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包與永生——金錢,一種宗教的替身

洛克在提出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同時,也預見到了資本主義可能帶來的貪婪與掠奪。因此,洛克寄希望於上帝和宗教,並希望人們可以在逐利的同時作出符合道德的選擇。但是,洛克未能預見到人們逐漸將金錢本身視作一種與上帝相似、乃至相等的存在,並開始了對資本主義產生了一種宗教式的崇拜。而事實上,將金錢與宗教畫上等號的行為有著其獨特的合理性,德國社會學家喬治·西梅爾(Georg Simmel)曾指出,“被認為是存在的上帝,不過是事物之間相互關聯的一種形式”。西梅爾進一步指出,金錢等於社會,而社會等於上帝。那麼,金錢與上帝之間究竟存在著哪些相似?而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它又是如何被蒙上了宗教的面紗?

钱包与永生——金钱,一种宗教的替身

上帝與金錢:一種相似

在上帝這一概念最初被創造出來時,亞里士多德將上帝稱之為不動的推動者(unmoved mover),而西梅爾則在其著作《金錢心理學》中提到,金錢就如同不動的推動者一般,將其自身凌駕於一切個體之上。正如同上帝的全能給予了人類最大程度上的心理作用,讓人類相信自身可以擁有內心的平靜,金錢也讓人們相信,他們可以通過金錢獲得現實中的安全。人類對於金錢的崇拜並非僅僅來源於金錢的實際物質作用,相反,其最大的影響力來源於其帶來的希望與恐懼,以及與之息息相關的慾望與焦慮(Simmel 2004)。 值得注意的是,在巨大的影響力背後,金錢成為了源頭以及推動者,同時通過改變生產方式,左右了人類與自然的相處關係。但是,金錢本身並沒有參與任何實際的物質生產,卻已然凌駕於任何單一的人或事物之上。

另一方面,金錢也如同上帝一樣,成為了矛盾的統一體。上帝作為一個絕對的存在,統一了世上所有分散的不同元素。西梅爾在《金錢哲學》中表示,正是由於所有存在的衝突都在上帝中找到了統一和平等的想法,“那裡出現了和平與安全的感覺” (Simmel 2004: 236) 。與此類似的,當金錢成為所有價值的最為直接和準確的表達方式和等價物時,金錢也將其自身的價值與存在寄託於截然不同的事物之中。金錢成為了最對立,最疏遠的事物之間的共同點並扮演了他們相互接觸的中心;而人類也因此對金錢產生了信任感。路德在1529年所著的《大教會論》中寫道,“許多人認為他擁有金錢和財產後就擁有了上帝和一切事物……這樣的人也有他們自己的上帝,名字叫瑪蒙,他們對瑪蒙這一地球上最常見的偶像全神貫注。擁有金錢和財產的人會感到安全,並且會感到快樂和鎮定自如,就好像他坐在天堂之中。”

但是,正如同信徒們不可擁有兩個神一樣,人們也無法兼顧上帝與金錢。而莎士比亞對此則更為直接地表示,金錢是充滿誘惑的,它是人類“共同的娼婦”與“有形的神”。對於金錢通過其購買力,將所有事物金錢化的現象,馬克思也在其《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指出,金錢具有神聖的力量:它能“購買一切財產”,因此“被視為萬能的”和“至高無上的善” (馬克思,1959年)。因此,即使金錢這一概念本身是空洞的,但由於其擁有購買一切的能力,人們也將其視作如同上帝一般聯繫萬物的紐帶。

金錢:蒙上面紗的宗教

與宗教上帝不同,金錢將自身化為了人們渴望得到的物品。我們可以想象人們向上帝禱告,祈禱自己可以得到健康、幸福、以及其他事物。但是當人們把金錢視作與上帝相同的存在時,人們的祈禱不再與自己的生活需要直接掛鉤。換而言之,人們的願望從得到實際的幫助或事物轉為了獲得抽象的金錢,而這樣的改變正是因為人們相信金錢如同上帝一樣可以滿足自己所有的願望。

