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章想告诉人们什么道理,我们能从中学到哪些对自己有用的? ?

行者知趣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解析: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谷即山谷,两山间的低地,因被高耸之山相夹,地势低洼,显得平凡而空虚,是即空间,是老子迥异于常人,对万物万象中的,大多数人无视忽视轻视的低弱势群体,却观察挖掘出了他们的力量:因虚空而无所不包,因地势低下而纳取百物,因生命低级而生命力长久的特质,才总结出道。神,虽说是事物的养育者和命运的主宰者,但它几乎就是谷的形象存在。那么,请告诉我,水如何死?空气如何死?虚谷如何死?石头如何死?最低级的细菌单细胞生物如何死?他们和山谷一样的低下,没有多少存在感,却是生生不息,永远不死的。这就是道。

玄牝,千百年来,尚雄蔑雌的人类社会,向来热衷歌颂雄伟高大,有多少人为弱势的阴弱一群注视过几眼?因雄伟强悍而对雌弱任意践踏毁灭欺凌;但越是英雄越期待弱柔的美人红袖添香;越是悍不畏死的粗汉越行强暴之事;越是古旧的遗老越坚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祖训。得,弱不禁风,任人宰割的雌性,就这样一边被践踏,一边又被急迫地抢掠,只因为她们是生产万物的母体,她们有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产生生命的能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象。玄,深邃。牝,音pìn,雌性母体,便是了不起的道了。

谷就是“道”,“道”是空虚白又是实在的;“玄牝之门”也是“道”,是产生万物的。“道”的无穷无尽之理,来自于玄牝生殖能力的启示,道就是母性,孕育出了宇宙万物,而且还生生不息。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产生一切事物雌体的器官就叫做天地的根源。门,这里指雌性的生殖器官,也是老子表述宇宙起源时用的最广泛最形象的比喻。能生出万物的“”玄牝之门”,就是第一章说的“众妙之门”。而天地根,可见老子直指要害关键:谷,水,雌性,至低至弱至贱,却是天地中产生万物的源头,根基。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因为生生不息,它就一直都延续不断地好像存在着,用它不会穷尽。绵绵,连绵不断的样子。若存,好像存在。勤,尽。于省吾《老子新证》说,“勤”应读作“觐(jìn)”,古代铜器铭文中,“勤”“觐”都写作“堇”,“堇”通“尽”。道虽然是虚空的,但因它是母体的缘故,它就能绵绵不绝,化生天地,这个道有的是母性之德。

反之,毁灭就是失去,失去便无得,无得即是无德。不能生物只起损害之能者,即便一时兴隆发达,却也只会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没有长久之势,在天地宇宙中根本就留不下印记,那么谁又会在乎它,认真对待它呢?唯有能助物生殖,能葆有不息之力者,才会是真理,真道。

圣人能于大众天天面对的寻常现象中,参悟出事物本真,正如《阴符经》所说,“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圣人能通过格物,达致真理知识,体道、知道、行道,以求明解万物之万象,给后世人提供解决生存处事发展之道。

如何做到老子所说?

首先要格水之性,格谷之德,善察其柔弱之象,才能知其本真之性:唯有如谷,方能虚怀,若能如水,才可纳收百川,因其至空,至冲,才有足够容量善怀天下,乐容万物。

其次能于平凡之事究万象之实质,剔去幻化万端之表征,理乱序于一二之经纬,遵循天地之大道,明了解决之根,顺天应人,就能一切都归于清净,可做到天下清静无为,大同而大治。

最后尊重柔弱,了解低级,以使自己平时不敢轻视柔弱,有众生平等,万物至尊之心,而至于危机之难解之中有从容心态,于乱象之中有游刃之能。正如当下,新冠一个低等生命级别的病毒,却将地球上最高等智慧生物人类世界搅得天翻地覆。人定胜天,只是将它的危害降到人力所能控制的范围。无论如何不能彻底消灭它。正如地上可以无视的流水,化作头上的雨雪云雾,谁又能大喇喇说他不紧张滔天洪水,不畏惧电闪雷鸣,不恐怖山呼海啸。

至柔之物化作至刚之势,人力是无可阻挡的。

所以,人要有敬畏之心,有尊重天地自然之心,便是道德经这第六章节中的谷,玄牝,告诉我的真理。


清竹石上摇清月


老子道德经第六章讲:

谷神不死,

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

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

解释如下:

谷神者,山谷为虚空之地,虚空中有先天之气,谓之谷神。先天之气,生养万物,如人能养生而神全,故不死。

人之所以不死,在于玄牝。玄者,天也,虚空也,牝者地也,在人玄为鼻,牝为口。

如果人能以道养生,则可以长寿,长寿不死关健在于玄牝。玄牝在人就是鼻与口。口饮食,鼻呼吸,通天地阴阳之气。

养生之道,就是以先天一气养神,以五谷之气养形,神全形固,可以长寿。

道家有吐故纳新之功法,其大要者,胎息而己。

初做静功,务要扫除一切妄念,通过呼吸训炼而达到与胎儿在母体中的呼吸状态。初学调息,須使呼吸调均细微长,呼吸达到似有似无时就是绵绵若存之胎息状态。这肘玄关窍开,虚空中先天一气进入体内。就是老子所谓玄牝之门,先天一气出入之门,就是所谓天地之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就是达到胎息呼吸状态,外呼吸几近没有了,内呼吸开始启动,在做胎息功夫时不用后天意念,就是用之不勤。


逍遥谷逍遥


3.原文: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緜緜呵③!其若存,用之不堇④.(6)\r

  新编译:人类生存活命由猎食野生动植物茹毛饮血到夏代稷继承发明传教稼穑五谷杂粮蓄牧禽畜之后,使人民不会饿死.那生育繁衍及动物雌雄交配一样,可说是深奧玄妙的事.孕育生养这门学问,根本源渊可说是自然开天辟地造化的,这个生育之道可真是绵长不绝无尽头啊!其实也与天地大道一样的永恒存在,人类借鉴各种大道取用也无穷无尽.如若近现代所谓的中西药学之大道,如何合作更好为人类自己身心健康长寿服务?老朽自当衷中参西结合提高临床疗效为祖国医药学为世界人民尽绵薄之力.

