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當年批評不長進的學生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算不算辱罵學生?

1030383139李向東


孔子作為一名聖人,對待學生都是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和學生的關係都非常好,從側面瞭解他們的脾氣秉性,然後為他們糾正錯誤,指點迷津,但是也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學的進去,所以說孔子的學生不少,但是成名的也就幾十個,當初孔子之所以說出這些話,是因為那個學生實在是惡行太多,整天上課睡覺,不思進取,孔子有這樣的想法也就不為過了,但是我覺得就單這一句話來說,對這位學生的影響是不算太大的,但是上升到道德的制高點上,就變成是不可取的了,老師固然可以教育學生,但是不該用這麼激烈的言辭,我大多時候不願現在道德的制高點評論問題,所以就不覺得孔子的做法為過了


1二3亖5


我的班主任張繼綱教我們68丨班的數學,畢業於西安:政法大學,他人好,數學也教的好,但他有個口頭禪,當有學生調皮時他就會說你們這些牛鬼蛇神小妖怪,我們從來沒有抱怨過老師,也沒有造成什麼心理傷害,留下心裡陰影,因為老師人好,沒有惡意,我們班的數學又是年級第一,全體同學都很尊重他,至到現年我們這些7o歲的老人還在懷念他,。有時話粗,心善。現在許多人不理解也。但老師如果對學生,尤其女生說賤這個字,這位老師確實用詞不當,太過。希望她反省並向家長道歉。如果當著全班的面向這位學生道歉我也認為不妥,老師在學生中失去威信威嚴,你還認為這一行還能幹下去嗎。


董老師65836886


好像現誰都是教育專家了,根本沒有走進過教室,沒上過課,沒管過班級,都敢煞有介事地指指點點。老百姓說“站著說話不嫌腰疼”,這麼多經歷了專業培訓、多年摸爬滾打出來的老師都煩心的事,他動動嘴巴就搞定了。佩服!

我勸這些人學學袁隆平,先把實驗田搞成功了,推廣成功了,再發言!

整天嗶嗶嗶的,除了鄙視只有無視!


天高雲淡153975946


孔子當年批評不長進的學生為"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算不算罵人的話?

孔子當年批評不長進的學生為"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算不算罵人的話?不算,充其量是一種氣憤之下發出的感慨!孔子要是罵人,那就不是聖人了。生活中罵不罵人不得而知,《論語》裡孔子說這樣的話,僅此一處。



現實生活中,有的老師會罵人,不過人家會罵,罵的學生愛聽,罵的學生服氣。記得我讀高二時,教我們語文的李老師就是很會批評學生,有時氣極了也罵我們。有一回,我們幾個上課悄悄說話。李老師先是停下講課,瞅了我們一眼,大聲地背起毛主席的詩詞"小小寰球,有幾隻蒼蠅碰壁,嗡嗡叫"。他背到蒼蠅時,聲音提高,速度放慢。我們幾個上課小聲說話的互相看了一眼,頓覺臉上發燒,立即端坐聽講。這是我聽到的老師罵人最會罵的一句,我不但不生氣,反而更加佩服李老師了!

有些老師的確有問題。罵學生話髒,而且頻繁。一個十三歲的學生跟你有什麼深仇大恨?你要如此辱罵她?對比孔聖人批評學生的話,該被吊銷教師資格證,因為你沒有教師應有的職業道德!.



結束語:最近有幾個老師因為教育學生言行不當,出了問題,要為此付出代價。何必呢?教師已然是高危行業,謹記不踩紅線,不破底線,恪守教師職業道德,依法治教。這應該不是空活套話,而是自保的法寶!


語健君


這問題有意思,孔子若在今天,處分絕對一大堆!敢罵學生,簡直是忒不明智了!

1、儒家祖師爺說出“朽木不可雕也”的話來,這要是在今天,肯定會被噴子罵,被冠以侮辱人格,不尊重學生的罪名。

2、同樣,以往的先生是用戒尺的,倘若學生不聽話,就拿戒尺打手心,打屁股。這要放在今天,絕對是會受處分的,屢教不改的話,會被開除的。

3、老師和學生,是管教和被管教的關係,這種關係的確立,本來就應該維護長者先知的尊嚴和權威,本來就應該是服從和被服從的關係。然而,時代發現到今天,老師沒了懲戒權,法律規定師生平等,多種規定禁止體罰和變相體罰,還要求尊重學生人格尊嚴,哪怕老師正常的批評罰站都似乎涉嫌違規,難道要老師乾脆只教“和尚書”,其他充耳不聞才是正途?顯然不是。沒有尊卑和懲戒的教育本身就是不完整的和不科學的教育!

