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那些事|偉大的阿斗

一般來說,阿斗是個貶義詞,是“扶不起的阿斗”。

一般常識,劉禪不是自己,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一般記得,他一生只做三件事。一件,是小時被劉備當成邀買人心的道具,摜在地上,“幾損我一員大將”者也。二件,是諸葛亮羽翼下的阿斗,“扶不起的阿斗”者也。三件,是“樂不思蜀”,恨到發笑的形象。

戲裡劇外,阿斗大腹便便,憨態可掬,一副國寶形象。

《世說新語》那些事|偉大的阿斗

但是不是。捋著阿斗一生走一遍,這種成見將被徹底顛覆。

事實上,阿斗不但不弱,而且很強,不但不蠢,而且精明。

比較公允客觀的評價,應當是:忠厚之人,仁愛之君,演技高超,從不犯二。

他是偉大的阿斗。



終其一生,阿斗很少犯二。不犯二好像挺簡單的,可一輩子不犯二就有些難度。

誰一生還不犯幾回二呢?可阿斗人生各節點,分寸都拿捏得恰到好處。

忽略人生前16年,他一生大致分三階段:兒皇帝、皇帝、奴隸。

不管是當兒皇帝、皇帝或者奴隸,都能安於本分,踏踏實實,扮演好角色。各有表現,但都在及格線以上,很多地方不乏出彩之處。

在三國、兩晉所有皇帝中,他是當皇帝時間最久的一位,命也不算短,業績雖不突出,禍國殃民的事卻也沒做。

濃墨重彩的是投降後,阿斗成功迷惑了司馬昭,用一句此間樂不思蜀,把一個糊塗、懦弱、昏庸的亡國之君角色扮演得逼真生動。

阿斗一生,固然不英明神武、王圖霸業,沒有縱橫捭闔、一統江湖,但卻寬仁大度,明智通達,是個守業有道的好君王,是個好脾氣的兒皇帝,也是一個擅長周旋、懂得守拙,以高超政治手腕躲過政治陷阱和無情殺戮的聰明人。



223年5月,劉備託孤,16歲的劉禪繼位,42歲的諸葛亮輔政,“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這一決,就是11年,孔明至死不歸政。六出祁山,頻頻征討,即便戰事再不利,後方再艱難,阿斗也甘居幕後當後勤部長,由著前方折騰。

當時,天下三分,魏居七,吳居二,蜀佔一成。明眼人都看得出,論實力、論人才基礎、論王氣,蜀襲魏都屬於找茬兒,是蚍蜉撼大樹、螞蟻斗大象,但阿斗默契配合,君臣同心,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以弱攻強,頻頻挑釁。

《世說新語》那些事|偉大的阿斗

227、228年,孔明屢戰屢挫,寫下《出師表》、《後出師表》,回應擅權質疑,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既以“臣本布衣,躬耕南陽,不求聞達於諸侯”剖白心跡,也捎帶以“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等提點阿斗一番。看似規勸,但說是指責也不為過。

這行徑簡直稱得上跋扈不臣了。

哦,皇帝你替我做,朝政你說了算,錢你花出去,民力你耗盡,仗你打輸了,到最後,毛病都在我身上。

此時,阿斗已20出頭,血氣方剛,可沒見背禍俠惱羞成怒,他一如既往支持相父工作,任由其乾綱獨斷,大權獨攬,始終言聽計從,不猶豫不折騰,不從中作梗,放手任他折騰。

《世說新語》那些事|偉大的阿斗

諸葛亮在世,這個傀儡皇帝跟漢獻帝多大區別?

