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小妇人》,一部以小说形式在1868年首发的作品,在过去的百余年间多次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在大荧幕上与世人见面。

而我个人认为这部原定于情人节上映,受疫情影响被推迟的2019版《小妇人》则是每个人都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一部电影。

豆瓣高分电影《小妇人》| 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小妇人》海报

我们常说一个内在具足、刚柔并济的灵魂应该是“雌雄同体”的,那么2019版的《小妇人》就做到了电影精神内核的“雌雄同体”

这部电影并没有标榜着“女权主义”把男人赋予原罪,也没有把两性对立成两个水火不容的敌对阵营;作为一部只要把片名输入搜索引擎就会出现满屏“女性意识”、女孩成长史”、“女生必看”等字眼的“女性主义”电影,它没有抓马的撕逼、狗血的黑化、突兀的复仇以及不知所以的突然开挂;

如《小妇人》的片名一般,影片记录下的是四姐妹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生活与成长的点滴,平凡而真实,影片也确实展现了时代与社会只给女性制造的困局,这其中很多困境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存在,而如果男性观众看到虽然被重重枷锁束缚却依然向阳生长的四姐妹后相信也会对女性多一些理解、以及因理解而产生的宽容与尊重,就像在全世界发起“HeForShe”运动的艾玛选择扮演过着平凡又踏实的贤妻良母式生活的梅格,也是在传递一种信息,

女权主义不是女尊主义,不是为了分裂,而是为了彼此加深理解和尊重后更好的融合

电影《少年的你》中的陈念说,“但从来没有一节课教我们如何变成大人。”我们的人生被几个事件简单粗暴地切分成几个部分,而每个部分又有这个社会给我们提出的诸多要求,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大人,我们应该拥有爱与被爱的能力,我们应该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但这些要求落到实处究竟要怎么做却鲜有人提及,我们要如何不在爱情中丧失自我,要如何面对婚姻中的混乱与幻灭,爱情与面包我们要如何选择,要如何安放心中挥之不去的负面情绪,这一生究竟怎么活才算真正有意义地活过.....

就像看完这部电影的每个人都会无数次从几个主人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一样,有渴望,也同样有恐惧,而这些关于人生的迷思,无关性别,都可以在电影悠长、婉转、温柔又坚定的故事叙述与人物塑造中,找到方向,收获力量,得到治愈。

梅格:人生的选择从没有标准答案

在关于圣诞节为话题展开的四姐妹各自的对白让人物性格在一开始就初露端倪,也为之后四人迥然不同的命运埋下伏笔,犹如谶言一般;“圣诞节没礼物,算什么圣诞节”这是二姐乔,“有些女生有一堆漂亮的礼物,有些女生什么都没有,真不公平”这是四妹艾米,“不过我们有爸爸妈妈,以及彼此啊”这是三妹贝斯;

而一边低头缝东西一边感慨“贫穷好可怕”,”我很希望我有很多钱和仆人,这样我再也不用工作了”是四姐妹中的大姐梅格,作为家中的长女,父亲离家参战后,照顾家庭以及妹妹们的责任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母亲和她的身上,所以也注定了她对金钱的渴望比其他姐妹来得更加迫切;

少女时期的梅格看重物质、外貌与外界的评价,性格里带有一点小虚荣,她会在头发烫坏后声音尖锐且绝望地大叫“我去不成舞会了!”,她会为了一条漂亮的裙子而让那些富家小姐随便给她取个新名字。

豆瓣高分电影《小妇人》| 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而就是这样的梅格却最终选择了爱情,她爱上了那个穷老师约翰,她说:“布鲁克林先生蓝色的双眸和成熟的灵魂比金钱重要得多。”

她在乔怂恿她和自己一起离开去追求事业时说,“我想结婚,因为我爱他,仅仅因为我的梦想与你的不同,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我想组建一个家庭,我愿意工作和奋斗,但我想和约翰一起。”

但随后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仅靠爱情维系的两人也注定困难重重,“爱情是你爱上一个特别的人,婚姻旨在教会你的是,如何去爱一个普通人。”终于有一天两个人因为梅格冲动之下用五十美元买的丝绸产生了矛盾。

“我不想萨丽因为我没买而可怜我,我努力让自己学会满足但真的太难了,我已经受够了贫穷。”


“我就害怕你这么讲,我尽力了,梅格。我很抱歉,让你过着这样的生活。你嫁给了一个给不了你那些东西的人”

第二天,约翰去找到梅格希望她能去做裙子,想看她穿上以后开心的样子,而梅格告诉他自己已经把布料卖给了萨丽。

爱常常令我们感到恐惧,因为它不只有甜蜜,也有妥协甚至是牺牲,而无休止的指责与伤害往往是从双方都想让对方牺牲、妥协开始的。

两个相爱的人意识到婚姻的幸福需要爱,但只有爱有远远不够,它更需要智慧,需要两个人去用心经营,“被一个人深深地爱着,将给你力量,而深深地爱着一个人,将给你勇气。”梅格和约翰带着彼此给对方的勇气与力量一起学习着、摸索着,婚姻中的责任没有分开他们反而使他们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

