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

孩子們的教養、教育,“你”覺得要怎麼帶比較好呢?我們父母這代,算是有賺到錢,經濟起飛。到了我們這一代,父母總會想:"我要把我以前沒有享受過的都給我的孩子。。。。。。"於是孩子們得到了許許多多的玩具,漂亮的衣服。只是這樣養孩子,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呢?又或者,這樣養孩子,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嗎?

其實孩子就像沃土,如何耕種是父母的本事。細心愛護,仔細教導,孩子才能成長茁壯。

其實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


哈佛心理學教授吉爾博特說:十年後,“你”不會因為少做了一個項目而遺憾,但“你”會因為沒有多陪孩子一個小時而感到遺憾。

其實對父母來說,也是有“有效期”的,而且這個“有效期”的時間很短,僅僅只有十年!

等到孩子十歲以後,任憑爸爸媽媽怎麼努力補償,百般挽回,也已經於事無補,因為,父母的「有效期」已過!!

很現實,也很殘酷。

物質有保質期,其實父母也有“保質期”(在文中稱為“有效期”)。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父母在孩子童年時期“缺席”,或是疏於管教,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各種問題都凸顯出來了,才開始疑惑:「好好的孩子,怎麼變成這樣了?」

其實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


其實孩子怎麼這樣了?這是悄無聲息一年一年就這樣過來的,不是剎那間就這樣的。父母自己在“有效期”內沒有好好把握,於是錯過了孩子的成長。

此前父母疏於的陪伴、溝通、瞭解,早就給今天埋下了種種隱憂。陪伴孩子成長的時光其實很短,時光終將遠去。。。所以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光裡,分外可貴!

有研究表明,0-10歲,是孩子最依賴父母的十年,也是父母有效教育孩子的黃金時期。一旦過了這個時期,花費再多的時間和精力,收到的“教育效果”都微乎其微了。所以,趁著孩子還小,作為家長,請“你”不要偷懶!!

其實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


孩子的陪伴,真的一點兒都不能少!不能陪伴孩子的藉口有多少?「工作忙,實在沒有時間。」「沒有錢,要掙錢,要不怎麼養活孩子?」「孩子是媽媽帶的,一般不需要爸爸。」。。。

生活給了成年人很多的酸楚,但是在0- 10歲這個階段的時候,感情上的陪伴是以後多少金錢都替代不了的。尤其是孩子生命的頭三年,是孩子建立安全感最關鍵的時期,父母一定要儘量把孩子帶在身邊,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要知道,即使給孩子再好的環境,一旦少了陪伴,孩子的內心也只會是一座孤島。

是不是陪伴就一定需要足夠的時間,一定要把孩子放在眼皮子底下,一定要寸步不移?其實不是的,有效的陪伴,不是打發的時間越長越好,而是越用心越好。哪怕一點點時間,也可以給孩子講一個睡前故事;時間再多一點,可以跟孩子玩一個益智遊戲。或許再多一點,可以帶孩子去樓下逛逛,或者去公園。而等到週末有了時間,就可以帶著孩子去孩子心儀已久的遊樂園玩耍,以兌現之前許下的承諾。

看,其實陪伴真的很簡單。

其實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


怕的是,作為父母的“你”有且僅有一點兒時間,但是卻自己玩著手機,然後也給孩子一部手機,這樣的“手機是陪伴”請不要帶給孩子!

哪怕僅有一點兒時間,也傾盡全力的把所有的情緒感覺都放在孩子身上,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和陪伴。那麼這就是有效的陪伴,孩子能夠真切感受到的陪伴。


其實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


2、該給孩子的規則、習慣要趁早

培養孩子品行比培養孩子能力更重要;看中孩子情商比看中孩子智商更重要。寵愛孩子值得提倡,但寵愛之下,也要立規矩,滿心的溫柔之後,也要有引導教育的原則。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並不是一句空穴來風的話語。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孩子的童年也只有一次。孩子需要陪伴!無論孩子的內心有多堅強,也就在心裡留有一塊兒渴望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時的快樂!~這其實就是簡單的陪伴!千萬不要等到青春期的時候發現孩子叛逆了,才幡然醒悟回過神來,後悔當初沒有從小處引導孩子。

時刻記住,作為父母,“你”其實是有保質期的。該放手的時候大膽放手。孩子應該有自己的人生軌跡,自己的熱愛,自己的專注,自己的天賦和自己去探索這個世界的勇氣。


其實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


孩子也應該有要承擔的責任,有想要照顧的人,也要知曉這個世界生存下來的規則。而作為家長的“你”,雖然不是能陪伴孩子一路走到最後的人,但卻是孩子一生當中最重要的啟蒙者和引導人。


其實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


而“有效期”這段時間彌足珍貴,只有10年,短短的10年,錯過便是錯過了。等孩子長大以後再想要陪伴孩子,那時候就真的晚了。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那時會有自己的社交圈,“你”的加入只會讓孩子抗拒。


其實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


其實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


所以各位家長們,10年,好好陪伴自己的孩子吧!!

其實父母的“有效期”只有1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