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系统学习阳明心学?

洞庭寒鸦丶


如何更好而系统的学习阳明心学,首先要

我们要把更好和系统做出明确规划:

第一步、我觉得学习任何一个伟人的书或者思想,都要了解这个人个人历史,当时的文化背景,以及他在当时社会上的一个发展史对社会人类的贡献和影响。

二、阳明心学思想体系核心是致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万物一体之仁等几个方面。

阳明说的心,是就心的功用与作用而言的心。心的作用是对外在与内在的感知和反映,所以心所包容的内容不是虚的,“至善”就是心对其所能感知之物的一个最切合于事理的能动把握,“至善”的来源依然是世间的万事万物,当万事万物投射于人心之时,当心物融合的那一刹那,人心对事理的反映与本然如此的自然之理重合为一时,那个心之所止的点就是“善”。阳明认为这种“客观存在”在被人心能动反映并在不掺杂主观私见的“天人一”之时,即是“至善”。

三、系统的学习就是要知道王阳明都有哪些心学著作。王阳明一生中写过许多文章,业余时间多可以买王阳明全集。一定要读原文,悟原理。希望能帮到你!加油。




栩薇诗行


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提问的老师开始准备或者正在学习阳明心学了,遇到了我们普通人在学习阳明心学都会遇到的问题:

阳明先生自己没有自己写过关于自己心学的具体文作,市场上流行的主流作品是其门徒徐爱作的《传习录》,通过记录门徒们与老师的对话来让大家感受阳明先生的思想,我相信这种做法是徐爱深思熟虑的。这种做法不会参杂自己的想法,让大家用心自己去体会;但也正事这种做法让大家对这些对话表达理解起来稍稍困难__因为谁都不是提问者,谁也不知道当时是处在什么环境门徒们提出了这个问题,阳明先生是在基于拿着特定的情况下做出的解释。这是我们普通人理解起来困难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是这些对话都是文言文,对于我们现代人理解起来稍显困难。

要想系统的学习阳明心学,我认为第一重要的是了解阳明先生是生平,以及阳明心学是如何诞生的。

我看了百科对这两点描述平铺直叙,我建议看下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对阳明先生的介绍,你会发现一个圣人一般的阳明先生。

其次,对于传习录很对于多前辈们已经有了很多很好的注解,你可以从每段对话中了解这段对话的意义。

我想很多人觉得枯燥和无法继续学下去的原因就正在这里!每一段对话都是文言文,每一段对话都毫无关联,每一段对话都不能完整的体现阳明心学的精神,像是中学时候学习文言文一样枯燥,甚至强迫自己继续学下去会产生不过尔尔的错觉;这就是没有找到系统学习方法的恶果。

对于这一点我的建议是不要直接看《传习录》,要结合金圣叹和度阴山的注解,先完整的了解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及其思想。把《传习录》作为平时的小零食来咀嚼,这样就会发现新大陆!

希望我的回答让你满意,也希望阳明心学发扬光大[耶]



十三猫


我是易生君子,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个人觉得学习心学大体可以分为十三个阶段:

一.宽心:看破繁华,心胸宽广。

二.诚心:保持本性,诚信做人。

三.进取心:志存高远,勇往直前。

四.道德心:刚直不阿,正气浩然。

五.孝心:善孝为先,孝在当下。

六.素净心:清心寡欲,知足常乐。

七.决心: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八.忍耐心:耐住寂寞,反复磨炼。

九.反省心:静思己过,勿论人非。

十.谨慎心:三思后行,锋芒内敛。

十一.利他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二.谦卑心:礼让他人,谦让功劳。

十三.彻悟心:行事洒脱,顺其自然。

如果想修炼内心,最好一段一段来修炼,不要妄想在短时间内把这十三种都修炼到家。可以给自己规定个时间,比如用三个月时间修炼宽心,那么这三个月内,只用所遇到的事来修炼宽心,别的一律不管。然后下三个月修炼诚心,再三个月修炼进取心,以此类推。第十三个修炼完了回过头再开始宽心,诚心,进取心。

至于每一阶段多长时间,则根据个人情况而定,没有具体的要求。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谢谢!


易生君子


首先,要说,想了解阳明心学,就必须要了解阴阳文化,这是根子上的问题,不了解阴阳文化而去讨论阳明心学,是无根之谈!

