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破产公司员工的自白:一定要努力,公司曾给了大家家庭般的温暖


一个破产公司员工的自白:一定要努力,公司曾给了大家家庭般的温暖


俗话常说:盛世不忘荒年。作为员工来讲,这种思维方式在今年这种动荡的大环境下,变得尤为重要。

你可能在职一家飞速向上发展的公司,也可能单位在行业内的成绩并非那么出色。但是不管你的单位发展如何,你有没有想过,假如有一天,你所供职的公司破产了,你会怎么办?

遇到瓶颈,我们会慢下脚步,思考人生,思考工作,思考生活……忙忙碌碌中,忽视的东西被一一捡起来,但是不经意间也发现,唯独缺少了内心的归属和价值感。工作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生中一个漫长而庄重的仪式。公司给了我们社会角色,立足的位置和生活的资本,不知不觉间那股对公司的暖意流过心间转化成了继续前进的动力,不是吗?


今后怎么办?

"今后怎么办?"公司破产以后,我的妻子似乎比我更担心。

我对今后的前途也是一片茫然,只能半开玩笑地答道:"也许公司会裁员,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就在这里去别的公司工作吧。"

过了一段时间,公司破产半年后,为压缩成本,公司决定停止一部分业务。

在此期间,有许多前辈以自愿退职和提前退职的方式离开了公司,像我这样的业务骨干,从那一刻起,我必须承担起带领剩余员工继续工作的重责。


一个破产公司员工的自白:一定要努力,公司曾给了大家家庭般的温暖


我以前的上司和前辈都离开了公司,加上JAL有一段时间因为不景气而暂停了招聘,因此公司剩下的维修工就是50多岁的前辈和年龄小一轮的40多岁的我们。

从现在开始,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就将肩负起引领下一代的艰巨任务。

以前,我们与离去的前辈们个人关系很好,平日里家庭间交往也很多,经常一起去洗温泉等。

他们虽然在工作上对我们严格要求,但在生活上呵护备至。

我知道,随着公司的破产,我们之间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将荡然无存,这对我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

离职的人很多,送别会只好一次性地统一开。

如果是破产前,我们肯定会为每位退休的人单独举办盛大的退休慰劳会。

届时,还会邀请他的夫人参加,并赠送适当的纪念品。

但破产后,被送的人和欢送的人人数基本相等,并且欢送的一方基本都是年轻人,他们在金钱上还不太富裕,有时还需要离去的前辈们自己为欢送会承担一点费用。


因此,我的心里真是感到别扭。

并且,在饭店举办送别会时,还需顾忌其他客人的目光,不敢明确说出JAL这几个字,在干杯致辞中只能简单说:"这么长时间您真的辛苦了!"我真的感到很对不起这些离去的前辈们。

但尽管如此,在送别会上没有一个人说公司的坏话。他们都非常喜欢JAL,公司曾给了大家家庭般的温暖。

他们反过来鼓励我们,说的最多的是:"今后会更难,你们不要泄气,一定要努力啊!"他们把公司的未来托付给了我们。


一个破产公司员工的自白:一定要努力,公司曾给了大家家庭般的温暖


没钱怎么办?

现实生活中,在经济上我们也深深感到破产带来的压力。

为了减轻偿还购房贷款的压力,我们很想改换借贷,但由于我们是破产公司员工的缘故,没能通过银行的审查,就连申请银行信用卡也通不过审查了。

这让我深深感到公司破产前后的差别。

此外,我们还要顾及邻里的目光,以前我们以是JAL员工为荣,但公司破产后反而因为在JAL工作感到自卑。

比如,暂时不会置换新车了,喜欢的高尔夫球也很少打了,外出购物和就餐的次数也大为减少。

破产前,无论在工作还是个人生活方面,我们都躺在JAL这块招牌上风光无限,但自从公司破产失掉这块招牌后,我就回到了真正的自我。

因为没有孩子,我更重视与妻子两个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光了。

同时,也发现许多不用花钱就能锻炼身体的项目,比如跑步、骑自行车等。



一个破产公司员工的自白:一定要努力,公司曾给了大家家庭般的温暖

极度的不安

在工作方面,前辈们的离去对我们的影响巨大。

首先,与以前相比,把工作带回家做的天数多起来。

要带好年轻人,我自己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当他们问我时,我不可能回答说:"不知道。"

以前,我们还可以依赖前辈来解决问题,现在只能回家多学习和多调研,借此尽快丰富自己。


在工作量上,我也感到了压力。

前辈们走了,但工作量没有减少,我是忙得连一点空闲的时间都没有了。

那时,包括我在内,我们每个人都抱着这样的观念:"虽然现在我们的工作很艰辛,但如果因我们的疏忽再出半点纰漏,那等待我们的就是第二次破产。"我们就是在这样的不安之中工作的。

破产后的头一年,就像这样,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剧变,一切都处在动荡不安中。

本文摘自《稻盛和夫:让工作快乐起来!》

锅田吉郎 著

当你对工作感到无力、迷茫、困惑时

这本书也许能给你答案

一个破产公司员工的自白:一定要努力,公司曾给了大家家庭般的温暖


一个破产公司员工的自白:一定要努力,公司曾给了大家家庭般的温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