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強支援!中山醫首次聯合大會診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陳輝 通訊員 何麗平 粵衛信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3月5日下午3時,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組成的20多名頂級專家,齊聚中山一院高端遠程會診中心,為省內5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把脈問診”,討論和制定個性化的精準治療方案。

最强支援!中山医首次联合大会诊

中山醫首次大會診,20多名專家參與

據記者瞭解,根據廣東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醫療救治組對加強重型、危重型患者集中救治管理工作作出部署,統籌7家廣州地區高水平醫院對口省內13家定點醫院,集中優勢“兵力”,突破薄弱環節。目前,共有7家廣州地區高水平醫院對口支援全省13家定點醫院。

3月5日下午,中山一院院長肖海鵬院長、中山一院副院長陳旻湖、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副院長劉超、中山三院副院長崇雨田,以及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重症醫學科、CCU(心臟危重監護室)、腎內科、放射科、體外循環科、肝膽外科、心血管內科、感染科、營養科等10多個科室主任,針對東莞市人民醫院、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和汕頭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5位患者進行會診。

中山一院院長肖海鵬稱,為了提高治癒率,降低病死率,醫院不僅組織專家進行遠程會診,還派了兩名專家在東莞市人民醫院駐點救治患者。“廣東省是除了湖北外,最多新冠肺炎病例的省份,目前剩下的危重病人不多了,截止目前為止,死亡7例。死亡病例多數是年級較大、基礎病較多的患者。因為病情變化快,所以對於危重型患者而言,我們關注的已經不僅僅是肺部問題,更多的是要解決炎症引起的全身多系統衰竭,比如腎衰、出血等問題。”

最强支援!中山医首次联合大会诊

據記者瞭解,5位新冠肺炎患者的病情十分危重,其中3人已使用了高精尖醫療設備“人工肺”ECMO進行救治,4人需要氣管插管,其中一位病情最嚴重的患者已利用ECMO維持生命達18天,氣管插管28天,同時進行CRRT(床旁血液濾過)治療20天。

令人欣慰的是,經過專家多次會診,東莞市人民醫院的第二例危重型病人現在已經拔管(氣管拔管),經口進食,治療效果比較好,從危重症轉為重症,治癒的幾率較大。

最强支援!中山医首次联合大会诊

中山一院院長肖海鵬表示盡最大努力救治病人

在現場,各位專家對用藥和病人的全身狀況都十分關注,而定點醫院對於避免ECMO換膜的風險、新冠病毒治療用藥劑量、康復者血漿輸注等問題請專家指導。肖海鵬院長強調,無論是對湖北武漢還是省內定點醫院,我們傾其所有,派出最頂級的專家,拿出最好的設備,盡一切力量救治病人,希望能夠讓危重患者病情好轉。

據悉,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充分發揮遠程醫療會診平臺的作用,每週三都與湖北協和醫院西區進行遠程會診,直到疫情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