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家是怎么得罪雍正的,居然落得到抄家的地步?

月夜读春秋


曹雪芹被雍正抄家,表面上是经济问题,主要是干江宁织造时造成亏空,钱也不是曹家自己花了,是为朝廷花的,这事康熙知道,雍正也知道,康熙皇帝还着想法子补亏,到了雍正这就严令还钱,处处挑毛病打压,先是训斥,又是罚俸,最后因为400两的运费,直接被雍正连下2道上谕,抄家;实际抄家的原因是政治问题,或多或少的证据显示曹家跟“奸党”有来往,雍正就给办了,最后抄得财产并未补朝廷亏空,而是转手赏给了底下的亲信,所以抄家不是问题,清算奸党才是最终目的。

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在清代江宁织造府遗址上所建。

曹家在担任江宁织造时,很早就开始亏空了,除了自家人生活阔绰外,主要是康熙几次南巡,都是曹家接待的,比如康熙到南京香林寺进香,曹寅立即给香林寺施了400多亩水田,康熙到扬州的行宫,也是曹家掏腰包建的,曹寅死的时候,已经落下30万白银的巨额亏空,这事儿康熙清楚,他让苏州织造,也就是曹寅的大舅哥李煦从盐务里挪钱周转,到了曹頫时,曹家情况立马翻转,因为雍正一登基就叫曹家还钱。

图为曹寅大舅哥李煦画像。

雍正登基后,立刻叫曹家3年内补清亏空,不但不给任何支持,还想方设法的打击曹家,比如曹頫想找关系,能让雍正多宽限几年,但雍正立马呵斥都是些混账风俗,不许跑门路;雍正4年,雍正以江宁的匹缎没以前质量好,褂面落色,曹頫罚俸2年;巡盐御史到了南京后还密参了曹頫一本,说他整天玩乐花销根本不管事,织造事务都交给底下汉臣打理,雍正批:原不成器;雍正5年,终于来事了,山东巡抚参曹頫在运送一批织造进京时,路过境内长清县,讹了驿站400多两运费,马上曹頫在北京被扣,没过一个月,雍正连发两道上谕,曹頫被革职查办,家被抄,那年曹雪芹13岁。

图为曹雪芹西山故里,曹雪芹晚年在此著书。

雍正6年,曹家在南京的家被抄完,房屋、田产、当票等等所有全都没有充公,而是直接赏给了新上任的江宁结造隋赫德,从这里可以看出雍正查曹家根本不是将家产抵债,就是对你曹家打击和警告。雍正继位后对当年跟他争夺皇位的兄弟们打击报复,首当其冲的是8子胤禩、9子胤禟,跟这二位有联系的党羽全被清算,首先被惨重打击的是李煦,他和胤禩来往密切,曾买5个苏州女子送给胤禩,直接被定为大逆极恶的奸党抄家流放,而曹寅正是李煦的妹夫,与之有牵连,在后来曹家抄家时,也查出了寄存在他们家镀金狮子一对。被抄家后,曹雪芹跟着曹家人回到北京老宅居住,生活越来越困苦。


图文绘历史


曹雪芹的祖上用盛极一时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曹家一门三代四人垄断了江宁织造的肥缺长达48年,康熙6次南巡,5次是曹家接待,有4次康熙是直接住在曹家的,可见康熙对曹家的恩宠。

曹家的起步,还是源于曹雪芹的太爷曹玺他老婆很幸运当上了年幼的康熙的乳母,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又成为了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这些都为曹家日后飞黄腾达打下了基础。

就是这样的顶尖豪族,居然在雍正六年落得个被抄家的下场。抄家那一年,曹雪芹刚出生不久,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贵族生活,就成为了平民阶层。

关于曹雪芹家被抄家,历来也是史学家们关注的热点,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亏空公款。

