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疫情過後房價漲跌的一些思考

網上有人說,95%的人說房子買不起,但只要有5%的人能買的起就夠了。因為95%的底層掌握5%的財富,5%的財閥掌握著95%的財富,他們才是決定房價漲跌的關鍵。

表面對,但沒再往深入看,的確社會大部分行業都存在帕累託分佈,但5%的財閥不缺鋼筋水泥,更不想為政府高地價買單,他們買房子哄抬房價是為了賣的時候割底層韭菜。

而現在,韭菜已經不夠了,割不動韭菜了,沒韭菜可以割了,怎麼辦?財閥自然會想賣房變現,落袋為安,比如鬼精的李嘉誠,搶先一步跑路。

但接下來就引發另一個問題:對財閥而言,房地產的錢落袋了投向哪?

國內沒好領域可以投資:實體經濟遇到邊際效應,甚至部分上市公司都在賣房自救,上市公司不行,自然他們的股票沒投資價值,股票不行,連帶基金保險之類的金融遊戲也不行。

國外?那些財閥倒是做夢都想財富轉移,但國家嚴防熱錢流出,近20多年發展的財富基本都被房地產收割了,國家會讓你把財富帶走,留下國內一地雞毛萬眾哀嚎?對中央決策者來說,財閥的熱錢必須留下來。

一是將來大概率財閥熱錢收益越來越低,最後拉低到和實體(主要是5G、AI等,小微企業別想了)差不多的收益,熱錢逐漸平衡金融和實體。

二是疫情過後,國家大概率事件會從某個領域進行刺激一下,個人估計基建可能性較大, 該領域可能就是未來2-3年的風口,也會分流一部分熱錢。

說完了大趨勢,再分析實際情況,房價是漲是跌。

新房市場,這個絕對是穩,新房價格尤其大城市新房價格關鍵在於地價,新投放市場的土地的審批是地方政府操控的,少批一點地就是了,反正國家政策是穩房價,地方政府更沒有任何理由讓新房房價下降。

另外,不要看個案,媒體熱衷於炒作某個地方拍出天價地王,某個地方房子降價99%……,語不驚人死不休。土地拍賣價格升了還是降了除了房價有影響,還有發展規劃問題,土地位置的審批,涉及到國家和地區的發展規劃,這又是一個動態博弈的事。

最後說一下二手房,網上關於二手房價格升降的論斷太多了,各抒已見群魔亂舞。理性分析,此次疫情過後,無論哪個城市或哪個行業,大家會重新審視生活,現金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故大額現金購房將更加慎重,因此,二手房市場消化速度會變慢,結合疫情,部分教育、醫療、就業配套不好的,很大概率下降(當然不是每平米狂降1塊錢的那種降),颱風來了,豬能飛,颱風小了,豬肯定掉下來嘛,其餘的房子,飛不了那麼高了,但是否會普降,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症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