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底國民黨軍隊多年,是唯一與毛澤東單線聯繫的超級特工,開國少將

臥底國民黨軍隊多年,是唯一與毛澤東單線聯繫的超級特工,開國少將

郝克勇這位開國將軍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臥底國民黨軍隊多年,是唯一與毛澤東單線聯繫的特工;在國民黨38軍裡,他培訓中共幹部和發展中共黨員達幾千人;為便於在隱蔽戰線工作,毛主席將他原名改為“範明”;他孤身涉險,面交密函,促成陝北國民黨保安部隊起義;他帶領部隊,歷經4個多月,創造了從北路勝利進軍西藏的奇蹟……

成長於良好的家庭氛圍

郝克勇(後改名為範明)1914年12月4日出生在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櫟陽街道郝邢村,郝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父親郝鵬程畢業於武備軍官學校,與愛國將領楊虎城是結拜兄弟,是西北軍的創始人之一。郝克勇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加上天資聰穎,10歲便能通背《四書》《五經》和唐詩宋詞數百首,還可以撰寫敘事明理的短文。他將傳統中醫書《千金方》背得滾瓜爛熟,並拜一位姓李的道長為師,學習醫術,13歲能為鄉親們開方子治病,由此成了家鄉有名的神童。

大革命時期,郝克勇的大哥郝克俊就加入共產黨,被黨派到楊虎城部任連指導員。1928年,郝克俊被楊虎城送到上海政法大學上學,併成為該校共產黨負責人。1929年,郝克勇也到上海,並考入建國中學。1932年上海“一·二八”淞滬事變爆發,郝克勇與同學沿街募捐,把市民捐獻的慰勞品送到了十九路軍駐地,也隨大哥參加了十九路軍的抗日義勇軍。同年5月,郝克勇參加了共青團。1933年考入上海復旦大學,主修中文和哲學。1935年冬又考入國民黨財政部開辦的鹽務稅警官佐學校。

畢業後,郝克勇被分配到貴州天柱縣當鹽務稅警分隊長,因扣留走私鹽船,得罪了湖南省主席何鍵。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後,何鍵乘機把郝克勇打成“小楊虎城”,迫使他於1937年3月返回西安。繼而郝克勇考入東北大學政經系三年級繼續學習,並加入了民先隊,組織了抗日救亡團體“夏藝學會”,他擔任會長。1937年秋,郝克勇率領“夏藝學會”大多數學員,轉到了安吳青訓班,見到了馮文彬、胡喬木,溝通了與共青團組織的關係。1938年初,郝克勇由共青團轉入中國共產黨。

長期臥底在38軍

1938年5月,楊虎城所部、國民黨38軍軍長趙壽山在陝西三原成立38軍教導大隊。黨組織考慮到郝克勇與楊虎城和趙壽山有家庭淵源關係,就派他到教導大隊任政治教官。1939年春,中共陝西省委成立了38軍地下工作委員會(簡稱“地下工委”),由蒙定軍、胡振家和郝克勇3人組成。按照分工,郝克勇主要負責組織、統戰和幹訓隊及教導隊的工作。

期間,郝克勇充分利用《新華日報》《大公報》和《大眾哲學》,以及《新軍人》等進步刊物,對部隊進行政治教育。同時,他還利用電臺收抄新華社來的消息、社論,以及毛澤東的《發刊詞》《新民主主義論》等,寫出了《黨的建設和三大法寶》《中國走向何處去》《共產黨員須知》等文章和教材,開設了抗日政治工作、游擊戰術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等課程,對黨員和進步軍人進行思想教育和政治培訓。與此同時,他還在教導隊建立了黨組織,秘密開展兵運工作。

經過地下工委郝克勇等人卓有成效的工作,38軍中秘密黨員的人數,從1937年的20餘人發展到1944年的630餘人,基本上控制了38軍的領導權。無怪乎山西、河南和陝西的一些群眾,把38軍戲稱為“七路半”。

共產黨在38軍的活動情況,引起了國民黨上層的警覺。1940年12月上旬,蔣介石侍從室通過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衛立煌,發了一份絕密電報,指名38軍蒙定軍、郝克勇等37名軍官為共產黨的嫌疑分子,著令押送洛陽審訊處理。趙壽山得知後,當即讓郝克勇裝病,即日請假離開教導大隊隱蔽起來。1941年5月形勢緩和後,趙壽山又委任郝克勇為第三期教導隊隊長。

只與毛澤東單線聯繫

在1941年秋天,趙壽山與共產黨秘密交往之事被蔣介石察覺,即派其嫡系湯恩伯的6個軍,將38軍控制起來。其後,蔣介石擬調趙壽山去重慶受訓。為了使38軍擺脫日益惡化的處境,地下工委與趙壽山商量伺機行動,為此請示黨中央。

