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耳穴療法


純綠色自然療法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簡介

利用耳穴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黃帝內經·素問》說:“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腎氣溫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新中國成立後,耳穴療法在中國得到很大的發展和創新。對耳穴的機理、診斷和臨床應用方面作出了深入的研究,而且有所創造和發明,使耳穴療法內容更豐富和日益完備。

1 簡史

解放前:

耳穴療法已經歷了兩千年以上的發展。最早出現在《黃帝內經 靈樞》中記述的一句“兩耳無聞取耳中”。這證明遠在二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經懂得應用耳穴治療常見病。到了明代(16世紀左右)出現了首張耳穴圖譜。明代針灸大師楊繼洲在他所著的《針灸大成》中也記載了採用耳尖穴治療眼生翳膜。

進入清代後,隨著國力日衰和西方醫學的輸入,中醫藥的地位日漸式微,清末太醫院取消了針灸科,跟著民國的汪精衛也說要取消中醫才能使中國醫學現代化。到此,針灸學已淪為民間遊醫的營生「技倆」。


2 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

如耳穴針灸也是出口反內銷的一種中國醫學。1958年法國的一位醫學士發表了一份耳穴圖,耳穴的分佈規律好像一個倒置的胎兒。中國的學者蕭月麟將此介紹給國內,十年間,全國的刊物和會議發表了四五百篇論文。較有影響力的耳針著作有:山西襄汾醫院科研室的《耳針療法》、上海耳針協作小組的《耳針療法選篇》、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編著的《耳針的應用》等。

3 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

六十年代提出“為工農兵服務”,“一根針,一把草治療百病”的口號,推動了針灸和耳針的發展。這個群眾性的運動使耳針迅速且深入發展,總結了以百萬計的病例和經驗,發表耳針論文一萬篇以上。這個時期出版的著作有: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耳針療法》、南京部隊某部耳針篇寫小組的《耳針》、雲南管遵信編著的《耳針學講義》,河南洛陽的李家琪發表了耳穴壓豆療法,這就是耳穴貼壓療的雛型了。


4 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

1982年12月在哈爾濱成立了“中國針灸學會全國耳針協作小組”。1984年又在雲南召開了第一屆全國耳針、頭針學術會議。這個時期出版的著作有陳鞏蓀、許瑞徵、丁育德的《耳針研究》,王忠、管遵信的《耳針》,尉遲靜的《簡明耳針學》,王照浩的《實用耳針》等。名家輩出,著作大量湧現,學術水平和技術水平都大大提高了。反映耳穴療法已成為大眾所歡迎的一種保健和治病的方法。


5 九十年代至今

1993年頒佈耳穴的國家標準。這是耳穴療法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據過去二十年間發表的文章統計分析,應用耳穴治療疾病遍及內、外、婦、兒、五官、皮膚等各科。在某些範圍內,所取得的療效比用中藥或西藥療效更好。


耳穴原理

“耳者,宗脈之所聚也”(《黃帝內經.靈樞》),耳通過十二經的內聯臟腑,建立起耳與五臟六腑的辯證關係,又通過十二經的外絡肢節,構成了耳與四肢百骸、皮毛肌肉及五官七竅的統一聯繫,《黃帝內經》經脈者:決生死、處百病、營氣血、平陰陽、調虛實、不可不同。利用耳穴診治調整全身疾病,符合祖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機制。


耳部經絡


十二經脈,六條陽經經於耳,六條陰經雖不直接入耳,但通過與陽經交接,十二經都直接或間接上達於耳。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現代醫學神經解剖證實,在中樞神經的十二對顱神經中,耳大神經、枕神經、三叉神經、迷走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等,都有神經分支直接在耳廓分佈,故耳通過中樞神經對全身的思想、意識、運動及臟腑、肢體、器官的功能,起到調節修復、平衡的作用。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耳廓神經

脊神經頸叢的耳大神經和枕小神經;腦神經的耳顳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迷走神經;頸外動脈的交感神經。


耳與臟腑

《釐正按摩要術》中將耳背分為心、肝、脾、肺、腎五部,其雲:“耳珠屬腎,耳輪屬脾,耳上輪屬心,耳皮肉屬肺,耳背玉樓屬肝。”

臨床用電針耳穴胃區,提示針刺耳穴胃區對病理狀態下的胃、十二指腸具有良好的改善功能,有恢復其機能正常的作用,說明針刺耳穴胃區對胃功能調整有相對的特異性,更加證實了耳穴和內臟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繫。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耳廓本身屬於微循環的範疇,故給耳穴以微小的刺激,在遠端的大腦既能獲得比較大的能量,所以在臨床上給耳以小的刺激,卻能受到意想不到的顯著效果。“有諸內,必行諸外”,耳穴又是整個身體最完整的一個全息元,每個正常的耳廓都具有反映其疾病的能力,因此反過來,給這些反映點以適量的刺激,再配合中醫臟腑辨證、西醫神經學說取穴,就能對人體失常的肢體、器官起到調節作用,使其恢復平衡狀態。