曹寅及曹寅的小舅子分别担任江宁织造和苏州织造,是肥缺中的肥缺,但还是差朝廷的钱。雍正上台后,除了推行新政外,就是要将国库欠款追回,其中就牵涉到曹寅家族。

曹家是江南的望族,为什么还欠朝廷的钱呢?其实还是与康熙的六次南巡有关,曹家为了接待康熙,花了大把的钱,除了有面子外,剩下的都是亏空。康熙自然是知道的,也自然不会要求曹家把窟窿补上,可是雍正是铁面无私,可不管你当初是怎么亏空的。

再加上曹家后人一代不如一代,业务水平和理财水平逐年下降,使得亏空越来越大,直到雍正年间彻底引雷。

二,期限之内没有还清欠款,还妄图转移财产。

雍正上台后,虽然对国库欠款抓的很凶,但是对曹家还是格外开恩的,提出三年还清的宽大政策。当年曹家的第4代掌门人曹頫能力明显比不上前三人,看到期限将近,没有按时还款,居然想提前转移财产,这种无脑行为无疑是给雍正提供解决自己的大好机会。

曹家资产甚多,转移如此巨额财产肯定会走漏消息,也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告发到雍正那里。雍正是最痛恶这种行为的,当年隆科多就有过此种行为,被雍正一顿痛批。曹家的行为注定会遭到雍正的严惩。

三,曹家站错了队,没有跟在雍正后面。

康熙晚年的夺嫡形势非常险峻,雍正更是在最后一刻才成功上位的。当年的江南地区历来是八爷党的地盘,曹家自然也成为了八爷党的拥趸,虽说曹家没有正面得罪雍正,但是作为八爷党的残余势力,雍正自然是要全面围剿的。

这也正是应了“一朝天子一朝臣”那句老话,在康熙朝极尽恩宠,到了雍正朝却落得个抄家的地步。我们难以想象当年曹家被抄家的景象,但是可以通过曹雪芹的《红楼梦》来管中窥豹,进而联想当年的曹家。

相比其他犯案的官员,雍正对曹家的处罚还算轻的,但其他官员有的被抄家,有的被流放,还有的甚至是赐死。雍正对曹家没有把事情做绝,仅仅是抄家,还给曹家在京城留了十七间半的房屋,加上三对家仆来照顾曹家的后人,曹頫等人至此就生活在这里。

看到这里,你觉得曹雪芹家被抄家是合情合理的吗?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局中人


起因是曹頫手下押运货物进京,向驿站超额索要粮草,被山东巡抚参了一本,雍正以骚扰驿站的罪名,将曹頫革职问罪,按大清律犯官一律抄家。这只是表面原因,向驿站超额索要财物并非是当时的普遍现象,驿站向皇差提供所需供应的标准,还是清朝建立初期的标准,已经远远不够实际需求了。而且江宁织造超额索要的粮草供应,也没有一分一毫中饱曹頫的私囊,都是支付沿途的花费了。雍正以此为借口将曹家抄家查办,给人小题大做,借题发挥的感觉。

那么雍正是不是有意找借口整治曹家呢?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雍正朝已经进入清朝中期,社会发展已经与清初有了很大不同,但依然清初制定的制度与规章,大部分依然在沿用而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和修改,造成了很多约定俗成的灰色地带。各级官员在执行公务时,不可避免的会触犯到律法。作为已经执政六年的雍正,对比并非一无所知,相反,雍正在康熙朝就参与朝廷的实际工作,对于制度中的各种弊端是非常了解的。雍正本人又是一位有作为的改革者,并且他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基本上都是切实可行的,以雍正朝短短的十三年,为清朝续命一百三十年。

雍正之所以以此为借口查抄曹家,针对的是康熙朝遗留下来的旧势力,目的是为了随后更加深入的改革清除阻力,而并非可惜针对曹頫一人。由于康熙在位时间太久,遗留下来的政治势力不仅庞大,而且关系错综复杂,红楼梦中的四王八公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就是雍正朝政治格局的真实写照。贾家、史家、薛家、王家,这四大家族隐喻了整个权贵阶层,它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导致了皇权不张,对雍正的各项改革措施形成了掣肘。