臥底國民黨軍隊多年,是唯一與毛澤東單線聯繫的超級特工,開國少將

◆圖為毛澤東給郝克勇的回覆電報照片。

1942年7月,毛澤東親自給趙壽山發電報,點名要郝克勇到延安向中央彙報工作。電報說:“勤兄:(一)可否派貴處郝克勇來和我一談,請裁復。(二)今後通報改為公(毛澤東)、明(第三十八軍工委)、勤(趙壽山)三字。弟公叩虞辰。”

郝克勇在沿線地下交通的護送下,歷經千難萬險,於12月抵達延安。郝克勇先按規定,向西北局的李維漢、賈拓夫等彙報了工作。緊接著,毛澤東多次召見他。毛澤東非常仔細地向郝克勇詢問地下工委開展工作的情況,同時對地下工委提出的統戰工作、對敵鬥爭策略以及應變方案,進行了反覆的研究和討論,而後作了全面的指示。當郝克勇反映趙壽山希望加入共產黨時,毛澤東批准了趙壽山的請求。

接著,毛澤東嚴肅地對郝克勇說:“今後38軍工委歸中央直接領導,掐斷重慶(周恩來)和前總(彭德懷)的聯繫,停止陝西省委的領導。……工委書記由你接替,今後你與中央保持單線關係,由我直接單線領導。今後有關38軍的工作問題,都必須事前請示,事後報告。一律由我以‘公’代號審批。這一重大絕密關係,必須絕對保密,沒有中央的決定,不許向局外任何人員洩露,否則要受到黨紀嚴厲處分!”就這樣,郝克勇成為歷史上唯一一位受毛澤東直接領導、且只與毛澤東保持單線聯繫的中共高級特工。

就在最後一次交談中,毛澤東突然問起郝克勇舅家的情況:“你舅舅家姓啥子?”“姓範。”郝克勇答道。毛澤東接著問:“是范仲淹的‘範’,還是樊梨花的‘樊’?”郝克勇說:“是范仲淹的‘範’。”於是毛澤東說:“好,那就把你的名字改成範明吧!做秘密工作的同志回到延安,都應該改名換姓。”從此,郝克勇以“範明”應世。據說,在新中國的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期間,郝克勇曾寫報告,要求恢復原名。毛澤東讓李維漢告訴郝克勇,“範明”這個名字已成為國內外的著名人物,還是不改為好,改了對工作不利。

統一戰線工作的典範

1943年3月,郝克勇輾轉千里從延安返回38軍後,向工委和趙壽山傳達了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指示,自此地下工委開始啟用郝克勇從延安帶回的新密電碼,與毛澤東直接進行聯繫。那時起至1944年3月,往來電函上百封,有一些是地下工委和趙壽山的請示電報,其餘均為毛澤東的覆電,覆電絕大多數用毛筆或鉛筆直接寫在地下工委和趙壽山的來電上,由中央電訊處發送。

在黨中央、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從1938年2月至1944年4月,郝克勇等人在國民黨38軍共舉辦了5期教導隊,培養了約2000名幹部,其中發展黨員600餘人。此時,38軍這支部隊的官兵,儘管穿的是國民黨的衣,吃的是國民黨的飯,但實際上卻是在黨領導下的一支進步和愛國的軍隊。38軍在共產黨的影響下,對日頑強作戰,先後參加了保定、娘子關、忻口、中條山、滎廣、豫西等重大戰役,以及反對蔣介石分化瓦解的艱難歷程。

38軍進步力量的發展壯大,引起了蔣介石的不安。1944年初,蔣介石將趙壽山調任第三集團軍總司令,任命反共干將張耀明為38軍軍長。張耀明一到任,就向第17師開刀。危急關頭,郝克勇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召開了第17師地下黨員緊急會議,決定立即起義。7月17日,第17師在河南省洛寧縣起義。這是抗日戰爭結束前,國民黨正規軍的首次整編制起義,產生了非常深遠的政治影響。1946年5月15日,國民黨38軍第55師在河南鞏縣起義,隨後與起義的17師組建西北民主聯軍38軍,加入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行列。

此後,郝克勇即調往國民黨第三集團軍,以給趙壽山當營長的名義,繼續開展策動敵軍士兵起義等革命活動。在圓滿完成了對38軍的統戰工作後,郝克勇與趙壽山同時離開38軍,經西安到達延安。毛澤東為此稱讚38軍是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的一個典範”。

深入敵後商定橫山起義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中共西北局派郝克勇負責進行西北5省以及河南和川北白區地下黨的布點任務。郝克勇經過周密細緻的工作,共派遣了百餘人,建立了108個武裝據點。其中,胡宗南的隨身副官張德廠,就是郝克勇一手安插進去的關鍵性人物。而1946年7月,郝克勇成功策動了陝北保安副總指揮、陸軍少將胡景鐸起義,是郝克勇革命生涯中的又一大亮點。