耳穴療法優點


安全無副作用 用耳穴治療法,尤其是貼壓方法,不破皮、不入肉,具有安全、無痛苦、無副作用的顯著特點。

⊙療效迅速 止痛快、消炎快、急救快、通便快、止血快、止瀉快、催產快、降壓快;

⊙能治病也能防病 經常使用耳穴療法可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對暈車、水土不服、感冒等都有很好效果。

⊙適應症廣 據文獻統計和實踐經驗證明,它能治療內、婦、兒、皮膚等各科200多種病症。

⊙耳穴美容效果好 耳穴療法有良好的防病治病的效果,能改善血液循環,調整內分泌,故此能令身心健康,神彩飛揚。這一切都會表現在你的臉上和整體行為上的。

⊙能抗衰老和保健 能改善微循環、鬆弛痙攣、降低血脂、減輕體重、 消除抑鬱、戒除藥癮、毒癮,增強免疫,改善視力等等。⊙有助診斷 實踐證明耳穴視診對冠心病、膽石病、頸椎病等診斷符合率為85%~94%。通過耳穴診斷可以判斷出病發的臟器,為明確治療方案 打下基礎。

由此觀之,耳穴療法既可以治療疾病,也可以預防疾病,甚至可以應用耳穴診視,找出疾病所在,及早治療。故此,耳穴療法可以說是一種方便及簡單的保健手段。而且可以由病人自己參與。耳穴療法絕大多的情況下可以取代藥物療法,故此,可以避免了藥物的副作用。


耳穴療法優勢病種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適合耳穴治療的疾病有很多,大體有以下幾類:(1)各種疼痛性疾病:如外傷、手術、炎症、腫瘤等引起的疼痛;(2)各種炎症性疾病:如急性結合膜炎、電光性眼炎、牙周炎、中耳炎 、咽喉炎、扁桃體炎、氣管炎、胃炎、腸炎、闌尾炎、附件炎、盆腔炎、宮頸炎、睪丸炎、風溼性關節炎、末梢神經炎等;(3)變態反應性疾病及膠原組織性疾病: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 、過敏紫癜、過敏性腸炎、結節性紅斑、風溼熱、藥物疹、紅斑狼瘡等疾病;(4)內分泌代謝及泌尿生殖系統等疾病:單純性甲狀腺腫、急性甲狀腺炎、甲狀腺機能亢進、糖尿病、肥胖病、尿崩症、垂體瘤等,可調節改善症狀,減少用藥量等;(5)功能性疾病:內耳眩暈症(美尼爾氏綜合症)、心律不齊、高血壓、多汗症、性功能障礙、面肌痙攣、神經衰弱、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月經不調、痛經、內分泌紊亂、功能性子宮出血等疾病。(6)各種慢性疾病:腰腿痛、頸椎病、肩背部肌纖維炎、肩周炎、遷延性肝炎、腦震盪及腦外傷後遺症、慢性膽囊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7)傳染性疾病:流感、百日咳、猩紅熱、瘧疾 、肺結核、菌痢、傳染性肝炎、扁平疣、腮腺炎等;(8)其他:耳穴治療尚有催產、催乳、戒菸、解毒、解酒,治療食物中毒、治療競技綜合症,預防輸液反應,預防治療暈車、暈船,預防感冒,並有保健、美容、減肥、排石等作用。耳穴治療適應症廣泛。許多疾病可單獨用耳穴治療,有的疾病耳穴治療為輔助手段。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張耕田教授


“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小小耳穴的醫學價值,耳穴療法是集診斷、防病、治病、保健強身、美容護膚等功效於一體的中醫非藥物全息療法,可獨立診斷200多種疾病,500餘種症狀,有效治療內、外、婦、兒、皮膚、骨傷、五官等各科病症,且在快速緩解症狀、輔助或替代常規治療、高危病患急救等方面,優勢獨特,前景廣闊。”


耳穴療法2008年被國家納入首批中醫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具有鎮痛、消炎、調和氣血、疏通經絡、神經平衡等功能,療效確切。目前已發展成為獨立的學科,並風靡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對於頭痛、失眠、便秘、痛經、胃病、鼻炎、咽炎、感冒初起等常見疾患,掌握耳穴診治技術可以安全、快捷對病患進行健康調理,提升從業人員技術診治水平,與客戶建立良好的溝通,更好的拓展服務內容與項目。

耳穴規律分佈圖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適宜人群:

保健養生行業從業者

各級醫療機構同仁

自我養生保健愛好者

一位醫學小白經兩期系統的耳穴療法學習達到5年專業醫生的治療水平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為什麼那麼多人學習耳穴療法?


薦語:耳穴療法是通過耳廓診斷和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它沒有針刺的痛苦,沒有藥物的副作用。具有作用迅速、療效確切,適用範圍廣等優勢,並被世界衛生組織確立為治療200多種病症的有效方法,獨立使用有效率高達8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