豆瓣高分电影《小妇人》| 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梅格与约翰的婚礼


​乔:真正的独立并非独身主义

二姐乔,同样也是本书的作者,无疑是个反叛者,她在男生向自己表达好感时说自己就是个“拜金女”,少女时期参加舞会也是站在一旁双眼无神、双手抱胸(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防备、拒绝的姿态,对自己是女生这件事感到失望,在青梅竹马同自己告白时她拒绝道“我热爱自由,不想就这么仓促地放弃它。”

但就是这样“天生反骨”的乔其实在亲密关系中有着最深沉的情感流露,在得知贝斯病重时她立刻从纽约回到家乡并把所有赚到的钱拿来找最好的医生,并舍下了自己的梦想陪着贝斯去海边,把自己的头发剪掉换钱给母亲当路费去看病重的父亲。

唯独对婚姻这种亲密关系,乔有着近乎嗤之以鼻的不屑,东野圭吾在《嫌疑人X的献身》中写道,“你我都不可能摆脱时钟的束缚,都已沦为社会这个时钟的齿轮,一旦少了齿轮,时钟就会出现乱子。纵然自己渴望率性而为,周遭也不容许。我们虽然得到了安定,但失去自由也是不争的事实。”

很明显乔对做齿轮这件事没有丝毫兴趣,她说,“我宁愿做一个自由的老处女,自己一个人生活。”相比于安定她更想要自由,然而看似最有主见、最独立的她,在对待爱情的态度上其实是受外界影响最深重的,她痛恨被世俗捆绑、讨厌这个社会施加在女人身上的条条框框,于是她的所有选择都变成了与这一切对着干,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枷锁,画地为牢,高高竖起的心墙挡住了别人,也困住了自己。

在“应该”的年纪随便抓一个向世俗证明自己不是奇怪的少数,与就算遇见了喜欢的人但就是死磕在那非要单着向别人证明自己独立,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豆瓣高分电影《小妇人》| 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还好,乔的恍悟来得虽晚,却还不算迟,很多时候我们虽然害怕死亡却并不觉得它是离我们很近的存在,直到身边人的离开,我们被迫直面死神,而在这一刻,很多事情我们才能够看清,而三妹贝斯去世后,乔看清了自己深埋心底的对孤独的恐惧。

“我只是觉得,女人,她们有思想,有灵魂,也有正义的心;她们有野心,有天赋,也有美貌,我讨厌有人说,女人只适合谈爱情,我受够了!但是,我好孤独。”

荣格说:“孤独并不是身边没有人。感到孤独的真正原因是,无法与他人交流最要紧的感受。”

对乔来说,什么是无法与身边人交流的要紧的感受呢?答案无疑是文学创作,一个三姐妹、母亲马奇太太甚至劳里都没有太多涉猎,无法真正理解的领域,她说如果劳里再告白一次自己也许会接受,但母亲反复问了她两次“你爱他吗?”,乔说她更想被爱,母亲笑着说但这不等于爱;

这时的乔因贝斯的去世而有了与他人建立连接的强烈愿望,但她似乎还并不是很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直到那个人走后所有人都说她是爱他的。

蓦然回首,她发现那个能让她诉说最要紧感受并能懂她的人其实早就在她身边了,那个蹩脚地与她搭讪的人,那个送她莎士比亚的书的人,那个认真看她的手稿时给出最诚实的评价的人,那个去她家拜访说着离开却想被挽留的人,这次,真爱在敲门,这次,他轻声呼唤,而她温柔应答。

豆瓣高分电影《小妇人》| 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乔和贝尔

真正的独立从来就不是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独立的人也完全可以享受爱情,这是乔的故事给女性的启发,而她个人的成长对社会的意义我更喜欢豆瓣上那句评论,“当一个女性不再通过抗拒婚姻来表达独立和自由的时候,这样的社会才算达到基本的公平吧。”

艾米:始于微渺,终于强大

初看这四姐妹的故事,可能最不讨喜的就是四妹艾米了,她就像一个被宠坏的小孩,但其实引起我最多共鸣的就是她,我也有过想引起他人关注与羡慕的虚荣,有过求而不得后的恼羞成怒(但不得不说艾米把乔的手稿烧毁的时候,我也好气啊),有过遇见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时的嫉妒,有过面对心系他人的暗恋对象时的窘迫与笨拙......