但是,這樣的做法使得人們失去了檢視自己內心真正願望的機會。在一個人人都可以心安理得地說出,“我崇拜錢,我渴望金錢”的環境中,人們不需要把自己真實的慾望公之於眾。這表面上看來與上帝禱告並沒有不同,但是由於金錢幫助人們將自己的慾望掩蓋起來,人們便不再反思自己的慾望是否合理。當人們不再將自己的願望化為文字向上帝說出,而是將其藏在心中,轉而用金錢去實現這些願望時,人們也就遠離了自我設置的道德審查。當人們看到身懷鉅款的人們作出錯誤的選擇時,我們可以想象,對他們而言作出這樣的選擇是簡單、直接,且無需受到審視的,因為這一切都可以在腦海中計劃,再用金錢完成。我們無法想象,有人會向上帝禱告獲得更多的毒品、槍支,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想象有人在祈禱獲得更多金錢後,用金錢去交換這些。正如同聖弗朗西斯勸誡自己的追隨者,“你們可以去乞求溫飽,卻不可求錢“,因為“錢可以隨時轉化為一切可能”。

資本主義的神:金錢

在《作為宗教的資本主義》中,瓦爾特.本傑明(Walter Benjamin) 說道:資本主義並非如同韋伯所言,是一種以宗教為條件的組成,而是一種本質上具有宗教性的現象。對於本傑明而言,西方基督教並沒有刺激資本主義的出現,而是轉變為資本主義。本傑明確定了資本主義宗教結構的四個鮮明特徵。首先,資本主義是一種邪教。它沒有特定的教條或神學。其次,資本主義的特徵是邪教的長期存在,沒有明確的工作日/假期區分,因為每一天都可以成為慶祝該宗教的日子。第三,這是一種強調罪惡/債務,卻不提供救贖的邪教,資本主義並沒有一個承擔罪惡的上帝,卻時時刻刻要求人們忍耐,並牢記自己的債務和罪惡。最後,資本主義不會將自己的上帝公開,以至於這個宗教沒有明確的神。

钱包与永生——金钱,一种宗教的替身

《華爾街:金錢永不眠》劇照

在許多形形色色的影視作品中,我們都可以感受到這樣的宗教氛圍被進一步強化和鞏固。比如在電影《華爾街》和《感謝你抽菸》中,我們可以聽見諸如“貪婪是好的”、“我一週工作六天,只在週日休息”這樣的對話。資本主義並不會去否定或者肯定某種特定的,對金錢的看法。對於金錢的用法和獲取方法在這個邪教中是不明確的,但是這種不明確是被故意製造出來的空白。而這一邪教的存在,讓本該是休息日的週末也成為了永無休止的勞動日,想想週末開門的餐廳、百貨公司,這一切的存在卻已經顯得非常合理,因為人們已然接受了這一“宗教”的暗示,要時時刻刻去意識到金錢的存在和萬能。即使在人們無時無刻不在談錢的現在,人們似乎仍然沒有意識到自己將金錢放置在一個宗教式的位置上,因為這一“宗教”離人們的物質生活太近,同時離開精神與道德世界又太遠。

結論

在逐漸意識到金錢的強大能力後,人們不自覺地開始將自身的慾望與情感投射在金錢身上。儘管人們不願意承認,但是金錢已經逐漸取代上帝成為最“世俗化”的神,而在資本主義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或多或少都在受到這樣一個邪教的影響。但是,正如同信徒們不能夠相信兩個上帝一樣,在擁抱金錢之後,人們是否還能正視上帝以及傳統宗教提出的道德約束,這或許是將金錢視作上帝的人們需要回答的最重要的問題。

引用文獻:

Benjamin, W. (2005). Fragment 74: Capitalism as Religion, in Religion as Critique: The Frankfurt School’s Critique of Religion, ed. E. Mendieta. New York: Routledge, pp. 259–62. Available at www.rae.com.pt/Caderno_wb_2010/ Benjamin%20Capitalism-as-Religion.pdf [accessed: 4 October 2013].

Luther, M. (1529). Large Catechism. Available at www.sacredtexts.com/chr/luther/largecat.htm#Heading3 [accessed: 26 September 2013].

Marx, K. (1959). The Power of Money, in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 Moscow: Progress Publishers. Available at www.marxists.org/archive/ marx/works/1844/manuscripts/power.htm [accessed: 26 September 2013].

Simmel, G. (1997b). On the Psychology of Money, in Simmel On Culture: Selected Writings, ed. D. Frisby and M. Featherston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pp. 233–43.

Simmel, G. (2004). The Philosophy of Money, trans. T. Bottomore and D. Frisby. London: Routledg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