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经济区的“老大”,济宁主动放弃了

城市发展,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如今很多城市抱团取暖,实现“双赢”。像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等都是代表。而在1986年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就建立了淮海经济区。

淮海经济区的“老大”,济宁主动放弃了

淮海经济区包括四个省份的20个地级市,面积17.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较早的区域合作组织,有着很大的潜力。目前该经济区以徐州为中心城市,并且是国务院于2017年6月发文明确规定的。有人说,徐州GDP超7000亿元,经济区“老大”实至名归。可有谁能想到曾经的济宁与徐州争的是“头破血流”。

淮海经济区的“老大”,济宁主动放弃了

济宁是山东省下辖地级市之一,济宁从元朝开始渐渐“发力”,明清时期因为京杭大运河的优势发展成为沿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被誉为运河之都,与当时的淮安齐名,然而由于运河时代的衰落,济宁也渐渐失去往日的辉煌,然而21世纪初其依旧是鲁南乃至淮海经济区的“老大”。

淮海经济区的“老大”,济宁主动放弃了

在21世纪前10年,济宁与徐州的竞争可谓是“白热化”阶段。济宁在2004年和2005年曾一度超过徐州,成为淮海经济区的“龙头城市”,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济宁渐渐地退步,可以说是济宁主动放弃了淮海经济区“老大”的位置。2019年济宁GDP仅4370.17亿元,而徐州已经达到7151.4亿元,差距已经拉到几乎3000亿元。

淮海经济区的“老大”,济宁主动放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