多被用于超薄的卡片机,像SONY的T系列的相机大部分都采用潜望式镜头,优点是体积小.变焦部分安装在机器内部,不易损坏.缺点是受体积限制,镜头焦段不能做到广角。而单反相机更多是机身和镜头的分离式组合,可以在互不干扰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做到画质的极致要求,各种焦段下长焦的镜头设计,也满足不同需求的人群,长焦镜头也成为了各个专业领域的人必不可少的必备镜头之一,这里差个题外话,佳能1200mm F5.6的镜头,全中国只有新华社拥有唯一一支,其价格约在100万人民币左右,而且还不是你有钱就能买的。


3.AI人工智能算法

手机再怎么发展,受限于体积问题,终究不可能超越相机厂商,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加上集成电路芯片晶体管的技术大爆炸,手机的计算能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加入更是可以许多在硬件不足的情况下,通过AI算法来弥补增强技术上的短板。简单来说就比如现在拍照大家都会用到的美颜功能一样,通过大数据整合资源,加上AI算法,可以得出你的肤质,适用于那种最合适的磨皮方案,并且可以在1秒种内,快速完成拍照、美颜、磨皮的过程,然后你就开开心心的发朋友圈去了。这对于之前还能在消费级市场占一席地位的相机厂商们来说,成为了可望不可及的技术阻碍,摄影在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快速且漫长的过程,快速是因为你看到目标按下快门的这过程是快速的,但是等待的过程、后期调校的过程是漫长的,但这也是最具有乐趣的地方。可是当下的发展是快速的,人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等待那么多,他们只想尽快的拿到成品,并且分享当下的那个心情,如果等你抬着相机在那里设置好参数,按下快门拍完照片,然后再导出照片、修完图再发回来,务必黄花菜已凉。

那么相机厂商能否也加入AI算法呢?其实最早的AI拍照在索尼的卡片相机就有了,索尼将其命名为增强自动模式(老玩家常说的金相机模式)。后来索尼移动独立了之后,索尼也为自家的手机加入了这个增强自动模式。

AI技术对于相机厂商们来说,并不是当下急不可待也要立刻匹配的一个功能,并不是说厂家懈怠消费者,而是像我上面提到的,厂家着重表现的是相机拍摄的真实性、专业性而非娱乐性,消费级市场可以做到一个月出四五款手机,每个手机厂商都可以给自己站台吹牛,我的支持几级磨皮,我的支持瘦身瘦脸。但是相机不同于手机,相机不是刚需物品,一台准专业级的单反相机可以用五到十年,但是一台手机的生命周期最长也就十1年到头,第二年又会有新的旗舰级产品上市,更强的功能,更好的拍照。


musicsnake


在入门相机市场不断被蚕食的今天,相机厂商去注重手机厂商常用的计算摄影技术有没有必要?为何?


手机的CPU,闪存,内存,操作系统,确实可以用到数码相机上面呀!


你好,我谈谈我的看法和想法:


一、数码相机,要想实现手机的摄影算法,必须安装操作系统和手机CPU

也就是说,如果把苹果iphone的A13CPU和ios系统,装入佳能尼康索尼的机身,肯定是可以实现苹果iphone的深度融合摄影算法和人工智能HDR算法的。


只是,如果真的把苹果的CPU和ios系统装入专业相机的机身,这可能会导致如下问题:

1,开机启动慢,无法实现1秒钟以内的开机速度。

2,耗电量增加,而且是大大的增加耗电量。

3,可靠性降低,意外死机啥的,可能会经常发生。

4,连续工作,发热量增加。


二、佳能1DX三代,挤牙膏太猛了,DIGI X芯片,一下子提升了十倍?

但是,即便如此,貌似也不能和苹果A13CPU相提并论的了。

而且,佳能1DX三代,为了散热,机身很小巧很轻便吗?


三、如果不是抓拍机型,不是追求万无一失、绝对可靠的拍摄机型,其实,安装手机CPU和手机操作系统,也不是不可以

事实上,大多数摄影爱好者的拍摄,都不太追求万无一失,不强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开机速度慢一点就慢一点。

偶尔死机就偶尔死机,重启就是了。


……

其实,真的不是什么大问题。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未来,对于非新闻抓拍用的数码相机,也许都会普及手机CPU和手机操作系统,并且用上手机的摄影算法,这应该是大势所趋。


光线摄影学院


1、手机多帧合成降噪,是因为感光器太小,噪点多的原因,相机感光元件比手机大得多,噪点很少,没必要这样做。

2、相机本身有大光圈镜头,直接就有大光圈浅景深的效果,不用模拟。手机的感光器太小,无法产生浅景深效果,只能靠模拟。

3、相机的镜头有定焦也有光学变焦,而且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镜头来适配不同的焦段。手机镜头无法光学变焦,也无法更换镜头,所以只能通过多个镜头接力来模拟光学变焦。

你的问题就象问一个健康的人为什么不坐轮椅来生活呢?因为健康的人本来就不需要轮椅生活。相机也是一样,本来就是不需要算法就能达到好画质,手机则需要算法来弥补它天生的缺陷。


隔壁小孩都馋哭喽


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现在的手机摄影技术突飞猛进,小米10一亿像素,黑鲨3甚至能排除80多mb的相片,这不仅需要硬件的技术进步,更需要软件上的调教优化。

相机厂商通过与手机厂商的操作,优化自身摄影调教算法,可以更好地发挥镜头的性能,与手机厂商实现双赢。毕竟现在的世界,大部分的照片不是由专业相机拍出来的,而是普通用户用手机相机拍出来的。


美图收割机


不太现实,就和手机一样,有入门和高端之分,专业单反相机也一样,但是对于卡片相机来说基本上是只有被淘汰的份了,因为随着手机摄影的飞速发展,非专业的卡片机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下面就是相机拍的视频,便携度和效果基本和入门单反差不了太多,个人浅见,希望能帮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495b8b2752640d5a78491913404a771\

亮叔尬事


个人感觉是挺有必要的,现在各个手机厂商,不停的优化算法,弥补手机摄影硬件上的不足,而且获得了很好的效果,这可能是未来的趋势


ShawnXin


专业相机的人,一些智慧功能当然是有必要的,但是专业相机能够活下去的理由,一定是因为他的专业


兵哥美食创作摄影


摩托车和轿车,不论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