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味在人间》:豆瓣7.9分我想打9分,人间值得烟火气

陈晓卿,纪录片导演,美食家,因拍摄《舌尖上的中国1、2季》被大众熟悉。2016年1月,广西出版社出版《至味在人间》,沈宏非作序,豆瓣评分7.9分,我想给陈晓卿这本书打9分。

《至味在人间》:豆瓣7.9分我想打9分,人间值得烟火气

一个美食家,用15万字,写出50年的寻味之旅。让人生出紧随他的脚步,尝尽书中美食之感。文章十分有趣,叫你拿起就不想放下,一口气读完,仿佛能真切感受到陈晓卿尝到的美物,烟火升腾,人声缭绕。即便坐在书房里,合上书,也想大赞一声,人间值得。

《至味在人间》:豆瓣7.9分我想打9分,人间值得烟火气

1 胃指向家乡

窦文涛问陈晓卿吃过最好吃的菜在哪里?他回答家里。一个人想家通常是从想念家乡的味道开始。当吃到家乡菜时,想念就开始生动起来,景、事、人自动组成画面。

陈晓卿是安徽宿州人,他儿时吃过隔壁邻居送的西瓜酱,把酱的香甜回忆一直带到40年后,拍《舌尖2》时才又捕获。仿佛时间在味蕾里种下一粒种子,静悄悄的发芽,重聚时开花。

一个北京姑娘在加拿大生活了15年,回家路上跟妈妈说:“不用担心我,我生活挺好的,加拿大也挺好,真的,哪都挺好。就有一条不好,没人会调芝麻酱。”开车的爸爸悄悄抹起了眼泪,姑娘大了,不好意思直接说想家,芝麻酱就是家。每个想念家乡味道的人,心里都有一份乡愁。

《至味在人间》:豆瓣7.9分我想打9分,人间值得烟火气

2 火锅统天下

火锅起源于宋朝,之前全是分餐制,一个人一张桌子吃饭,一家子围桌而坐吃涮锅是游牧民族带来的习惯。陈晓卿最喜欢吃家乡火锅,就是把食材都做好了,放在里面,有蛋饺、羊肉,普通豆腐和炸豆腐,码的非常漂亮,叫“一品锅”或者“合家欢”。

也喜欢重庆火锅,重庆牛油火锅由劳动人民发明,以成本低廉还能吃到荤菜,广入人心。一个盘子里放1拖3或者1拖4,非常方便拿。1拖3是1个素菜,3块荤菜,1拖4是1个素菜,4块荤菜。九宫格的格子,是一个人一个格子自己涮自己的菜吃,格子下面是通的,第一次去吃的人通常眼睁睁看着别人夹走自己的菜吃掉。讲究的吃客是自己只夹自己格子里的菜。

《至味在人间》:豆瓣7.9分我想打9分,人间值得烟火气

北方最有名的火锅是涮羊肉。当时香港有个美食家来北京,请教涮羊肉怎么涮最好吃,侯宝林先生告诉他,涮羊肉就是一盘羊肉“刷”全下锅里,捞出来就吃。他特别不明白,又问另一位美食家,涮羊肉不是一片一片涮着吃吗?这位美食家告诉他,过去有钱人家都是整盘扔锅里,一片一片涮那是因为穷。

《至味在人间》:豆瓣7.9分我想打9分,人间值得烟火气

南方代表是潮汕牛肉火锅,牛身上六分之一的肉才能切成涮火锅用的肉,只有匙炳、匙仁、三花趾,五花趾,这在牛身上都是一细条肉,切下来涮着吃,这是潮汕人特别精细的吃法。

《至味在人间》:豆瓣7.9分我想打9分,人间值得烟火气

我们这儿以重庆火锅为主,牛油红汤,一筷子下去,辣味直接刺激到神经,嘴里嚼着肉,鼻子里闻着火锅升腾的香料气,每个细胞都透着满足,真过瘾。

3 最好吃的是人

因此,我开始一直想用“最好吃的是人”作为书的标题,也为了怀念那段美好的饭局岁月,用老六的话形容,“你带来欢笑,我有幸得到。” 这也是美食的真谛。

陈晓卿是个热闹的人,在京城饭局里非常有名,著名的老男人饭局就是他美食专栏的开始,成员有老六、王小峰、王小山、杨葵、牟森、罗永浩、土摩托、全勇先……

陈晓卿一部手机里有几千家餐厅资料,餐厅名字地址,点哪些菜,应该提醒服务员什么,简直是美食百科全书。只要是他参加的饭局,都是他负责布菜。他还特别爱去菜市场,每到一个地方,菜市场是必去的,他还总能寻到他记忆中难得的食材,多半是菜摊老板觉得他懂行、识货,特地留给他的。

陈晓卿说自己是美食爱好者,美食家得有家族基因,有敏锐味觉,学贯中西还有体系完整的美食著作。他心里最好的美食文章是汪曾祺先生写的,只记叙文章,不讲道理。

《至味在人间》:豆瓣7.9分我想打9分,人间值得烟火气


陈晓卿是个性情中人,十年饮啜笔记,四十条寻味地图,不怕麻烦,不觉辛苦反以为乐,练就扫街嘴。在他那里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最好吃的永远是人。

作者简介:茉茉如是,心理咨询师,15岁男孩的妈妈,爱阅读爱写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