从天地的宏观的角度来讲,天地是古人所知最大的阴阳实体,超过天地它就不能感应,不能认识,从最大的阴阳实体去论述阴阳的性质,有大阴阳,囊括所有小阴阳的意思,\r

就是用天地,大的阴阳囊括了所有我们己知的很多小阴阳,把天地的阴阳做成一个大集合,把所有的小阴阳全装在集合里面,这也是一个非常的高明之举。\r

那么通过这个理论的推导呢?就是我们解决了阴阳的词组的一个布列问题,我们说古人也是非常严谨的,那么阳,怎么说?阳就是高明,这两个字高明,高明什么意思?\r

天为高,日为名,所以说,也表达了整个的一个阴阳两个体系,用天地来表达阴阳,用天的高,日的名来表达这个阳,仍然是用天地的大的范畴来涵盖阴阳和论述阴阳,道德经当中有一句话:\r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r

这个是从宇宙起源的整个的角度谈到了阴阳,但不是对阴阳这一个词的定义和解说,\r

你要是这就是对阴阳的整个的一个解说,它解释不了,万物负阴而抱阳,它解释什么?说冲气以为和,你告诉我解释什么了?\r

那么这个就应该是老子当时所讲的这么一种解答,由于道的正确引导,使气团的旋转,那么产生了什么?产生了太极,所以说太极是什么?太极是一,混沌是无极。\r

这个道,不是在什么混沌之前或者是怎么样,而是什么?而是道引导着混沌,进行了有序化地发展,那么道生了太极,太极生了两仪,正是由于道的这种有序地引导,导致了整个的一个太极地诞生,也就是说,太极就是这个一,这个混沌就是0。没有这个道的引导,它在那旋转一亿年,把所有的天文时间单位全加上,它仍然是这个0,只有这个道引导它,进行一个从无序进行了一个有序化地运动之后,才可能产生这个太极,这个一。\r

有了这个一之后,进一步的体旋的分离,就是分离机,体旋地分离之后,产生了,浊者为地,清者为天,那么就产生了这个二,就产生了天地,有了天地之后,物生芸芸,芸芸万物,这就生出来了,最后,天地蒸腾的二者的阴阳之气,最后就产生了人,人就是什么?人就是这个三,这就是人,所以说我们 古人经常说,天地人,天地人的概念就在这,为什么学奇门遁甲的原因就是,天地人有这么大的一个地位,人的这个三,是万物之灵,我们说三生万物,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了这个人,才能体达,我们总说人是宇宙智慧的体验者,人是宇宙智慧的结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人就是万物的总代表。那么通过了整个的一个阴阳,我们带出了这么一整套的整个一个东西,从最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乃至中国古代所有的数术传承的一些脉络的最基础的一个知识体系。





卧雪堂观守山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天底下所有事情展现出的性质其实是没有善恶好坏的,例如天上下雨本无所谓好坏,对于要出行的人是坏事,对于要种地长庄稼的的人是好事,是一件事在一个人意识上起心动念之后才会形成善恶的判别,同样对于对错的判别也是一件事物的性质让一个带着自己立场的人产生的起心动念的判别,要是不起心动念了,或意识上的好恶不会左右你的判断了,你就能对于事物的特点做一个正常完整的观察了,这就是人心一面镜的道理。

就能做到知善知恶是良知

其实我认为阳明先生所做出的致良知有别于常人的道德批判,是高于一般人的道德批判的,就是中国哲学中的本体——道或者天,形成人后让人所带有的特质,常人看起来像善,像是在做好事,但对于这个本体体会的不多可以一心向善,按照这个法门修行,也可为圣贤。

所以不论是下达者还是上达者都可以为善去恶是格物,格物的功夫不只局限在于书本上的逻辑推演,而同样在于实际的事物上的做法。

这就来到了最后最重要的知行合一。

其实知行的对立也可以用上面关于善恶的对立而得出无善无恶的分析推演,知行只是一块硬币的正反面,是一个事物的两种变化,譬如读书,有人读死书,尽信书,只因为书上的东西也是别人在一时一地所得出的符合他的立场的较为正确的结论,而条件一变,时空一变,立场一变,这种结论就有可能不适用,而有人可以看出别人是在何种条件,何种环境下得出这个结论的,因为就做到了从知的一面看出行的一面,因为知行一体,从一面看出另一面是完全有可能的,另外有人在行的时候只相信书本上的东西,但是自己的行一定有自己独有的知的一面,无法照搬,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再远一点的传统讲体用不二,现今马列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都是这个道理。

所以阳明心血在我的浅见,就我的立场看来,是需要践行,学思并举的,不是说读书就不是实践,而是读书上的实践还不够,所以系统来自于在事上磨,所以深得阳明要义的人一定是个理论与实际高度统一的实干家,而像我现在在这里夸夸其谈,已经开始离阳明先生传递的法门距离越来越远了,胡言至此,一点浅见,有所差错也在所难免了。