清朝汲取了元明两朝特务机构横行,最终危害到了皇权的教训,把特务机构隐藏在了内务府之下。这样既方便皇帝对特务机构的直接领导,同时特务机构也可以借内务府在各地设立的机构,把自己的触角延伸到全国各地。江宁织造这个表面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国企,就隐藏着清廷在江南最大的特务机构。曹家历代掌门人不仅在江南为皇家提供丝织品,同时也是皇帝在江南的眼线,利用手中掌握的特务监视着江南从民间到各级官员的一举一动。这就是雍正继位六年以后,坐稳了皇帝宝座后才对内务府势力动手的原因,因为内务府掌握着无孔不入的特务武装。

特务机构一直被前朝旧势力所掌握,成为雍正执政以来最大的心病,但由于对特务武装的忌惮,而迟迟不敢轻易动手。红楼梦中贾珍借给贾敬守陵,招募世家弟子以习射箭道为名义,为赌博活动提供掩护,就是隐喻曹家乃至四大家族掌握着秘密武装。雍正以远离京畿的江宁织造和江南织造为突破口,查抄曹家和李家不仅收回了江南特务机构的控制权,同时也剪除了权贵在京城之外的势力,避免了旧势力内外遥相呼应,互相报团对抗皇权,维护自身既得利益。红楼梦中贾琏多次往返平安州,还有王熙凤包揽词讼,就是隐喻当时在京勋贵与地方官员互相勾连,危害朝廷欺压百姓的真实写照。贾珍在家通过看邸报就能对时局了如指掌,是隐喻特务机构通过情报工作,进而掌握国家时局。

看红楼梦中贾珍、贾琏、薛蟠、贾蓉等人,都是挂靠在吏部、户部或内庭,这些公开的国家机构中,而从来都没有或者很少补实缺,这种现象与四大家族的势力严重不相符,就是隐喻四大家族都是借朝廷公开机构为掩护,从事特务活动,为皇权充当耳目和爪牙。

特务机构作为统治者手中利器的同时,由于其巨大的权利与无孔不入的特性,其又被历代统治者所忌惮。统治者为了能够把精锐的特务武装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必然安插自己一手提拔的心腹旧部充当头目,从来不会信任前朝留下的特务头子。这就是雍正必然打击曹家,也是曹家不论是否真的贪赃枉法,都难逃被新皇帝政治清洗的命运。

孙氏作为康熙的养母,有长年在负责皇家生活起居的内务府供职,曹家不仅仅是康熙的心腹,而且与包括雍正在内,所有康熙的子女都有良好的关系。可是即便如此曹家因为手中掌握着特务武装,而受到了雍正的猜忌与政治打压,曹家的被抄是王朝更替的必然产物,被清算只是时间问题,不论曹頫多么的谨小慎微,多么的忠心耿耿,多么的清廉勤政,都逃不过这个结局。雍正并不恨曹家,甚至于曹家被查抄后,面对只抄出几两银子的奏折,流露出不忍的表情,但雍正为了稳固皇权,为了必然触及既得利益者的改革能够顺利推进,也必然把屠刀对准曹家。

曹家的真实罪名是掌握着权利巨大,又无孔不入的特务机构,曹家错在自己不是雍正一手提拔的心腹旧部,曹家错在他是前朝旧势力的一员,错在曹家是雍正改革的对象,错在自己哪怕想交也交不出去的权利。红楼梦中贾政为什么想归隐,就是曹家也知道自己在新朝不可能被信任,但又苦于身不由己。清朝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与满清八旗奴隶制的复合体,整个社会如同一个巨大的牢笼,每个人的出身和地位是无法改变的,曹家是襄白旗汉军旗出身。作为皇家包衣奴才,只能在内务府供职,这就是贾政想通过科举改变现状,却又不得不继承父亲的职位,只能感叹这是自家的宿命,只好寄希望于儿子能够走科举之路,通过封建社会唯一的独木桥,改变曹家的身份,远离特务机构这个政治大染缸。


雯臣


一部《红楼梦》道尽人间百态,有繁荣,有昌盛,有衰败,有凄凉,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家族也如小说中的家族一样,由昌盛走向衰落,在曹雪芹13岁的时候曹雪芹家族被雍正抄了家,这是什么原因呢!