回到正題,孔子倘若生在今天,絕對會對教育心灰意冷,孔子空有一腔教育熱情,時常因為傷害學生自尊心而受處分,絕對不可能有名垂千古的成就。

綜上所述,孔子若在今天,很可能是凡人一個,甚至倍受挫折,抑鬱而終。你覺得呢?


文軒閣


孔子這必須是辱罵學生,罵的還是一個尖子生宰我。

宰我,姓宰名予字子我,孔子三千弟子中的七十二賢人之一。他智商高,口才好,是絕對的尖子生,就這樣一個好孩子竟然遭到老師的辱罵!


孔子為什麼罵宰我?因為他大白天睡覺。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論語·公冶長》)

孩子如果不困誰會睡覺,老師不去噓寒問暖,竟然辱罵?還罵得那麼傷自尊,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你這個爛木頭是無法雕刻了,像糞土似的爛髒牆是沒法粉刷了,這麼不爭氣,批評都沒什麼作用了。”


孔子罵學生還不是第一次,是多次。有一次他直接罵宰我“不仁”,又是因為什麼?

因為孔子說父母去世得守孝三年,宰我說守三年孝多耽誤事,我看守一年就行了。他還給老師孔子講道理:“陳谷即已吃完,新谷又已登場,打火用的燧木也已經經過了一個輪迴。服喪,我看一年也就可以了。”

孔子其實也不是一開始就罵人,比如這一次先開始就忍著問宰我:“父母死了不到三年,你便吃那個白米飯、穿那個花緞衣,你心裡安不安呢?”

沒想到宰我直接回答說“安”。孔子搶白地對宰我說:“你安,你就去幹好了!一個君子的守孝,他是吃美味不曉得甜,聽音樂不覺得快樂,住在家裡也不能安寧,才不這樣幹。如今,你既然覺得心安理得,便去按照你要乾的去幹好了。”

宰我看看老師生氣了,就準備退出來,孔子還不等他出門接著罵他:“‘予之不仁也!’宰予真是不仁呀!兒女生下地來,三年以後才能完全脫離父母的懷抱。替父母守孝三年,天下都是如此。宰予難道就沒有從他的父母那裡得到三年懷抱的愛護嗎?”

這一罵學生的教學事故明確記載在《論語·陽貨》裡。

一個老師給學生這樣貼“不仁”的標籤,實在是枉為人師。

好在宰我沒跳樓(或者土房子),沒割腕,也沒有抑鬱,更沒幾十年後為報復打老師,家長竟然也沒去學校鬧事。所以孔子還是孔子,幾千年來的名師,宰我也是宰我,孔子最優秀的學生之一。

孔老先生呀,如果有時空穿梭機我一定會到過去告訴您老人家,學生是不可以辱罵的,小心被取消教書資格,老師一定要“盡心而已矣”,學生還小,以賞識為主,別動不動就罵。


好風讀書


孔子罵人了嗎?他帶髒字了嗎?他指名道姓了嗎?你懷疑他罵人,你有證據嗎?

孔子的事情告訴我們,罵人不要帶髒字,不要指名道姓,而且罵人的話要有文采,要成為千古名句。這樣的話你才能隨意罵,肆意罵。再者罵要罵優等生,惹孔子生氣的是孔子的得意門生宰予。宰予,典型的優等生,才思敏捷,能言善辯,是孔子學生中“言語”方面的天才。

再者你要成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要成為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要成為一個學派的創始人,你的言行由弟子整理成書,並流傳千古,就算是後世有人懷疑你罵人,但千古名言誰也推翻不了。

所以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教育,根本沒有可比性,現代的教育可以借鑑古代的教育,但是不要拿現代的跟古代的比。現代的老師根本比不上古代的老師。

1.老師從地位上說,春秋時的《尚書》雲:“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把“師”的地位與天、地、君、親並稱,並寫在同一牌位供眾人朝拜,這就是“天地君親師”之說,老師的地位僅次於皇親國戚,可見老師的地位之高,受人之尊。現代的老師有這樣的地位麼?