注:①谷神:尊奉夏代发明稼穑五谷杂粮的稷为神.②玄牝pìn:指阴晦隐秘深奧难明的事物道理.玄:黑.牝:雌性.③緜:同绵.④堇:同尽.\r


张加林11


1.第六章原文我贴一下: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它的意思参考林语堂的《老子的智慧》,就是说: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神)是永恒长存的,叫做玄牝。玄妙母体的生育之门,是天地的根源。连绵不绝地永存着,它的作用无穷无尽,迄今如此。

2.想告诉我们有几点: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其自身生灭的规律却不说话;

在所有这些自然规律的背后,有我们可观察到表象又不可见其真面目的大道,万物受它化育却不自知。

3.我们可以从中学到:

拿最近的来说吧,这次被疫情关到家里,很多人肯定也思考了很多,比如万物一体,野生动物真的不是我们的盘中餐,是朋友;

也有人思考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喷嚏可以让全世界都感冒,并相继影响脆弱的现代文明,我们只有互相帮助互相支持,而不是相互仇恨嫉妒,才能共建和谐的地球家园。

但是有没有人想到更本质的一点:我们被迫付出重大代价的原因是我们违背了根本的道,自然之道,天地之道,我们应该回归自然,回归传统,回归大道,效仿天地的自然法则去生活,比如:最简单的适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节气规律去生活,不熬夜,早起,规律饮食健身等,平衡自身阴阳之气,不会乱发脾气,欲望减少,生活更加和气,精神愉悦,整体质量提高,这样我们的家庭、社会、宇宙的阴阳才可以达到平衡。

(心向内走,安顿自己)



美好读立日


《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堇。谷神不死,谷,是山谷,神,是人的精神。老子是无神论者,所以神,在道德经里都是指人的意念。人体的山谷,就是后世养生家说的丹田,中医上称之为神阙。不死,就是意念不要停顿,要不断专注。这句话的完整意思是,意守丹田。是谓玄牝,玄,是深奥的意思。牝,女性生殖器。联系上一句,就是说,意守丹田,就会像是雌性动物的生殖器一样,产生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很多养生功法里面都有按摩肚脐旋转,就能改善健康。


程东成


《道德经》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通俗解读

虚空大道若空谷,

孕生万物如神,

不灭而永恒,

化生万物门。

幽远深邃若子宫,

天地造化根。

延绵不断空灵,

能量永远不尽穷,

生命本真是天性,

天性循环永恒。

混元一炁融气海,

丹田又是别称,

精气神灵源头,

天人一脉相承,

绵弱无形默默,

用来却是永续无穷。





老话儿说


道德经第六章的原文是: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意思就是:道仿佛能包容一切,同时又千变万化,且永远不会消亡。它是缔造一切生命和非生命的母体,而这样神秘的母体有个孕育万物的出口,这个出口就是天地的根源。这个出口如丝絮般连续不断存在却又找不到它的行踪,但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这么看来是不是有点像现在科学家说的黑洞呢?黑洞也是一边吞噬周边的所有物质,说不定另一边就是诞生新的开始呢。



笑傲淡薄


用这一段比喻作为铺垫,然后过度到了天地,这种玄妙的母体生育之门就是天地产生的根源,其实这里就好像我们现代人说的宇宙世界观,整个地球是来自宇宙当中一样的道理,天地产生的根源其实就是来自于像玄妙母体一般的“道”,这也是生活在那个时代非常难能可贵的一种唯物主义世界观,大部分封建王朝时期都是鬼神论居多,带有很多神秘的宗教色彩,而唯独老子能够独树一帜的认为这个世界来自于“道”。最后是说的实际应用,正因为天地产生的根源就好像山谷当中的小溪一般流淌,所以道一直在运转,绵绵不断,好像是存在着某个规律(或者东西)去运行着,无穷无尽也不会枯竭。

实际应用:符合道的特征规律那么就能够长久运转下去,虽然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力量,但是如果是符合道的规律就能犹如玄妙的母性一般不断产生出新的生命,犹如山谷当中的溪水连绵不绝的流淌,怎么用都用不完,这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关照和理解的。


暖有心爱无限


《道德经》第六章 玄牝之门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一章也是老子对“大道”的另一种阐释。首先“谷神”是指山峰之间“凹”的地方。“玄牝”是指母性的生殖地方。形象的把厚德载物的坤根之源以山谷的凹陷处和母性的生殖处作为比例,说明了万物之来的“门道”尤如母性的生育之门。绵绵若存生生不息。周而复始化育万物。


中华易道文化发展中心


《道德经》第六章,主要讲道的本源,道的最高一级的表现形式和规律特征。

“谷神不死”,本人认为应该是4个字、4种境界。谷,是虚空;神,是神秘;不,是变化(不测的变化的);死,是无穷。还能和第七章的“天长地久”相对应,天,长,地,久;或者“谷神”对”天长”,“不死”对“地久”,是2种境界。

本章出现的“玄牝”,是“谷神不死”的概括,是道德经中最高一级的最高度归纳总结,和第一章开宗明义讲的“同谓之玄”一样,而且进一步阐述了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根源。所以能够绵绵不绝地永恒存在,而且无论怎么使用都能够无穷无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