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明珠等上海22處景點今開放,綠碼成必備“通行證”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截至今日(3月12日),上海22處景點恢復開放。其中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之巔觀光廳等多家景點今天同步開放。

疫情尚未結束,控制客流、監測體溫、加強消毒、減少接觸等舉措,成為各景點復工必備。自恢復開放的3天裡,東方明珠塔還將每晚點亮紅色燈光,傳遞城市溫度。

口罩和綠碼成必備“通行證”

這22家景點景區包括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之巔觀光廳、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三大陸家嘴區域標誌性景點,以及杜莎夫人蠟像館、上海奕歐來奧特萊斯景區、上海佛羅倫薩小鎮、長泰廣場、上海國際時尚中心、上海音樂谷、上港郵輪城、老碼頭、老外街、東方綠舟、書院人家、楓涇古鎮、城市沙灘、廊下生態園、呂巷水果公園、中國農民畫村、南社紀念館、海灣森林公園、上海都市菜園景區。

其中,截至3月9日,上海佛羅倫薩小鎮、上海音樂谷等8家已經恢復開放。

首批恢復開放的景點景區,都推出了疫情防控措施。

“隨申碼”綠碼已成遊客參觀的“通行證”。多家景區發佈的通告中都明確,遊客參觀前需查驗“隨申碼”,綠色“隨申碼”可以通行。

上海之巔觀光廳調整了場館開放時間和日接待量,營業時間為每日10:00至20:00(19:30停止售票),日接待量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50%、瞬時流量不超過最大瞬時流量50%。

遊客參觀前,需通過線上平臺實名制預約入館和購票,入館時要佩戴口罩,並接受體溫檢測。曾有重點疫區(國內外)旅居史且未過14天隔離期,及體溫在37.2℃以上或未佩戴口罩的遊客將謝絕入館。

引導客流是防控的重要內容。據觀光廳發佈的防控舉措,工作人員會做好安全距離引導,引導遊客在排隊的時候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超高速觀光電梯每次僅限乘6人。觀光廳還將利用118層和119層合理引導分配客流,儘量減低在館客流密度。

觀光廳關閉空調回風,防止交叉汙染

根據發佈的防控舉措,上海之巔觀光廳工作人員每隔兩小時交替對觀光層進行全面消毒,每40分鐘對觀光廳各區域進行循環消毒,特別是對觀光廳內公用設施,電子觸摸屏、電梯、導向杆、隔離欄、護欄、垃圾桶、桌椅、輪椅、廁所等重點區域。

上海之巔觀光廳場館的中央空調已經開啟全新風模式運行。樓層內的空調回風關閉,同時加大新風和排風量,儘量避免由於迴風產生的空氣內循環導致的交叉汙染。在觀光廳重開前,物業對於空調濾網進行了全面消毒和清洗,並保持一週清洗消毒一次的頻率。

金茂大廈88層觀光廳在營業時段內,用消毒液對觀光區域以每小時一次的頻次進行擦拭和噴灑消毒,每天對衛生間地漏進行一次灌水封堵。觀光廳內垃圾桶實行“一日兩清理兩消毒”制度。

上海文旅局:不舉辦聚集性活動,野生動物不開放參觀

記者注意到,2月20日,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印發《上海市A級旅遊景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對景區恢復開放後的防控舉措提出20條明細規定。

例如,工作指南鼓勵景區實行預約制等限流措施,景區日接待量應不超過日最大承載量的50%,瞬時流量應不超過最大瞬時流量的50%。景區應在入口處對遊客測量體溫,對體溫高於37.3度的遊客予以勸返。開放式景區根據屬地聯防聯控要求設立卡口,做好遊客管控措施。來自重點地區的遊客,應登記遊客基本信息和健康狀況。

疫情期間,景區內不舉辦節慶活動和聚集性娛樂活動。景區內飼養的野生動物應採取嚴格隔離措施,疫情期間不得對遊客開放參觀。引導遊客之間保持1米以上距離,避免人群擁擠和聚集。景區講解員應與遊客保持1米以上距離,儘量採用無線的電子設備講解。

上海集中發佈11個文旅行業工作指南

3月3日,上海市文旅局還集中發佈了11個《工作指南》,統籌做好文化旅遊領域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準備工作。

11個工作指南涵蓋博物館、美術館、公共文化旅遊場館(含公共圖書館、文化館、旅遊諮詢服務中心等)、A級旅遊景區、浦江遊覽、郵輪旅遊、鄉村民宿、演出場館、娛樂場所、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旅遊住宿業等11類行業或場館設施。

《工作指南》對內部防控管理、恢復開放後的防控措施、應急管理等均作出明確的細化要求。其中,還根據行業特點,對日接待量、瞬時流量、實名參觀遊覽、活動間距、服務設施消毒等作出個性化規定。

例如,博物館工作指南明確提出,鼓勵博物館在恢復開放後,採取門票減免、開闢綠色通道等舉措,向醫務工作者提供更多優惠政策和服務。展廳內公用設施、電子觸摸屏等設備每天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不少於4次,同時注意避免消毒過程中對文物(標本)的損壞。

上海博物館今天發佈公告,將於明天恢復開放。上海博物館建議觀眾參觀時間控制在2小時內,以免造成封閉場所人員聚集。館內人員密度較大時,將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控制入館速度等措施。

新京報記者 倪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