2.從古代人們對老師道德認同上看,對老師推崇也是很高的。古代的人們為了感恩老師的教育之恩,就“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就是說要把老師當作父親一樣終生尊敬和愛戴。現在的學生有這樣的覺悟麼?動不動就說“我要去告你。” 家長也要求“必須把我家孩子教好,伺候好?”

3.從律法上來看,古代老師體罰學生是尋常事,打學生是家常便飯(僅用“戒尺”,專門打屁股或手心的,很少聽說拳打腳踢學生的,感覺比現在某些老師一打就往學生臉上招呼的要好),學生打老師就是犯了國法,是天大的事,嚴重的是要杖斃的。現代呢?學生動不動頂撞老師的,打老師的還少麼?

有人說,“跪著的老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老師好多時候該說不敢說,該管不敢管。現在流傳的一句話“寧願孩子成績平平,老師也不去批評打罵學生”。

以上評論只是針對個案有片面的講解,博大家一笑罷了。許許多多的老師兢兢業業的工作在教育第一線,老師你們辛苦了。許許多多的莘莘學子尊師重道刻苦學習,同學們你們也辛苦了。


星辰朗文


教育那些事

很久以來,中國的教育一直是個熱點。尤其最近,山大、五蓮、商丹、常某堯等等,簡直到了霸屏的節奏;職稱、工資待遇、補課、師德等等,更是老生常談。網友的觀點也是異彩紛呈,口水仗也不少。毫不誇張的說,我們的教育和教育從業者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這其實是件好事。好在大家都在關注這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好在大家都能直言不諱。提意見也好,罵娘也罷,只是方式方法不同,目的是好的。沒有爭論、沒有思想的碰撞,往往不見得是好事。

筆者不才,想就其中的幾個問題說說自己的看法,望大家指正。今天先說第一個:補課問題。

補課問題

補課問題錯綜複雜。有人說,老師上課不講課後講;有人說,孩子的老師水平差,城裡的或者說輔導班的老師水平高;也有人說,換個老師等於換種口味,利於孩子的發展……我不做定論,只提幾個問題:

補課的對象是誰?小升初、中考、高考、考研的學子。為什麼要補課?為了考試成績更高,考上一個更好的學校。不過,與考研相關的網課也好、輔導班也好,貌似少有人吐槽。呼聲最高的大抵是義務教育段和高中段,尤以初中段為甚。補課有沒有效果?有的有,有的沒有,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一般。到哪裡補課?在職教師的家裡,學校裡,校外培訓機構。補課的費用是多少?從每天十幾元到每小時幾百塊不等。能不能不補課?你補,他補,所以我也要補。

課後補課的根子在哪裡?有人說是高考這一指揮棒。

真的是這樣嗎?

高考這根指揮棒早就在那兒了。大家瞭解一下,改革開放前,甚至整個上世紀,補課的人有多少?可能您會說,那時候孩子多,經濟條件差等等——這些是原因,但一定不是問題的根本。我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初中畢業的,我的同學絕大多數是農民的孩子,一個接近60人的班級,只有三兩個非農業戶口的子女。這幾個非農業戶口家庭的條件自然是最好的,而他們的子女學習情況往往比較差。我們當時說,他們學習好壞無所謂,總有工作,反正不用種地。

問兩個問題,請大家思量:您上學時,中考和高考考什麼?在校時間和課程設置情況怎樣?

我讀的初中是一所寄宿制山村學校。週一至週六上課,週日下午返校,早點晚點都行,只要不耽誤晚自習。在校期間,每天兩節晚自習,一節早自習,上午四節課,下午三節正課,一節活動課。活動課,在教室裡學習也行,到教室外瘋也行,隨便。中考考試科目有:語文120分,數學120分,英語100分,物理80分,化學60分,法律常識40分。滿分520分。要考上高中,差不多需要420分以上,最好的高中和中專要460分左右,中專錄取分男女有別,一般情況下,女生比男生低二分,那時候學習成績好的,男生多,應該佔百分之七八十。師範也是中專,但男女錄取線一樣,我們中考那年,最低的中專線是460.5分,師範是482.5。我們平日也學歷史、地理、生物(初一和初二學《植物》、《動物》初三學《生理衛生》)。也有體育課,每週一節。體育課就是跑步課,春夏秋三季在校園裡跑,冬季在田間小路和山上跑。音樂和美術課也有,但幾乎不上,都上了班主任的課——語文、數學居多。在我的記憶裡,數學課(初一是代數,初二開始加了幾何)課節最多,一個周15——18節是常態,一節新課兩節練習課。記得我們初三時的班主任教數學,一週差不多要二十節數學。初三也瘋狂,每四個週休息一天[呲牙]