岐黄侠


阳明心学其实很简单,把四句教搞懂,事上磨就好。

四句是: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择善去恶是格物。

修行的方法是格物。修行的结果是良知。

格物的方法:事上磨。生活中我们做每一件事儿,都有一个目的。格物的时候,就是在这目的上下手。

首先问自己:

一、我做这件或想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二、识别自己的目的的善恶:是利人的,还是利己自私的?利人的就是善,利己自私的就是恶。

三、对于善的目,如好好色。对于恶的目的,如恶恶臭。

长此以往,心体就会越来越光明。


众妙大学


每一个学问如果能穷尽,就叫学术研究了。

阳明心学,也是不小的体系。最好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挑合适的理念而不是想把整本书装脑袋里。

把道理忘了,才能融会贯通。时时念起不是有口无心就是事后感叹。关于王阳明,我只留一句“致良知,事上练。”浅白明了,其余种种金玉良言,不感兴趣就不去了解,不够了解也记不住,记不住也无实用价值,何必未此多增烦恼。

每位圣人之于我,一两句足矣,哪有天赋耐心尽得真传。


局外壹人


系统学习就不止看看书那么简单,当然书也是要看的,但更重要的是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皈依。

这里,我要提一点,叫"心外无物",这是阳明世界观的核心,也是致良知之所以成立的依据。这个世界观当然和唯物主义世界观不一样。所谓的心外无物,不是说,物质都在我们心里,而是说,我们要用心感知并明白物。

比如,我说电脑,你应该知道电脑是什么东西,但电脑就是电脑么?"电脑"这个名字,只是我们方便交流,而约定俗成的一个代词。我们不叫电脑,也可以叫"计算机",叫其他任何的名字。所以我们要了解所谓的电脑,必须亲自去操作,去感触,这样的知道才是真的知道。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就是此意。所以,学习阳明学,我们首先要破除概念上的东西,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才能体会阳明的境界。

所以阳明学的系统学习,难点不在看什么书,而是在于怎么把它落实到自己生活中去。这里要讲阳明学学习成果检验的标准--学问以得用为真。就是说,所学的东西必能指导自己的生活才行。

有了我以上所说,你应该可以自行系统学习阳明学了。


方向7129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你所要的是系统学习,系统学习就不止看看书那么简单,当然书也是要看的,但更重要的是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皈依。

这里,我要提一点,叫"心外无物",这是阳明世界观的核心,也是致良知之所以成立的依据。这个世界观当然和唯物主义世界观不一样。所谓的心外无物,不是说,物质都在我们心里,而是说,我们要用心感知并明白物。

比如,我说电脑,你应该知道电脑是什么东西,但电脑就是电脑么?"电脑"这个名字,只是我们方便交流,而约定俗成的一个代词。我?们不叫电脑,也可以叫"计算机",叫其他任何的名字。所以我们要了解所谓的电脑,必须亲自去操作,去感触,这样的知道才是真的知道。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就是此意。所以,学习阳明学,我们首先要破除概念上的东西,用自己的心灵去感知,才能体会阳明的境界。

所以阳明学的系统学习,难点不在看什么书,而是在于怎么把它落实到自己生活中去。这里要讲阳明学学习成果检验的标准--学问以得用为真。就是说,所学的东西必能指导自己的生活才行。

有了我以上所说,你应该可以自行系统学习阳明学了。阳明学是孟子学,其学问发端处是<大学>,所以首先要熟读大学,孟子,不求能有多少理解,但求熟悉其气场。接着由<大学问>和<拔本塞源论>两篇入手。这两篇是阳明学门户,要求熟读,以固养根基。接着可以看<传习录>,配合书籍可以看<心体与性体>,<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王阳明的致良知教>

在49年以前,北京大学是阳明学重镇。熊十力,牟宗三,梁漱溟,陈寅恪等人都对宋明儒学有很深见解。现在的北京应该没有那样大师级别的存在,不过由阳明学发展出来的新儒家思潮,在北京应该也有一定发展,你可以找一下北京的新儒家群体。学习上有什么困难你也可以和我联系。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中医生命科学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

首先阳明心学它是需要有一定维度的人才能同频共振的高维度学问,有了这个前提条件下,先抓其著作核心要点,然后逐一消化悟透,并践行。这样方能更好而系统地学习阳明心学。

谢谢🙏我的回答完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