曹家背景

曹雪芹家族多代当朝为官,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更是在康熙南巡的时候接驾过四次,并且曹寅与康熙的关系也是十分的要好。曹家落根与江南,而且时代担任江宁织造这一肥缺,所以曹家在未被抄家之前更是号称南京第一望门贵族,但是富不过三代,曹家最终还是走向了衰落,并且一蹶不振。

曹家为什么会被雍正抄家?

抄家是大罪,一个豪门望族是不会无缘无故的就被抄家的,所以曹家被抄家的原因也有很多。

一、长年亏空

上面说过,曹家时代担任江宁织造这一肥缺,江宁织造本是一个肥缺,朝廷中的银子很大的一部分都是从这里收取的,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肥缺,硬是让曹家干成亏空的,也确实是没办法。虽然在康熙南下巡查的时候,曹家接待的四次,花了很多的钱,但是这跟曹家亏空的总数目也只是九牛一毛罢了!主要还是因为曹家讲排场,讲场面都给挥霍了。

在康熙末年,由于朝廷中缺钱,康熙便派雍正去追回国库欠款,这时便有过一次追款热潮,但是由于康熙在世,也没法彻底拉下脸皮,所以曹家此时逃过一劫,但是曹家并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没有及时查漏补缺。而到雍正登基时,第一件事情就是继续完成当时没有完成的事情,追回国库欠款,这一下便将曹家逼上梁山。

二、排除异己

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皇位竞争异常激烈,当时的曹家掌舵人也进行了站队,而曹家当时所选择的则是八阿哥与九阿哥,四阿哥雍正登基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进行排除异己,而曹家本身就有问题在身,自然首当其冲,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三、掌控经济命脉

曹家三代任职江宁织造,是一个富得流油的职位,但是曹家却是八阿哥的人,因此,江宁织造的产生的财富大部分都流入到了八阿哥手中,而雍正却没有获多少利。所以,雍正下手江宁织造,拿下曹家安排自己的人,彻底掌握这一经济命脉。



四、震慑他人

最后一个原因就是敲山震虎了,雍正登基时,朝中仍就有很多的反对声音,所以说雍正的皇位并不是很稳,因此雍正采用敲山震虎的手段震慑他人。让其他反对自己的声音看一看,这么有权有势的人也直接被自己拿下了,你们也不要轻举妄动。


曹家被雍正抄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最核心的两点就是站错了队和贪赃枉法过于奢侈,这两点便是曹家最终走向灭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曹家本昌盛无比,但是这次抄家却也直接一蹶不振,本应是富贵无比的公子哥曹雪芹也受到了无妄之灾,由首富变为首负,命运弄人,曹雪芹毕生所做《红楼梦》中便暗含着自己的家族。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不喜欢吃白菜


曹雪芹家为什么被抄家,从《红楼梦》多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但要讲清楚为什么抄家,那就要全面去分析:


一、站错队

这是最关键的原因。在康熙末年的九龙夺嫡中,曹家以及苏州织造李煦、杭州织造孙文成都选择站在八阿哥胤禩的队伍,而且不是简单站队,而是为他输送人力财力。九龙夺嫡的竞争之激烈,我想不必多言。从政治斗争而言,面对一个给自己最强大的政敌输送人力财力来斗争自己,其恨也可以入骨。因此在雍正四年处理完胤禩后,着手处理其党羽,在此背景之下,曹家与雍正六年初被抄家。