我們的假期很多:麥假、暑假、秋假、寒假。暑假和寒假分別是四個周和五個周,放假和開學的時間比較固定。而麥假和秋假可能有些朋友比較陌生。其實也簡單,望文生義就好。麥假就是讓學生回家收麥子,具體的安排要根據麥子的成熟情況,假期兩個周;秋假就是回家秋收,假期三個周。這兩個假期沒有作業,暑假和寒假有作業,但作業不多,很多同學也做不完,因為我們要割草、拾柴。學校上課期間基本規律,每週都要幹至少一天農活,學校有地,還養羊或豬鴨鵝,要拾糞、打豬草、摘松球等等。

我們很努力,因為我們有目標:解放軍、工人、醫生、教師、科學家;我們很自律,因為我們有壓力:父母打;我們成績不錯,因為家長要比,鄰里要比,我們自己更要比!所以,我們課間除了瘋玩,就是討論誰進步了,誰又考第一了。所以,我們在學校裡學得會,所以我們自己給自己補課!

三年植樹要說的第二個問題是:師德問題。

師德問題。

“德”的問題是個舉足輕重的問題。我們評價一個人物,不管是誰,德是第一位的。德勤能績也好,德智體美勞也罷,無不盡然。而為人師者,除了要有淵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有“德”。所謂又紅又專,“紅”在“專”前,否則就會“知識越多越反動”;所謂德高望重,德高才能望重,無德無以立人;所謂尊師重教,“尊”在於德高,德高方可為人範,“重”在於其可以固本,固人之本,固家之本,固國之本,尊師重教也一定是相互的,德不高無以為師。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無需贅述。

我們都知道,治國需依法。那麼,師德是不是也應該依法加以規範?從理論上講,老師應該算知識分子,有的還是高知識分子,應該德、識相稱。現實卻時不時有老師失德、缺德。實事求是講,我們的老師絕大多數是德才兼備的。但林子大了什麼鳥也有。古今中外、各行各業皆然。作為與廣大民眾接觸最多的公職人員的教師,要教書更要育人,要堪為人範,要提升自己的修養。學生就是孩子,犯了錯,應該批評,批評還要到位,要事實清楚,要有理有據,要以理服人,但不能罵,不能諷刺、不能挖苦、不能打擊,更不能侮辱;學生就是孩子,犯了錯,應該責備,責備要精準,要讓他信服,可以懲戒,也應當懲戒,但懲戒絕不能是虐待。虐待是沒有人性的。虐待學生要承擔法律責任。至於那些上課不講課後講者、吃拿卡要者當然是無德、無法,當唾棄、當依法查辦。

三年植樹最後問一句:社會對師德提出了要求,那麼誰為老師的尊嚴和安全買單?

三年植樹要說的第三個問題是:工資待遇問題。

工資待遇問題

教師首先是人,要生存,要養家餬口。從這個角度出發,誰都希望工資待遇高一點,以使自己的生活好一點,這本無可厚非。

關於教師的工資待遇問題,國家有規定,從法律層面講,不應該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可是大家偏偏就關注了,關注度還挺高。為什麼?

一是落實不到位。從網友們的討論看,部分地區相關執政者沒有按照國家規定兌現教師的工資待遇。撇開車補等等問題不談,單是基本工資、教齡補貼、課時工資、績效工資等方面的落實過程中就有不少這樣那樣的問題。也不知道真假。

二是陷入行業對比怪圈。不同的行業和職業的工資待遇之間到底能不能比較?公務員、國企、央企、私企、農民、各類事業編……現實的答案是不能。

三是同行業間分配嚴重不均。同一個學校的老師,因為職稱的存在,工資待遇差距太大。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不患貧患不均。一個高級教師的收入會是初級教師收入的兩倍,甚至更多,公平嗎?當然不公平。即便這兩者工作量一樣也不公平,更何況現實中,據說職稱越高的工作往往越輕鬆,職稱越低的工作往往越繁重。這個問題如果是個別的存在可以理解,但如果是普遍現象就比較麻煩。或許會有人認為,職稱越高說明工作能力越強。理論上真應該這樣,但是現實真不一定。據很多網友的討論可以看出,很多地方職稱的評選就是一坑。部分職稱高的,無論師德還是教書育人的能力真比不上職稱低的。為什麼呢?因為那裡的職稱晉升本身有很多問題。只顧低頭拉車的老黃牛式的教師教書育人能力不斷提升,家長放心,學生榮幸;還有些人不顧拉車卻會看路,教書育人能力不咋滴,各種證件從各個門路紛至沓來不說,人際關係搞得也到位,不是主任就是長的,你猜猜哪個會先晉升職稱?