那是在1945年9月1日,中共西北局書記、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委習仲勳在延安花石砭召集西北局常委會議,傳達了毛澤東的指示,集中討論了策應胡景鐸起義和組織北線戰役的問題。胡景鐸是著名愛國將領胡景翼的六弟。

臥底國民黨軍隊多年,是唯一與毛澤東單線聯繫的超級特工,開國少將

◆圖為矗立在陝西省橫山縣的起義紀念碑。

由於習仲勳和胡景鐸是老鄉加上富平立誠中學同學的關係,郝克勇的伯父郝隆光又是胡景翼十大連的少校連長,1946年6月,黨組織派郝克勇攜帶習仲勳寫給胡景鐸的密函,來到中共綏德地委,讓郝克勇以富平立誠中學教員的身份與胡景鐸秘密接觸。郝克勇去之前,與胡景鐸亦是同學和老鄉的中共綏德地委統戰部副部長師源,已經以八路軍參謀的身份與胡景鐸進行正面接觸,並且在胡景鐸部隊中建立了黨組織。

1946年9月底,郝克勇隻身進入敵佔區,在胡景鐸部共產黨員的協助下,騎馬經過兩天的沙漠跋涉,終於到達橫山縣波羅堡。見到胡景鐸後,郝克勇說明來意並轉交了密信。次日清晨,在嚴密警戒下,二人在波羅堡城樓商定具體起義事項。10月13日清晨,郝克勇率新4旅一個加強連和50多名幹部到達指定位置,策應起義。郝克勇部署就緒後,命令搖動起義旗號。胡景鐸率第22軍86師、新編11旅各一部及榆林保安九團共5000餘人起義,即著名的“橫山起義”。

“橫山起義”震撼西北,影響全國。在當時形勢下,這個起義的意義巨大,它極大削弱了國民黨在北線包圍陝甘寧邊區的軍事力量,為黨中央轉戰陝北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迴旋餘地,也為全國解放戰爭創造了有利條件。

為解決西藏問題而努力

解放大西北的戰鬥打響後,郝克勇任西北野戰軍政治部秘書長兼聯絡部部長,經常撰寫各種重要公文,彭德懷稱他為“軍中翰林”,有時還開玩笑地叫他“範大人”。大西北是多民族聚居區,彭德懷指示郝克勇搞好調查研究,在軍事打擊馬家軍的同時,做好政治爭取和民族宗教工作。郝克勇利用進軍戰鬥的間隙,很快寫出了《戰時政治工作》《心戰》和《回族工作手冊》等材料,加強了對部隊的統戰工作和民族政策教育。

臥底國民黨軍隊多年,是唯一與毛澤東單線聯繫的超級特工,開國少將

◆1951年3月19日,在青海省塔爾寺,郝克勇(左)參加了在班禪行轅舉行的就職儀式後,與十世班禪(中)、青海省政協副主席扎西(右)合影。

蘭州解放前夕,毛澤東在發給彭德懷《關於解放西北方針的指示》電報中明確指出:請十分注意保護並尊重在青海的班禪及甘、青境內的藏族人,為解決西藏問題做好準備。於是,彭德懷將爭取班禪這一艱鉅任務交給了郝克勇。經過郝克勇等各方努力,使班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際,向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發出了致敬電。1951年1月,郝克勇被任命為西北西藏工委書記和西北軍區進藏部隊司令員兼政委;2月27日,他又被任命兼任西北軍政委員會駐班禪行轅代表。

1951年4月,在周密安排下,時年13歲的班禪在郝克勇等陪同下抵達北京,受到朱德、周恩來、李濟深、李維漢,以及民族學院師生、北京市的居士、喇嘛和在京的藏族人士代表極為莊重熱烈的歡迎。周恩來在與班禪互贈哈達後,緊緊握住郝克勇的手說:“你為中國的統一立了一次大功,我代表毛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感謝你。”

“五一”國際勞動節,郝克勇又與李維漢一起,陪同班禪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受到毛澤東的接見。在班禪向毛澤東敬獻了哈達後,毛澤東很高興地對班禪說:“在西藏,你比我說話管用,所以西藏的解放主要還得靠你!”同時,他對郝克勇的工作成績給予肯定,對其精明能幹讚賞了一番,並要求他用3年時間學會藏語。

和平解放西藏的協議達成後,1951年7月,中央組織成立班禪行轅入藏工作委員會200餘人,隨郝克勇率領的西北軍區入藏部隊,歷經4個月的千辛萬苦,於這一年12月1日抵達拉薩,創造了從北路勝利進軍西藏的奇蹟。1952年2月10日成立西藏軍區後,郝克勇被任命為第一副政委。1955年,郝克勇被授予少將軍銜。

維權支持:河北冀能律師事務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