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方:桂枝湯

桂枝湯也叫陽旦湯,這個方子被後世尊為萬方之祖,群方之魁,為什麼呢?

千古第一方:桂枝湯


首先要明確一個概念,中醫治療的是人,不是病,中醫用藥性之偏,糾正人體之偏,通過人體自身功能調節,達到抵抗疾病的原理,千萬不要用西醫的思維殺死疾病的概念去理解中醫。

轉入正題:

素來氣虛的人,或多或少都有溼,換句話就是平素氣虛多汗的人,感受外來風寒,風寒溼氣鬱閉在了肌表或者叫腠理,破壞了人體的正常津液循環,導致腠理的舊水不去,新水不生,導致“太陽病,發熱、惡風、汗出,脈緩者”。

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推陳出新,建立津液的正常循環,第一位藥桂枝,辛溫,我們都知道,桂枝和甘草叫桂枝甘草湯,治療心陽不足心下悸,這時候用炙甘草補心和小腸的氣,請注意,張仲景沒有用生甘草,因為生甘草補的是胃腸的津液,而甘草經過火炙之後,火味味厚為陰,補心氣,就像給車加油,心氣補足了,用辛溫的桂枝,桂枝入心、肝經,因為心主血脈,經絡是包括在血脈之內的,因為心和脈是連的,所以用辛溫的桂枝把心中的氣(熱量)通過經絡推到肌肉這一層,肌肉這一層的氣足了。

白芍酸苦寒,酸收,入肝經,通過經絡,把腠理中淤積而不能循環的死水收回來。

桂枝炙甘草發新水,白芍去舊水,就如同西醫講的新陳代謝。

大棗和炙甘草聯合補津液也就是生脾胃的新水,然後用生薑辛溫作用發散出去到肌表,去替換掉淤積在腠裡的舊水。良性循環舊建立起來了。病就解除了。

後世的“淤血不去,新血不生”,或多或少都是從桂枝湯中體會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