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本身是一个对政治感兴趣的人吗?

衰上尼的船


这里看怎么定义政治,如果是参与政权,做官捞好处,享受荣华富贵,那曹雪芹不感兴趣。如果是治理天下,关于众人的幸福,那曹雪芹是一个对政治感兴趣的人。正是因为感兴趣,他才写出《红楼梦》。

《红楼梦》写的就是政治与爱情。

《红楼梦》主要两个内容:一写荣华富贵。二写爱情。一个处于顶级权力阶层的家族的灭亡当然是政治。当然还有一对相爱的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

甲戍本以前从来没被人提起,1927年《红楼梦》甲戍本面世。甲戍本的面世又让人看到了作品的一些重要方面。最重要的有那石头变美玉的过程和那石头的热望。这四百多字,所有人都猜测是后来人遗失了,或者是删了。我认为不是,我认为是作者故意抽掉的,加上这四百多字和凡例,就明确了《红楼梦》是写政治的。荣华富贵不是政治是什么?抽去了这四百多字,这书的主线就变成了写爱情的!

此本前面有凡例。这凡例相当于现在书前面的前言。

凡例第一句话就说《红楼梦》旨意 是书题名极多。一曰《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也。

就点明了《红楼梦》写政治的意图。

甲戍本凡例里曹雪芹说:

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敘闺中之事切,略涉於外事者则简,不得谓其不均也。

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帶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不备。

我们不要被他骗过了,书里写朝廷的事确实很简,往往一句话带过,但,这一两句话才是家族方向发生转变的真正原因。别的很多现象都是这原因的症状。这叫“字越少,事越大”!

什么是荣华富贵?比喻兴盛或显达。形容有钱有势。出自《管子·重令》。荣华富贵的反义词是倾家荡产、一贫如洗。《红楼梦》的故事就写这个过程,这不是政治是什么?

第一回设定的两个人物角色:甄士隐和贾雨村都是官场人物。不过是朝着两个相反的方向运行。一个是辞官归故乡,还被逼得在故乡呆不下去,投靠他乡,最后出家。另一个是星夜赶科场。科场得意,最后却致使锁加杠,啷当入狱!正所谓是“有人辞官归故乡,有人星夜赶科场”,可是都没有好命运,最后结局都悲惨。一代又一代,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是一种循环,恶性循环!

贾府的姑娘们的命运是“原应叹息”,可是她们的上一辈宝玉的姑姑辈,也是四个,贾敏是最小的一个,在第二回也已经死了。说明那社会土壤特别不适合女子生存。“金陵十二钗”有四个都是孤儿。

作者已经运用批判现实主义的手法来揭露社会的真相。从而达到在意识领域调整现存权力结构的目的。

在《红楼梦》里,人们梦想不能实现!爱情不能实现!生命不安全!财产不安全!故乡变他乡,男女不平等,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美好被吞噬,问题在于这样的悲剧是个循环,一代又一代,悲剧继续重复着……

作者的潜台词是:这样的世界还让它继续吗?我们甘心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这样沦落到别人家里受苦吗?

基本就等于说: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唤醒大家看清世界的真相!也是对新世界的呼唤和向往!

所以,曹雪芹本身对政治是很感兴趣的!只是没有了他实现的舞台,他把注意力和热情倾注在小说里了。


琼琚品红楼


非常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曹雪芹他对政治感不感兴趣,要从两个方面来讲,小时候的曹雪芹因该是不喜欢政治以及官场的,虽然他本身是江南威望很盛的家族的子嗣,但他从不喜欢读书,尤其讨厌八股文,但也是比较受祖母李氏宠溺,

所以曹雪芹的少年时期应该是对政治不感兴趣的,就像贾宝玉一样,后来因为家道中落,他本人对官场有了了兴趣,但后来穷困潦倒的时候,对官场有了自己更清晰的认识,本人也就远离了官场,用了一生的时间写出了,巨著《红楼梦》。