必須認識到,教育行業比較特殊,學生不是工廠裡的產品,教師工作質量的好壞真的很難界定。老師的工作,不僅僅是上那幾節課,還要備課、製作課件、批改作業和試卷、進行措施研究質量分析、業務培訓、上早晚自習、管理學生午休晚修休、夜間和節假日值班等等,更重要的還要育人。教育三個學生工作量大還是教育六個學生工作量大?教育一小時績效好還是教育十分鐘績效好呢?這工作量和質量怎麼評定?有可操作性嗎?公開課加分,優秀先進加分,加一項你就追不上,何況有的加了一項又一項。且不說這些所謂加分項來路是否有問題,即便是真刀真槍幹出來的,這些個加分項合理嗎?一個縣級先進等於幾年教齡合理呢?三年還是五年?再加上工作環境和生源千差萬別,教師的工作量大小、工作質量優劣,是不是也不太好衡定。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個公平合理的評價晉升方案,國家是不是可以出臺一個全國統一的明確的方案了呢?更有意思的是,職稱不同,降溫費、取暖費、公積金、醫療保險等等都差距極大。難道職稱越高越怕冷、怕熱?雖然職稱的詬病歷來已久,但短時間內不可能廢止,雖然好多地方在改革,但恐怕不容易從根子上解決問題。

三年植樹要回答的下一個問題是:家校溝通問題。最後的問題會是:路在何方。謝謝您的關注。





三年植樹


建議取締教師職業,我作為教師難免會批評學生、口氣也會有很重的時候、也會動手打人。希望免了我這日夜擔驚受怕之苦,怕被家長告,被學生砍,被社會唾棄,被法律判刑。還怕日夜操勞已經半禿的頭髮禿光了,怕哪天加班猝死,怕學生成績家長不滿意,怕腰間椎盤突出、肩椎病、重度咽喉炎、氣管炎,冬天咳個沒完。取締了,我就可以放下這群孩子了,放下這所謂的人類靈魂工程師了,去下海打拼,去賺錢,開豪車,住豪宅,生病住院再也不用擔心錢不夠了,下館子進酒店不用隨時算著點了多少錢的菜了,可以隨自己心意放鬆的出去旅遊了……可以不用被社會絕大多數人瞧不起了……


中華小陳


回答問題之前,先提醒一下題主:說事要講時代背景的,對待問題要辯證地分析。孔子是何年何月的人?生活在那個年代,用今天的觀點來評論,這明顯的不合理。

孔子之所以是聖人,是因為他生活在二千年前,如果是現在,他也許早就被開除、甚至是被吊銷教師資格證書了,道理很簡單,今天的教育更講人權了,學生的權利是很大的,管你什麼孔子孟子的,一旦對學生出言不遜,那就只有一個結果:家長鬧上天,老師回家反省。

而孔子的年代是講究:“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時代,在那個時期,孔子的“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只是來自言語上的批評,這已經是相當的進步和超前了,相當地講究人權了,這是非常人性化的教學,怎麼能算作詩辱罵呢?即便是辱罵,也要比“打學生”進步得多了。

別說是兩千年前了,就是二十年前,筆者上學的那個年代。老師的口頭禪都是:“死豬不怕開水燙、老鼠的尾巴打不成缸那樣粗、臉皮一尺厚”等等。在課堂上這些話是經常聽到的,那又怎麼樣呢?非常的正常,甚至在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直接懟家長。這都是司空見慣的事,並沒有人反對。

只是如今的孩子,地位、權利太高了,甚至高過了父母、高過了老師。我們說提倡文明教育、人性化教育,這都無可厚非,老師侮辱、打罵學生這更是不應該的。但是,作為家長,也應該給予老師更多的體諒和支持吧,畢竟面對那麼多孩子,偶爾的犯一兩次小錯誤也是正常的。別說老師了,就我們家長自己而言,又何嘗不是跟孩子也發過脾氣,甚至打過孩子嗎。

總之,別拿孔子說事,別拿別人說事,就應該拿自己說事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