二、势力大

从纵向曹家家史看,曹家深耕皇家和统治阶层。自曹雪芹远祖曹锡远从清朝入关时期就成为皇家包衣(奴隶),跟皇家和满洲贵族建立了庞大的关系,特别是在康熙一朝五六十年,曹家更是盛极一时,曹寅母亲孙氏成为康熙乳母,康熙从小缺少母爱,乳母给予了很温暖的母爱,爱屋及乌就给了曹家莫大的恩荣,从曹寅父亲开始就担任江宁织造直至曹雪芹父亲(曹寅儿子),共三代达五六十年。因此,一百多年的经营,曹家势力之大可想而知。


从横向曹家的家族关系看,《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也由现实影射,现实中曹家作为江宁织造,与苏州织造李煦家、杭州织造孙文成家就像是《红楼梦》的四大家族,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三家族长期把持织造、盐运衙门,积累了庞大的关系网(红楼梦里就可以看出四大家族的关系之深、之广),形成了很强的朋党关系。雍正是最痛恨朋党的,抄三家族也是符合雍正用意的。

三、有把柄

一方面是内部乱,曹雪芹经历了从贵族公子到落魄之人的转变,从《红楼梦》可以看出,当时曹家之奢靡、关系之乱,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小叔子,为了一把扇子逼死人命等等。作为现实的源头,曹家大族违法乱纪的事也应该不少。

另一方面是亏空大,长期骄奢淫逸,加之康熙南巡耗费之巨(红楼梦里,王熙凤说皇帝南巡有四次在王家居住就是影射康熙南巡四次住贾家,书中就写到,银子竟不是银子,像土一样),给曹家带来巨大亏空,苏州织造李煦家亏空也甚大,康熙不得已让曹李两家轮流掌管两淮盐运,以补亏空。但是雍正上台后,就没那好事了,限期自行想办法弥补亏空。雍正的目的就是要打击,巨大亏空如何弥补得了,最终雍正目的达到了。



四、位置重要

曹家、李煦、孙文成掌管三大织造府和盐运衙门,织造和盐运是经济命脉,这么重要的命脉被政敌把控,当政了自然要把位置给腾出来给自己人。另外,雍正五年开始跟准葛尔打仗,抄三家一方面要把重要收入来源掌握在自己手里,另一方面也直接抄出打仗经费。


荣华梦一场,功名纸半张。曹家兴衰也告诉我们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的道理,所以在红楼梦里,曹雪芹也有表达了一种要惜福的情感因素在里面。


小丞相说史


曹雪芹家被抄家无外乎经济上、政治上两大原因。下面逐一分析一下:

一、经济原因,亏空巨大

曹家做为江宁织造,亏空巨大,原因有以下几个

1.接驾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在南京居住的时候,四次就住在曹家。接驾费用巨大,每次接驾要白银几十万两,曹家不能自己负担,就借公款,借款人都是曹家。康熙皇帝活着的是,对此了如指掌,不会逼曹家还钱,但是到了雍正,就不讲情面了。

2.奢靡

曹家锦衣玉食,花费巨大,大家看下红楼梦就知道了,随随便便一桌菜,就是几十两银子,而二十两银子是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费。

修个大观园,就让贾府彻底入不敷出。

3.应付上司和阿哥们勒索

曹家在南京经营几十年,官场和阿哥们都知道曹家有钱,所以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有事没事都要曹家准备厚礼,慢慢就把曹家掏空了。

雍正皇帝继位之后,清理国库欠款,曹家亏空数量巨大。雍正皇帝继位后,为了清理国库欠款,抄了很多官员的家,曹家也不例外。


二、政治原因

1.曹家倾向于八爷党

八阿哥胤禩为人宽厚,通情达理,他主管户部期间,纵容百官借款,把国库都借空了。如果八阿哥继位当皇帝,曹家当然不着急还亏空,如果是雍正上台,那麻烦大了。

所以,在情感上他们是倾向于八阿哥的。

雍正皇帝也应该是心知肚明的。

2.雍正皇帝崇尚节俭,曹家极其奢靡

下面是雍正的上谕:

前织造等衙门贡献物件,其所进御用绣线黄龙袍曾至九件之多,又见灯帷之上有加以彩绣为饰者,朕心深为不悦,比即切加诫谕。近因端阳届节,外间所进香囊、宫扇等件中有装饰华丽、雕刻精工,亦甚至于绣地者,此皆靡费于无益之地,开风俗奢侈之端,朕所深恶而不取也。……盖治天下之道,莫要于厚风俗,而厚风俗之道,必当崇俭而去奢。若诸官进献之物以奢为尚,又何以训民间之俭约乎!


