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為什麼重慶會被定為陪都,而成都和其他城市就不行呢?

抗戰時期,為什麼重慶會被定為陪都,而成都和其他城市就不行呢?

1937年11月20日,《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的發表,自此重慶就成為了國民政府的陪都,於此,許多人心生髮問?為何重慶能成為陪都,相對於成都以及其他城市就不行呢?

抗戰時期,為什麼重慶會被定為陪都,而成都和其他城市就不行呢?

對此,有幾點原因,請諸君觀聞。

自淞滬戰役失敗後,南京岌岌可危,認清戰局形式,為了謀劃大局,長期抗日,重慶被定為陪都原因有三。

第一就是重慶曆史悠久,歷經千年發展,已然成為了西南地區最發達的城市,在西南地區算得上重鎮,此外,重慶靠近四川盆地,土地肥沃,可以確保戰時所需物質的補給,而這也是最最重要的一點。(抗日初期,中國大部分地區淪陷,作為戰時少有的幾個具有承載軍隊的城市,重慶對於國民政府而言,也是首選)

抗戰時期,為什麼重慶會被定為陪都,而成都和其他城市就不行呢?

第二,重慶有長江陪襯,交通便利,據天險而守城,易防守而難攻。此外重慶作為一個炸不壞的城市,這一點上,可以說是“確保了萬無一失”,為何重慶炸“不壞”,你看日軍5年的轟炸依舊能夠屹立不倒!

抗戰時期,為什麼重慶會被定為陪都,而成都和其他城市就不行呢?

第三就是四川局面不行,自辛亥革命以來,四川差不多就一直處於一個軍閥混戰的局面,而其中為劉湘(重慶)以及劉文輝(成都)兩人勢力較大,此外劉湘是是站國民政府這邊,而反觀劉文輝之前對蔣有過抗爭,關係十分緊張。後來劉文輝與劉湘大戰,劉文輝敗退西康,而四川境內的成都以及其他區域,就已經被許多軍閥佔領了,所以如果要把成都作為陪都,勢必就會加劇四川地區軍閥的矛盾,而在抗日統一戰線上面看來,此時最重要的就是一致對外。

抗戰時期,為什麼重慶會被定為陪都,而成都和其他城市就不行呢?

相反,劉湘駐守的重慶是非常支持抗日,還率領川軍親自出兵抗日,頗有大將風範,在整個抗日大局之中,不計較個人得失,這種個人品質值得稱讚。所以在決定重慶為陪都時,劉湘也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抗戰時期,為什麼重慶會被定為陪都,而成都和其他城市就不行呢?

以上三點就是說明重慶是有足夠的實力成為陪都,而至於成都以及其他城市為何不能成為陪都,並不是說沒有實力,受到戰局的影響,西安太偏僻,地處西北,土地貧瘠,洛陽雖有資源,卻像武漢一樣"九省通衢",但太過於耀眼,自然會成為日軍眼中的“香餑餑”,屆時極有可能遭到日軍的大舉進攻,所以“偏安一隅”成為了重要決策,也是確保了後續有作戰的能力。

抗戰時期,為什麼重慶會被定為陪都,而成都和其他城市就不行呢?

其實從地圖上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南京作為第一道防線,淪陷之後,至武漢,第二道防線,最終以重慶為第三道防線的戰略,確實可以在戰局中以退為進,致使日軍方面在補給、地勢、作戰等方面有所延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