明明自己是皇帝,卻讓人坐,十七八歲,年輕懵懂,尚可解釋,可至到27歲,任由大權旁落,不鬧什麼情緒,發什麼飆。這胸襟氣度,只能用大度恢弘來形容。



權力場上爭鬥,從來拳拳到肉刀刀見血,來不得半點憐憫仁慈。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千百年來,顧命大臣一直是風險係數爆表的高危行業,老傢伙和少帝之間的爭鬥此起彼伏。

漢朝霍光,一輩子捨命輔佐劉家,可人一死,宣帝就開始剝奪霍家權力,直到盡數誅殺。

明朝張居正,剛死就被明神宗抄家。

清康熙顧命四大臣,索尼年老早死,伐幸善忠,蘇克薩哈被鰲拜殺,鰲拜被拘禁、遏必隆鎖拿,都不得善忠。

辛酉政變中,“顧命八大臣”中,肅順處斬,2人自盡,5人褫職,都沒有好下場。

你只是一個臣子,卻行使皇帝的權力,下場便只有兩個:要麼被搞臭,或者被搞死。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少有例外。

可諸葛亮呢?11年間,阿斗與之和衷共濟、和平共處,創造不大不小的奇蹟。

看看別人,再瞧自己,往往知足。看看別人,再瞧諸葛亮,便明白阿斗厚道、阿斗不易。



234年,星落王丈原,孔明為蜀國奉獻一生才智心血,卻也在無窮無盡建功立業中,幾乎耗盡西蜀王氣民力。

劉禪正位,一口氣執政漫長的31年。

西蜀這片水土,似乎也被調到了靜音模式,和和氣氣,不苛酷,不濫殺,不稱霸,不擴張,不搞軍備競賽,既不頻繁試射導彈,也沒有TMD。

除了零星交火,基本與世無爭。

同期的魏、吳,打打殺殺,扒灰的扒灰,偷小叔子的偷小叔子,漆黑一片。

他既沒有像司馬炎羊車巡遊,也沒有孫皓般的酷虐記錄,更沒有“何不食肉糜”的弱智言論。

31年間,魏國曹睿伐東吳、大修宮殿,治洛陽宮,起昭陽太極殿,築總章觀,平遼東,阿斗安於其位。

司馬懿、曹爽輔政,勾心鬥角、傾軋不已,阿斗安於其位。

高平陵事變,殺曹爽,廢曹芳,弒曹髦,阿斗安於其位。

249年,晉代魏,改朝換代,阿斗安於其位。

在江南,孫權晚年昏憒暴戾,剛愎自用,擅殺顧雍,氣死陸遜,賦役繁重,刑罰苛酷,民變蜂起,阿斗安於其位。

孫亮繼位,殺輔政諸葛恪,被孫琳所廢,孫休繼位,誅滅孫琳、孫峻,一輩輩昏庸驕奢,一派末世亂象,阿斗安於其位。

阿斗當政,蜀中百姓安居樂業,在遍地狼煙滿目離亂中,營造一個太平世界,滿足了蜀中群眾物質文化需求,促進了地方生產力的發展。

應當承認,他稱不起一代雄主,但絕對是和氣生財的好主子。

沒毛病。


是的,我沒有宏圖大志,打不進陽平關去,佔不了大魏一寸土地,也無意一片降幡出石頭,讓三國歸一統。

是的,我沒有扛鼎之力,無法橫掃寰宇平定天地,成就不了王圖霸業,也沒能拒敵於國門之外,敵人兵臨城下,甚至組織不起像樣的抵抗。

可是,在四境狼煙、兵連禍結的時候,在血流漂櫓、赤地千里的時代,千百萬子民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妻子兒女相攜相伴,安安穩穩活下去。

舉目四望,“白骨露於野”,你卻還能爺孃子女團聚在一起。

這難道不珍貴?

一邊,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一邊是庸常的君主、安樂的日子,你願意為別人的權力、夢想和利益去當炮灰,還是跟隨阿斗過31年安穩日子?