豆瓣高分电影《小妇人》| 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艾米

大姐温柔美丽,二姐独立有才华,三姐弹得一手好钢琴,而作为活在姐姐们光环下的老幺,艾米那一切让人反感的任性都是因为她太想被看见,太想得到认可了。

与三个姐姐相比,艾米无疑是务实的,或有人称之为世俗,因为她好像总是把嫁个有钱人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就像马奇阿姨的那样“我们家必须有人嫁得好,梅格没有,乔不会,贝丝不能,你必须嫁得好,才能让一切变好。”

马奇阿姨:“其实没有人能走出自己的路,更何况是女人,你需要嫁一个好人家。”


乔:“但你就没结婚呀。”


马:“那是因为我有钱,而我也确实把这种状态保持住了。”


乔:“所以女人不结婚的唯一方法就是发财?”


马:“对。”


乔:“但女性赚钱的方法却很少。”


马:“你是对的,对女人来说很少有办法赚钱,所以你应该听我的。”

这段对话放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听依然让人感慨不已,因为不走寻常路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承担不起那样的代价,不光是女人,男人也一样。

今人如此,更何况一百年多前,情况只会更差,就像乔说的那样,女性想要自立门户谋生的手段太少了,乔可以靠写作,而艾米最初也并非没有考虑过画画,只不过去了欧洲后的她意识到自己在艺术方面并没有天赋,她别无选择,只能把眼光转向婚姻。

我们在面对艾米时流露出的那点不理解和瞧不上只不过是仗着我们后来者的身份,而如果真的换到艾米的位置上,我们中的大多数未必能做出比艾米更好的选择,我们允许自己在生活中迫于现实的低头,却对活得不那么理想与浪漫的艾米无法接受。

豆瓣高分电影《小妇人》| 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而让很多观众最不能接受艾米的点,也许就是她抢走了乔的劳里。

“抢走”这个概念也一直是我认为十分吊诡的,劳里,他是一个人,而且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心智成熟,要对自己的行为担责的成年人,不是一个物件,是谁可以拿走或抢走的,这世上从来没有谁就一定属于谁的道理,抓住了就是缘分,抓不住就错过,如此而已,是乔推开了劳里,是劳里与艾米互相选择了彼此,更别说艾米还告诉过劳里

“我不能因为你无法拥有她就成为你的第二选择”

在劳里因被乔拒绝而自甘堕落、惶惶度日时,是艾米陪在他身边毫不留情地教训点醒他,在艾米失落又愤怒地说自己是个失败者要放弃绘画,发泄自己对婚姻以及命运的无可奈何时,是劳里陪她一起看清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其实比起乔和劳里打闹嬉戏,不问人间烟火的青梅竹马情谊,劳里和艾米的结合反而更像两个成熟的灵魂碰撞后,生出了于现实中存续的虽有缺憾却依然美好的情感与责任,在乔面前,劳里一直是那个不染纤尘的翩翩少年,而面对艾米,他才真正完成了蜕变,成长为一个男人,一个丈夫。

豆瓣高分电影《小妇人》| 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网友的评论,“年轻时我最讨厌艾米,最想成为乔;现在我依然觉得乔很好,但我想成为艾米。”​

年少时,我们羡慕乔活得肆意又热烈,自由且决绝,她活出了我们很多人期待活出却没能做到的模样,慢慢长大了,我们发现虽然有明显的缺点,好像在姐妹中也并没有那么特别、出众,却一直努力并勇敢追求自己所爱的一切的艾米,一个清醒务实但不失感性的女孩,其实也有着近乎现实主义般“接地气”的酷

结语

选了家庭与安稳踏实生活的梅洛,深爱自由独立与文学创作的乔,一生温暖纯良默默守护家人的贝斯,认清了自我与生活本质后仍是选择热爱的艾米,马奇家的四个女儿在一同经历了年少时的喜怒哀乐后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理想与追求,坚定地沿着各自人生的轨迹大步向前,追逐自己的信念与热爱。

四姐妹的成长不光是因为她们原本就善良明媚的底色,更是有家庭的保驾护航,

父母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并塑造了这四个女孩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让她们有了脊梁,有了思想,有了人格,在随后人生来势凶猛的明枪暗箭中保全了自己与自己所热爱的一切。

豆瓣高分电影《小妇人》| 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而在丈夫离家参军后,教养女儿的重任就主要由马奇太太一人承担起来,她告诉独自远行去参加舞会的梅格“做自己就很好”当约翰问马奇太太一个女孩这样出远门真的好吗?她回答:

“女孩子就是要见见世面,才能决定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

她会在乔因妹妹掉进冰窟窿里而自责无助时告诉她,“你让我想起了自己,我的耐心不是天生的,但经过近40年的努力,我正在学习不让怒火控制我,我希望你会比我做得更好。”

爱、勇气与力量,这是马奇太太作为一位母亲送给四个女儿一生最好的礼物。

这也是这部电影给我们观众的最好的礼物,带着爱、勇气与力量,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end——

往期精选


豆瓣高分电影《小妇人》| 按自己想要的方式,去度过自己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