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會管理自己情緒的高情商媽媽

經常聽到一些媽媽,氣鼓鼓的說:“我家孩子怎麼就沒誰誰家孩子好呢?看人家孩子學習那麼優秀我家孩子怎麼就不行呢?我家孩子小時候挺聽話的,長大了,一點都不懂事,經常和我擰著來,我都頭疼死了……”更有勝者,母子反目相對,孩子離家出走。

父子溝通不暢,大打出手,更虐心的還有弒母,自殺等惡劣的行為。

這樣的悲劇誰都不想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做家長的就需要練就一種本事,那就是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下面分享一下我的育兒經,也許我做得並不完美,但我至少獲得了一個內心平和、善良,陽光的孩子。

做一個會管理自己情緒的高情商媽媽

一、停下來,等孩子把話說完

我兒子今年讀高三,回顧他的成長曆程,其中的辛酸歷歷在目。在孩子上三年級的時候,我也和其他家長一樣,想讓孩子去學習一些特長,比如學畫畫,學武術,學書法等等,孩子當時還小,我怎麼安排他就怎麼接受,直到有一天,繪畫老師給我打了電話,說你家兒子今天沒來上課。

我不知道孩子去哪兒了,就在家等著孩子回家,想聽聽他怎麼說。兒子一進門,我就問他:“今天學習了什麼呢?”兒子一點都沒猶豫的說:“還是畫的上次沒有畫完的那張畫。”

我接著問:“老師沒給你講點什麼嗎?”兒子說:“那麼多學生呢?老師根本顧不上我。”我本來是想讓兒子自己說出來他今天沒去上課的事兒,但他始終在掩飾。沒辦法,我直接告訴他:“老師給我打電話了,說你今天沒去上課。”兒子馬上臉就變了,但嘴裡還在否認:“我的確去了。”

不過這次聲音小了許多。這時候,我本來想大聲訓斥他,但看到他低下的頭,我按捺了一下情緒,然後問他:“難道老師說謊了嗎?”要不你打電話和老師求證一下怎麼樣?”兒子看出這件事兜不住了,開始跟我說:“我本來是去上學了,路上遇到了一個同學,他說讓我和他一起去玩兒,我沒好意思拒絕,就答應他了,所以沒去上課。”

這時候,我撫摸了孩子的頭和他說:“當老師打電話給媽媽,你沒去上課時,你知道媽媽有多擔心你嗎?媽媽一直焦急的等你回家,懸著的心才放下來。”兒子說:“媽媽,我錯了,我不該逃課的,讓媽媽擔心了。”我們這場戰役就這樣和平結束了。當然,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逃課或者其他說好的他不打招呼就臨陣脫逃的事情。

做一個會管理自己情緒的高情商媽媽

二、改變溝通模式,讓溝通真實有效

每個孩子都經歷過青春叛逆期,我兒子上初二的時候,成績驟然下降,而且連續兩次後退,幅度還挺大。這時候,兒子正好迷戀手機網絡小說,每晚很晚才睡覺,告訴我是因為作業多。我看到他成績下滑厲害後,很是慌亂,不知所措。這時候,我和他說:“媽媽知道你看到自己成績下滑這麼厲害,有點慌亂,你害怕這樣下去自己就跟不上了,可是你又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調整,你需要媽媽幫助你嗎?”兒子含著淚點了點頭。

我開始跟兒子溝通:“你把全部精力用在學習上看作是10分,一點沒花費精力學習看作0分,你覺得現在你用了多少分?”兒子想了想回答:“有6分吧?”“那你覺得這6分是指哪些方面呢?”“我上課聽老師講課了,作業我也寫了,可能不夠認真。”“那你覺得在哪些方面進行一下調整,或許能提升一下你的成績呢?”“我還可以讓作業再寫得認真些,不會的多請教老師和同學。還有在時間方面我要合理安排。”

我看這時候,火候到了(之前,我就多次提醒他別總玩兒手機,但他都說自己沒玩兒,是用來查找資料,解決問題的。)就緊跟著說:“你覺得你自己那部分時間沒有合理運用呢?”兒子說:“我晚上總想看會兒手機,本來想著看會兒,就開始寫作業了,但是一開始看就忘記了時間。結果很晚了,才趕緊胡亂把作業應付寫完,質量肯定差很多。我因為長時間睡覺時間少,第二天上課精力也不集中,所以聽課效果也不好。”