去你大爺的一統三國建功立業。

一萬年的光榮與夢想,都比不過你。


263年,西蜀亡了。

當鄧艾打過來,劉禪完全可以為了一傢俬利,為了所謂宗廟社稷,進行戰爭總動員,無非玉石俱焚。

可他沒有,他把蜀中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心上最高位置,拋開九五之尊的架子,以56歲高齡,“輿櫬自縛”,綁著雙手,拉著棺材,“詣軍壘門”,犧牲一個人的尊嚴和榮耀,換來蜀中百姓免於戰火洗禮。

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生命最後一程,後主放下架子,調整心態,積極適應,兢兢業業當了整整八年奴隸。

這是屈辱的八年,更是充分展現過硬情商的八年。

經典一幕,是此間樂、不思蜀的橋段。

為了試探後主心意,抑或僅是羞辱他取樂,司馬昭故意命人在宴席上奏蜀樂蜀舞,旁人感愴,而後主喜笑自若。

昭不禁嘆道:“人之無情,乃可至於是乎?”

人怎麼可以沒心沒肺到這個地步呢?

他日,司馬昭進一步試探:“頗思蜀否?”

想家不?

答:“此間樂,不思蜀。”

我在這裡過得好,比在蜀中當皇帝還快樂。

這句話有兩個潛臺詞。第一,你照顧得不錯,我滿意。第二,你大可放心,我不妄想再回蜀中當山大王。

一問一答,暗藏殺機,假設劉禪面露悲愴,流露一點故園之思,留戀之色,都難免殺身之虞。

但這回答未必太無情,太過匪夷所思,蜀舊臣郤正看不下去了,不解風情地教育後主:“若王后問,宜站而答曰,先人墳墓,遠在隴西,乃心西悲,無日不思,因閉其目。”

意思是,如果晉王再問,你就說,祖墳在那,我整天想家,再閉眼哭哭。

郤正大概覺得樂不思蜀的表演太弱智,教他裝可憐。

果然,多疑的司馬昭隔幾天又問起來了。

接下來,是劉禪展示演技的時刻。

他“對如前”。

司馬昭跟問:“何乃似郤正語邪!”

瞑目垂淚的阿斗大吃一驚,圓睜眼道:“誠如遵命!”



一段堪稱影帝級的表演。

憨厚老實人被揭穿心事的窘態躍然紙上,堪稱絕唱。

它立竿見影達到兩點特效。第一,沒心沒肺,不危險。第二,老實人,不危險。第三,智商不高,不危險。

如果當權者認為你不危險,你自己就不會有危險。

正是劉禪賣力演出想要的效果。

皇帝的目標,是權力和尊嚴,而俘虜的目標只是活下去而已。

至此,警報徹底解除,危險走遠,命運反轉。

劉禪成功搶得一線生機,順利虎口脫險。


許多時候,學得會收斂羽翼,在別人屋簷下低頭,是情商出眾的表現。

與劉禪比,吳國孫皓就略遜一籌。

比能力,孫皓槓槓的,當皇帝16年,除了吃飯睡覺打西晉,便是姦淫剜眼剝人皮,在他治下,官心民心盡失,關將倒戈,民變蜂起,280年,降晉入洛陽,當了歸命侯。

見面禮畢,晉武帝說:我設虛位等你好久。

我在南也設座位等你呢。

針鋒相對,毫不客氣。

寵臣賈充問,聽說閣下擅長挖眼剝皮?

臣子弒君,奸回不忠,就這麼搞他。

反辱相譏,直指賈充弒君不忠的痛處。

與後主比,孫皓機敏牛氣,卻情商欠費,不識時務,足夠愚蠢。

284年,孫皓在洛陽只混到第四年,才42歲就顛顛跑去領盒飯了。

也許是他身體真的不行,也許是他這個俘虜太不讓人省心,反正,歸命侯沒多久就掛掉了。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一壺好酒,一把匕首,三尺白綾,六尺井水,讓一個俘虜去見上帝,那真的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不論當皇帝,還是當俘虜,劉禪都要甩孫皓幾條街。



271年,劉禪在洛陽安樂度完八年餘生後去世,諡思公。劉淵起事建漢,追諡孝懷皇帝。

你以為他是蠢萌蠢萌的智障,可那只是你以為的。

劉禪的一生,是成功的一生,圓滿的一生,也是足以稱得上偉大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