而曹家领会不到雍正与康熙不同,还是按照以前伺候康熙的方法,无比奢靡,所以屡教不改,屡犯天颜。

3.转移财产,对抗抄家

曹家人在发现有被抄家危险的时候,开始转移财产,雍正最恨弄虚作假,所以加大了对曹家的打击力度。


最后,下旨查抄曹家。


陈健4396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

《红楼梦》不但是中国历史四大名著之一,而且还是四大名著之首,其以封建时代一家族的衰落为主题,嵌入了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书中没有一句反话,却处处透露出了对封建社会的反思和控诉。内涵之丰富可以开启红学这个学派,真可谓古代第一奇书。有时候小编在想,如果曹雪芹没有得罪雍正,如果曹家没有家道中落,那么不知道《红楼梦》这一鸿篇巨制还是否能够被创作出来。

那么曹家究竟是怎么得罪的雍正帝呢?

曹家犯的错误有两个,一个是政治上,曹家挑选支持的是太子,而不是身为四子的雍正,这让继位后的雍正,很难重用曹家;另一个是曹家在江宁织造府任上不但没有为帝国创造收益,还连年的亏空,因此雍正帝十分的愤怒,自然是得敲打一下这个不听话的曹家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如果我们想探讨曹家是如何得罪雍正的,那么就要了解一下曹家的历史。

曹家原来是明朝的官员,在清朝攻打明朝时被多尔衮俘虏,成为了他所管辖的正白旗旗下的包衣奴才。后来在多尔衮死后,顺治就将正白旗收归自己所有,曹家也就成了皇室的奴才。清朝有这样一个习俗,那就是皇子不能长在母亲的身边,到一定年龄需要到阿哥所由保姆和奶娘进行照顾。而曹家曹玺的夫人孙氏就是照顾康熙的仆人之一。年少就离开母亲的康熙和乳母曹孙氏的关系特别好,虽然没有母子之实,但却有母子之情。

当康熙登上皇位之后,就对曹家特别的厚待,他将曹玺封为江宁织造,主要负责为皇家制作和收集江南地区的丝绸等物品。这可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官位,原来是由不同人轮流进行担任,但对于曹家来说却成了世袭的。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对他们一家的优待。

那如此受康熙宠信的曹家,怎么到了雍正一时期会被抄家呢?主要原因有两个:

第一就是在九龙夺嫡时期曹家站错了队

曹家一开始是站在太子胤礽的队伍中,支持太子上位,后来胤礽被废之后,曹家又加入了八皇子党。众所周知,在雍正争夺储位期间,八皇子是他的劲敌之一,由此曹家后来被清算也是意料之中的。

第二曹家欠国库许多银钱

雍正有一个著名的称号——抄家皇帝,他在位时间虽然只有13年,但却给乾隆留下了一个充盈的国库。康熙在位时,他允许官员们在遇到困难之后向国库借钱,因此好多人或是真的有困难或是随大流纷纷向国家借了很多的钱款,曹家也是其中一个。康熙6次下江南的时候有5次下榻在曹家,皇帝来自家是很大的殊荣,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装修和修建,只曹家一家是承担不了如此巨额花费的,因此不仅挪用了一部分公款同时也向国库借了钱。康熙在位时自然不会找曹家的还这笔款钱,但雍正和曹家并没有什么亲密关系,因此在胤禛上位之后,就问罪曹家。


渔经猎史小仙女


『』曹家犯了骚扰驿站、织造亏空、转移财产等罪。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经济犯罪。


曹雪芹被雍正抄家的时候才13虚岁。是时任江宁织造员外郎的叔父(一说父亲)曹頫犯的事。

雍正五年(1727),曹頫被革职入狱,次年正月元宵节前被抄家。

『』曹家缘何地位显赫?

