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开始的后宫殉葬,明英宗时才废除

永乐大帝朱棣走了,成为进入明十三陵的第一个皇帝。在朱棣葬礼的背后,还有一件事很少提及,那就是后宫嫔妃和宫女的殉葬,这应是明朝的一段黑暗历史。

明初开始的后宫殉葬,明英宗时才废除

残酷的殉葬制度

朝鲜有书籍描述了明成祖归天后的殉葬:30多名嫔妃宫女先在院里吃了顿送行饭,然后被带到殿内。她们眼前,摆着30多张木床,顶上悬挂着绳子。顿时,这些要生殉的女子哭声震天,其中有朝鲜进贡的美人崔氏、宫女韩氏。突然间,韩氏跪下,恳求放她一条生路,但没人答应她。30多名女子被送上木床,头上勒紧绳索。韩氏回头对给她送行的乳母喊道:娘,我走啦!她们脚下的木床被撤掉,挣扎了一会后,三十多名女子沉寂了。

明初开始的后宫殉葬,明英宗时才废除

这种残酷的殉葬制度是从明太祖朱元璋时代开始的。朱元璋的二儿子朱樉下葬的时候,殉葬了两个王妃。而后,朱元璋就决定:皇帝和藩王去世后,没有儿子的嫔妃都要殉葬。朱元璋死后,有近50名嫔妃和伺寝宫女殉葬。继位皇帝和藩王们继续执行殉葬制度,让很多无辜的女子活着走进了陵墓。

明初开始的后宫殉葬,明英宗时才废除

殉葬制度源于奴隶社会,游牧民族也有此习俗,但在中原几乎绝迹了,朱元璋为什么要恢复这一野蛮和不人道的制度呢?一说是当时理学倡导女子守贞、寡妇守节,官方鼓励和表彰贞节行为。二说是朱元璋担心后宫生乱,不但严格规定了后宫不得干政,而且用殉葬制度消灭隐患。更主要的是,朱元璋本人具有强烈的占有欲,把后宫女子当做私人财产,死后也要带走,做出这样冷酷无情、草菅人命的决定。这些殉葬的女子得到了什么?她们用自己的性命为家里换来优厚的抚恤和“朝天女户”的身份,并给她们的父兄带来千户百户级的官位。

黑暗中的冤魂

明仁宗、明宣宗去世后,照例都有嫔妃殉葬。倡导仁政的明仁宗朱高炽,葬礼比较节俭,还有五个妃子殉葬。奇怪的是他的郭贵妃已生了三个儿子,按规定不在殉葬者之列,但郭贵妃自缢后殉葬。有说是朱高炽平日宠爱郭贵妃,朱高炽的骤然离世可能和郭贵妃有关,张皇后对郭贵妃极度不满,勒令她殉葬。还有个特例是朱高炽的敬妃张氏没有殉葬,因为她爷爷是朱棣的大将张玉,父亲是英国公张辅,都功勋卓著,所以敬妃因此免于殉葬。

明初开始的后宫殉葬,明英宗时才废除

文才武略的明宣宗朱瞻基,死后有10个嫔妃和宫女殉葬,并都追封为嫔妃,留下的是为他生儿子的孙皇后和贤贵妃。据说有一个刚进宫20多天的女官郭爱,被选为殉葬者。郭爱贤淑并有才学,在厄运面前无力抗拒,写了一首悲愤欲绝、催人泪下的悼亡诗。

朱瞻基有两个儿子:朱祁镇和朱祁钰,这两人当了三次皇帝。朱祁镇当了二次皇帝,中间因为他被瓦刺人俘虏,弟弟朱祁钰接替他当皇帝。后来他又复位当了皇帝。朱祁钰死后,朱祁镇就命令他生前最宠爱的唐贵妃殉葬,还要考虑被朱祁钰废了的汪皇后,但被大臣阻止了。可惜才20多岁的唐贵妃,就这样被葬送了。

终止殉葬制度的也是明英宗

饱经磨难的明英宗朱祁镇,在临终前感悟到殉葬制度的非人道,留下遗诏说:我实在不能忍受用人殉葬,从我这终止吧,后代不要再殉葬了。这个平庸的皇帝,做出了一个非常人道的决定。

朱祁镇做出这样的决定,与他要保护自己的妻妾有关。因为他有个同甘苦同患难的钱皇后,在他被瓦刺人俘虏到北方后,钱皇后日夜思念他,残了一条腿和一只眼。在朱祁镇回到明朝,被明景帝朱祁钰囚禁的七年岁月里,又是钱皇后和嫔妃们陪着他,钱皇后做女工活养家,嫔妃们还为他生儿育女。所以,他在复位后,不管钱皇后已是残疾人,坚持立她为皇后。不过钱皇后没有生出孩子,皇太子的母亲周贵妃非常嫉恨钱皇后。朱祁钰担心自己死后,钱皇后会因为没有孩子被殉葬,就明确指示要周皇后去世后与他合葬,并考虑保护与他共患难过的其她嫔妃,遗嘱嫔妃不再殉葬。

明初开始的后宫殉葬,明英宗时才废除

明英宗的儿子明宪宗朱见深坚决执行父亲的决定,在自己在临终前再一次明令不要殉葬,由此在明朝彻底终结了惨无人道的殉葬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