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從小的教育重要還是長大後的彌補溺愛好一點?

風繼續吹h


你的問題可能是說小孩兒從小要教育的嚴格一些。然後長大再去進行感情上的彌補。

那麼我想你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假如你就是你自己的孩子,你要問:

我是你的孩子,但我是我自己嗎?我可以是我自己嗎?你口口聲聲說都是為我好而嚴厲管教我,總是對我冷臉相待,從不或很少在我取得進步的時候鼓勵我,而總是說為什麼我考得不如別人?我會受傷害嗎?我會被傷害到什麼程度?是會抑鬱,還是會對生活失去了興趣。對一切是否都覺得無所謂了。甚至覺得自殺也不算什麼。

等我長大了,我的心靈已經扭曲了,我已經對任何人都不抱希望和不感興趣了。你覺得這時候再來關愛我,還有意義嗎?

人之所以是人,是源於人有思想有情感。而這種思想和情感的獲取與成長,都是從小與父母時時刻刻交織在一起的。

為了孩子好而嚴厲的對待孩子,要懂得嚴厲的適當。否則就會害人害己。


叫獸之音


從小教育好,從一開始注重,孩子也會感覺到你的看重,會懂得感激,他們也會朝著你所教育的方向不斷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得到你的讚許。

長大以後再彌補溺愛。好像在為自己過去做的事情做一個補償,是懷著歉意的一種做法。這時候孩子得要考慮孩子接受不接受的了,他們會想為什麼過去不去疼愛她,有一種為時過晚的想法。


口礦井


一定是要從小開始,就像小樹,從小扶正,越長越挺拔高大。父母要行為人師,行為世範,與孩子建立共同的價值觀,行為規範,這樣就好交流,好溝通,減少分歧,減少矛盾。《弟子規》,《朱子治家格言》,《了凡四訓》,都是完善的價值觀與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