我接力說:“那你打算怎麼做呢?是否需要媽媽的幫助?”“兒子說,媽媽,我每天先寫完作業,然後看30分鐘手機放鬆一下,你幫我控制一下時間可以嗎?”我能感覺出兒子一方面覺得自己應該好好學習,但另一方面又不願意完全放棄看小說,左右為難。這時候我和兒子說:“咱們這樣約定一下你看看是否可也,每天晚上你要在10點30前睡覺,是為了保證第二天有精力好好聽課。

然後,如果你在10點前寫完作業,你就有半小時看手機,放鬆一下。如果10點前完不成作業,當天晚上就放棄看手機,你覺得這樣可以嗎?”兒子想了想答應了,我們的約定正式成立。自此,兒子的玩兒手機問題得到了有效控制。

做一個會管理自己情緒的高情商媽媽

三、做好孩子成長路上的領路人

進入高中後,兒子第一次離開家去外地上學。我開始擔心兒子的不能適應環境,吃不好,和同學關係搞不好,學業跟不上,等等。這些擔心持續了一個月,兒子才適應。上高中後,兒子一下子就感覺長大了好多,他回家時會有好多話跟我說,會感激我為他的付出,會覺得高中的同學比初中同學愛學習,自己也必須努力,否則就趕不上了等等,我感覺很欣慰。

高一,他的成績一直在穩步提升,他的自信心提升了,覺得自己沒有原來想象的那麼差。高二開學一個月後我感覺兒子變了,回家沒有那麼多話跟我說了,更願意把自己一個人關在自己房間裡。隨後的兩次考試,他的成績一次比一次差,我問他:“在學校發生什麼了嗎?還是因為課程太難,有點吃力了呢?”兒子看起來有些煩躁的說:“我也努力了,可是我有時候就是聽不懂老師講課,我每天的作業都寫不完,我太笨了,記憶力,理解力都非常差,我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我知道這時候孩子的自信心已經嚴重受到了打擊,如果,我再不給支持,他可能就真的開始否認自己了。我和兒子這樣說:“我能感覺出你現在挫敗感很強,你有點焦慮,無助,否認自己。但是媽媽卻覺得也許這段時間的成績不好,正好讓你可以重新反思一下最近的學習狀態,是有什麼事情分散了你的精力?你可以好好想想,然後重新梳理一下,看看自己目前應該怎麼做才是最好的?”

兒子思考了一會兒,小聲說:“好像是有件事情分散我精力了,就是我班李某(女),原來我感覺她很開朗樂觀,就經常和她聊聊天,我也會問她一些題目,她開始都會很耐心跟講,也聊得不錯。最近,我感覺她總是躲著我,不願意和我說話,反而和我班張某(男)走得很近,甚至更可氣的是,她那天在班裡當著那麼多同學的面讓我下不來臺,我沒想到她竟然是這樣的一個人,就因為這事情,最近一段時間我老是走神兒,有意無意的就想關注她,所以,……”。

兒子一口氣把他壓抑在心中的苦悶都倒出來了,我拍了拍兒子的肩膀,告訴他:“兒子,首先媽媽恭喜你長大了。

你遇到的這些煩惱,媽媽也經歷過,想不想知道媽媽是怎麼走出來的?”兒子看著我說:“想”。“那是我上初三的時候,當時我的學習成績還算不錯,一般在班裡就是前三名,那時我們班裡有補習生,他們學過一遍,自然有些方面會比我知道的多,所以,我就經常請教一個男生,他也很樂意教我。

再後來他就會有事沒事找我聊天,說一些與學習無關緊要的事情,剛開始我沒覺得什麼,就跟他聊會兒,再後來,他上課有時也找我說話,然後我的學習成績開始下滑了。老師看到我下滑額成績,問我怎麼回事?我說可能是因為最近沒用心學習。後來老師和我談了好多話,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你要知道你現在最重要的是該幹什麼?

如果這時候分不清主次,很可能以後會後悔的。因為機會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你抓不住機會就是別人的了。一個人總要做點什麼來證明自己,要不然怎麼體現你的價值感呢?……”

我跟兒子聊完我的事情。兒子跟我說:“媽媽,我明白我該怎麼做了,你放心吧?”然後兒子就進屋了。我沒有再追進去說什麼,我知道這時候需要給兒子留時間讓他思考,然後做出行動。

做一個高情商的父母,首先:不要否定孩子的情緒,不要忽視孩子的情緒,即使孩子的行為不好,要制止不能接受的行為時,也要先接納孩子的情緒。

其次,孩子的情緒只有被包容,能夠被包容、能夠被分享,那麼孩子才能真正學會處理和管理自己的情緒,用恰當的行為方式與人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