曹家被抄家前为南京第一豪门,天下屈指可数的名门望族。康熙六下江南,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接过四次驾。对于康熙南巡,祖父接驾的辉煌往事,曹雪芹也只是听说而已。

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

所以在康熙、雍正年间,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主持江宁织造58年,家世显赫,大富大贵。

『』穷困潦倒的一生

古云:富不过三代。果如其然,第四代的曹雪芹被抄家后举家迁往北京,从此家道中落。


曹雪芹蒜市口老宅遗址

刚回北京时,曹家在崇文门外蒜市口有十七间半的老宅,家仆6人,尚可度日。

但为了偿还骚扰驿站案所欠银两和贴补家用,不得不卖地卖房,再加上家奴弄鬼,贼寇盗窃,到后来连饭都吃不上了。

曹雪芹长大后,为了家族复兴,他一直勤奋读书,广交名流,希望能攀上朝中权贵,使曹家东山再起。

曹雪芹20几岁的时候,曾任内务府笔贴式差事,后来进入西单石虎胡同的右翼宗学(旧称“虎门”)做过助教、教师、舍夫、夫役等,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差事。

曹雪芹30多岁的生活状态是住草庵、挥毫、卖画、买醉、狂歌、忆旧、著书……曹雪芹长恨自己一事无成,半生穷困。整日牢骚满腹,郁郁寡欢,时常喝酒买醉,把酒当歌。

敦诚《赠曹芹圃》诗云:“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全家每天靠吃粥度日,酒也要赊着才能喝上。

直至暮年,友人敦诚在《寄怀曹雪芹(沾)》中还在劝慰:“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意思是因你的罪臣之后的身份难以改变,注定你的所有奋斗都会很艰难,请不要再想着光复曹家。应知难而退,专心写作。

(《红楼梦》出炉的西山)

曹雪芹听了好友的良言相劝,在隐居西山的十多年里,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忍受着寒灯夜下的孤独,将旧作《风月宝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巨著《红楼梦》终于得以见天日,传千古了。

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因幼子夭亡,曹雪芹卧床不起。就在这一年的除夕,贫病交加的曹雪芹在痛失幼子的悲痛中病逝于北京,享年48岁。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曹雪芹是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在世界文学史上,与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普希金、托尔斯泰之流相比,都毫不逊色!


小熙为人人


对于曹氏家族被抄家的原因,目前存在两个说法,一是因为政治的原因被抄家;二是因为经济原因被抄家。

从政治因素来看,当时曹家在朝中做官,曹母是康熙爷的乳母,自小关系非同一般,而康熙也非常看重曹家。因此,康熙爷也是经常南巡去曹家。而康熙爷一开始所立之人并非是雍正,而是太子。从太子被废,再到立为太子就能看出来,其实康熙心里还是偏爱太子。而曹氏一族也被认为是太子党,因此,等到康熙去世后,雍正继位之后,肯定对曹氏一族有忌惮。

从经济原因来看,江宁织造亏空造成了被抄家的原因。当时曹家受到康熙的皇恩,在江宁织造任上把持60多年,并且康熙帝接连让曹氏家族任职,可见康熙把曹氏看的很重。不过,也正是因为看中曹氏,康熙帝才会几次南巡至曹家,而曹家为了迎接康熙帝,需要建造特别大的排场,自然花钱的地方就多了,用钱如流水,亏空就这样产生了。而后,又因为经营不善的问题,导致亏空的压力越来越大。康熙在位时候,还能保住曹家一时,可到了雍正爷继位之后,就严惩清查这样的亏空情况。曹家自然是没有办法偿还亏空了。

我觉得曹氏家族被雍正爷抄家肯定两个原因都有,因为经济原因,正好政治因素也存在,使雍正降罪与曹家,致使曹家被抄家,自此之后埋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