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外貿訂單不減反增 德清這些企業都做了一件事

記者3月13日從德清縣商務局獲悉,今年以來德清縣外貿出口逆勢上揚。1至2月,全縣外貿出口額達23.7億元,同比增長1.35%,增幅列湖州市第一,高於全市平均14.26個百分點。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德清不少外貿企業不僅保住了原有市場,訂單相較去年同期不降反升,緣由何在?

疫情下外贸订单不减反增 德清这些企业都做了一件事

德清縣鍾管鎮一家紡織企業車間內,工人正在趕製一批出口歐美國家的紡織產品訂單。

幾天前,位於德清縣禹越鎮的浙江辰鴻紡織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陸續收到了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多國客戶發來郵件,要求增加訂單量。

“其實,國外客戶關注到中國疫情形勢後,對我們的供貨情況表示過擔憂,但沒想到疫情期間,我們的訂單全部準時交貨,贏得了客戶讚譽。”辰鴻紡織副總經理陳馬飛告訴記者,100%及時交貨,取決於年前公司儲備了充足的原材料。

“我們去年底備了幾十萬米坯布以及相應原輔材料,足能保證供應數月生產不停工。”陳馬飛介紹,由於紡織行業屬勞動密集型企業,因此能提前預測到,春節後上遊的紗線生產、面料加工等企業返工較慢。此外,受外貿市場需求影響,紡織品面料、花型變化快,交貨的時效性尤為重要。為了縮短交貨期,企業必須有備貨意識。據悉,該企業今年1-2月出口額達到2000萬元,一季度預計出口產值可達3000萬元,同比去年一季度預計增長16%。

位於鍾管鎮的浙江龍虎鍛造有限公司同樣“未雨綢繆”。疫情當下,龍虎鍛造外貿出口訂單不減反增,董事長陳瑞龍道出緣由:“我們每年年底都會備足三個月的原材料。”今年以來,該企業在穩定原有市場的同時還開拓了新的歐洲市場,一季度預計出口產值1400萬元,全年預計出口產值5650萬元,增幅將達20%。

缺供給、缺人員、缺資金,成為疫情期間壓在企業身上的“三座大山”。由於疫情前期導致的復工率低,上游市場開工率低,原材料、輔件、配件、零件、設備等的供給不足和配套不夠,制約了多數企業的生產和經營。部分企業因為對供應鏈的依賴,即使員工到位,也無法安排生產,從而導致產能恢復慢、產量不足、延期交貨等諸多問題。

位於新市鎮的浙江兆龍互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沒有這樣的困擾。在其生產車間,20條全自動生產線正開足馬力生產,每天出貨10000箱網絡數據線纜。兆龍互連是一家專業生產出口網絡數據電纜的高新技術企業,疫情期間,由於較同行率先一步打通了物流和上下游供應鏈,兆龍的訂單不斷,目前在手的外貿訂單就達到1500萬美元。接下來,該公司計劃在有效防控的基礎上加大產能,訂購了新設備,搶佔更多市場份額。

危與機總是相伴而行。疫情之下,原本正常的生產經營亮起了紅燈,各種問題暴露出來,把各行業存在的短板放大在企業眼前,讓企業提前感知自身高質量發展不足的危機感。同時,也為企業家帶來了諸多啟示,他們開始思索如何增強企業的抗風險係數。“近期成本上漲無法避免,但是做好備份計劃,時刻準備著Plan B,再遇到問題時,可以從容應對。”辰鴻紡織副總經理陳馬飛說,他們所生產的高檔功能性窗飾面料,正嘗試在產業鏈前端掌握更多話語權。除了做好產品的品質管控,增強對市場的研判分析,更注重從原材料和工藝的自主研發,尋找新的利潤空間,提高客戶粘度。

德清縣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原材料關係到企業的生存命脈,通過前期對縣內外貿企業進行排摸發現,該縣提前對所需物資做好基本儲備的企業不在少數,這成為外貿企業平穩運行“殺手鐧”。當然,企業還是需要做好長期準備,提前做好長遠生產規劃和佈局,補足短板。如拓展多元化的外貿市場,形成完整的市場體系;增強開拓市場的能力,疫情下不少德清外貿企業通過政府搭建的線上平臺和客戶積極溝通保住訂單;企業還需建立物流保障應急機制,構建穩定的物流體系。尤為重要的是,企業須依靠創新驅動,降低產品成本,加速轉型升級,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