所以他对政治以及官场有着自己的认识,这和他的年纪,家庭,品性都不无关系。

热爱生活又有梦幻之感,入世又出世,这是曹雪芹在探索人生方面的矛盾。曹雪芹并不是者,他并不真正认为人间万事皆空,也并未真正勘破红尘,真要劝人从所谓的尘梦中醒来,否则,他就不会那样痛苦地为尘世之悲洒辛酸之泪,就不会在感情上那样执著于现实的人生。他正是以一种深挚的感情,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写出入世的耽溺和出世的向往,写出了耽溺痛苦的人生真相和希求解脱的共同向往,写出了矛盾的感情世界和真实的人生体验。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嘴痕


从曹雪芹的豪门出身看,应该是一个对政治感兴趣的人。曹雪芹经历家遭萧索,也打断了他的政治前路,从而激起他对政治生活、秦淮美梦的逆反性思考,而政治正是他熟悉的,以致广交名流、燕市狂歌,更深入地接触和了解社会政治,以实现他的补天之志,从而成就巨著《红楼梦》,以表达“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人生探索思想。


野径峡


曹雪芹“补天”之志从未懈怠,直至晚年,友人敦诚《寄怀曹雪芹(沾)》还在安慰他:“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意思是因罪臣之后的身份及其它原因,曹雪芹的个人奋斗遭遇艰难险阻,敦诚劝他知难而退,专心著书。曹雪芹亦不负所望,在隐居西山的十多年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将旧作《风月宝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了巨著《红楼梦》。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曹雪芹四十五岁,约在是年南游江宁。南游原因不明,可能是去看望离散的族人,也可能为其他家务私事(传曹雪芹曾于此时前后任两江总督尹继善的幕僚)。南游期间,阅历山川,凭吊旧迹,听话往事。张宜泉《怀曹芹溪》一诗当作于这一时期。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曹雪芹四十六岁,初秋,敦敏作诗《闭门闷坐感怀》云:“故交一别经年阔,往事重提如梦惊。”可能是指曹雪芹南游、经年未归而言。此次南游历时一年多,于重阳节前后回京。节后不久,敦敏在友人明琳家养石轩偶遇曹雪芹,做《感成长句》以记之。



会奔跑的金丝鱼


曹雪芹是家道没落的穷酸书生,从繁华的社会跌入穷苦落魄的境地,对昏暗的朝廷和社会早就灰心丧气。穷一生之心血,倾注在《石头记》上,回顾贵族生活和大厦将倾的悲哀,万念俱灰,出家一走了之,换来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旧社会,封建纲常常常束缚人的自由与意志。除了仕途和上山落草为寇,人们没有政治理想和追求事业,只有沉默丶沉沦。曹雪芹也不例外。曹雪芹别无他法,晚年只有写小说以抒情怀。在小说里,他将对社会的一腔怨恨尽泄无遗。尔虞我诈,大鱼吃小鱼,唯有看破红尘,远离一潭污水,去阿弥佗佛!


夏雨风


曹雪芹是个历经政治磨难的人,对政治没有兴趣的人。他是一个文学天才,高度敏感,高度幻想,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这现实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红楼梦》。可惜只有完整的前80回,实千秋憾事。


刑事案辩护专业徐律师


政治是俗不可耐的夯货,曹雪芹追求的是鱼羊野史燕语莺声的世家生活,如果不是家道中落,还沉浸其中卿卿我我呢。


山东济宁孙伟东


曹雪芹虽然不是《红楼梦》的作者,可他也是《红楼梦》的批改、删节者。他当然不懂政治,也没有留下什么政论,因为在清代的政治舞台上,根本就找不到这么人一个。


寻找青岛记忆


曹雪芹是个对政治文化理念,也即执政文化感极强极负责任的人,是对全民文化教育理念惑极强极负责任的人,是个反对儒学执政文化和儒学文化教育的人。不然,也不会冒险写红楼梦一书的。


魏永臣550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曹家那个经历迫使曹雪芹不得不关注政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