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跳水,国内汽车油费确依然坚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五月看广州


你好,我是百姓金融分析,我来说下我的看法。

第一,石油输出国组织,沙特跟隔壁俄罗斯这两边打起来了原因!

第二,原油消费也不景气,沙特就找隔壁的俄罗斯就商量了,说我们干脆把油的产量给减下来,这样油价就能往上走,稳定一点,像我们日子都好过!

其实这个事沙特以前经常干,一言不合,就减产抬油价,每次都搞得欧洲老美他们都很被动,没办法,毕竟油埋在人家地里面,对不对,但这一次沙特想故伎重演,找上了俄罗斯,但问题是俄罗斯是战斗民族,怎么好惹,俄罗斯就盘算减产这事好像我也没有什么好处,我不干了。

第三,沙特就想,你不配合我减产抬油价。我降价,拖到你俄罗斯,来找我沙特谈,沙特没想到,俄罗斯是战斗民族,就是和沙特干打价格战,你降价我也降价。结果两个月前国际油价还能卖到每桶65美刀,哪怕在上个礼拜五的时候,一桶也能卖到46美刀,但问题是才过了一个周末,国际原油的价格就暴跌到了每桶才卖30美元了,很多人不知道这一桶30美元块钱是什么概念,给大家打个比方,同样一个大桶,你如果装满原油的话,可以卖掉197人民币,但是如果装同样多的水的话,你可以卖到300多人民币,是的油现在已经不如水贵了。

第四、油价暴跌背后的根本原因,我先告诉大家一个,沙特欧佩克预计今年的石油消耗产量会下降,当然了一个是因为电动车的步步紧逼,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新冠疫情影响到了全球的运行秩序,尤其是喝油大户、欧美国家,所以你看油价美股都双双暴跌了,惨不忍睹,已经片绿,很多人会问说,那我们会影响到吗?我觉得大家可以安心吃瓜,这一次的疫情,你看我们用震惊世界的执行力,成为了目前全球首个成功封堵的病毒的国家,甚至你看已经开始慢慢的复产复工了。另外油价下跌其实对经济范围当中有很多的利好消息,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尤其是对很多石油进口大国来说,比如我们当然有些人就会说了,说这样我去加油,这个油会不会就便宜了?这边我告诉各位不会便宜降价的!我回答完毕,希望可以帮助你!


百姓金融分析师


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国内汽油柴油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很大变化,“市场之手”正在部分地区发挥作用。近期,国内油价已表现出了下调迹象,北京、广州等地的民营加油站陆续出现降价潮。民营加油站降价促销,给国有加油站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中石油、中石化位于湖北和山东的加油站近期相继下调了汽油柴油零售价格,下调幅度在每升0.05元至0.2元不等。然而,这种降价,一方面与中石化、中石油旗下降价的加油站数目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另一方面,降价的幅度与国际油价的下跌幅度完全不相称。可以说,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依然坚挺。

  2006年石油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包括的两大内容之一,就是将成品油价由原来的与国际成品油价直接接轨,改为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上国内合理加工成本和适当利润确定。当前,我国每吨汽柴油出厂价格已高于新加坡2000元和800元,比美国高出1650元和750元。国际油价的大幅度下跌早已使国内成品油价倒挂的局面逆转,成品油批发市场资源充足,价格回落,市场的批发价、零售价每吨相差1000元左右。

  民营加油站的油源来自于两大集团,由于社会经营者、终端用户购买气氛低迷,两大集团的批发价也节节下跌,批零差价增大,给了民营加油站充分的降价空间。既然民营都可以降价销售,为何中石化、中石油不降价呢?其原因,一是在国际油价上涨时,中石化和中石油高价购进了大量石油作为储备,目前,国际油价暴跌,市场需求大降,导致大量的高价油仍囤积手中,这就需要时间来消化。二是消化石化企业的亏损。石油作为生产链前端的原材料,4个月前,国内石化企业购进了大量石油和相关衍生品,4个月后,石油和相关衍生品回落,“昂贵”的石油成为了石化企业的软肋。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石油化工全行业亏损企业达4360家,亏损面14.9%,同比扩大0.4%;企业亏损额达1605.95亿元,同比增加605.6%。因弥补高油价下的炼油亏损,中石化今年第三季度获得了117亿元的财政补贴,而国际油价的回落,原油加工已摆脱了亏损,国家这时不可能再给石化企业财政补贴。由于中石油、中石化前三季度炼油亏损1000亿元左右,国家发改委延缓成品油调价时间,可以减少石化企业的亏损。三是现有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油价涨跌确实存在一个滞后期。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完善,成品油市场及价格的控制权基本在政府部门和垄断企业手中。现在,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太大,面对开放的市场信息,现有的管理模式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我国成品油市场的价格反应也就总是比国际上慢了一拍,导致政府管理机构上下两难、生产销售企业忐忑不安、终端用户不满。

  一直以来,因国际油价高涨,我国多次上调成品油价但未能调整到位。就在3个月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仍存在每吨2000多元的倒挂现象。考虑到国内消费者的承受力,有关专家建议理顺成品油价格应采取“小步快跑”的方针,经过两三次向上调价的阵痛,实现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在当前煤、油、粮食价格倒挂情况下,国家将根据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适时地做出一些调整。调整资源的价格要让它有利于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可以说,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回落,中国成品油价格终于找到与国际接轨的契机,此时接轨可以实现平稳过渡,应该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尽早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

  成品油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和生活必需品,其定价机制的形成和完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国际石油涨跌变化和中国对国际石油的依存度,应提高应对国际石油涨跌变化的能力,而不是让消费者为囤积的高价油埋单,更不是让消费者为石油企业弥补亏空。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要在国际化的市场中和国际接轨,要让合理的油价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降能减耗的实现,这也是市场经济建设中加快、提高法制化程度的大问题。中国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的目的,是进一步实现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均衡。可以说,扩大内需是当前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有效的办法,而实现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均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扩大内需的基础。


期市晓文


原来2016年我国发改委下达了一条新的通知,确定了中国石油价格的熔断机制,也就是说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一桶的时候,国内成品油价格就不会继续下调了。出台这条政策是为了确保我国石油公司和一些地方炼油公司没有太大的压力,也能保证国内石油行业的正常生产。


胖仔队长


中国是世界汽车使用大国,油价是涉及民生的敏感话题问,常常有沸沸扬扬议论。


谈谈我所知道的。

第一,中国油价与国家原油价是大致挂钩的。

国际原油油价在每桶40—140美元区间时,中国汽油价随行就市同涨跌。现在执行每隔14天为一个调价窗口期。也就是说,国际原油价格若发生剧烈波动,中国汽油价不会随之剧烈波动(有14天平均折算值)。

国际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或高于每桶140美元,中国油价不再随之调低或调高,维持现在价格。

第二,中国汽油价格并没有完全与国际原油价格丝丝入扣挂钩,还要参考国内生产原油价格。由于中国开采原油难度较大,国产原油价格是要高于国际原油价格的。

例如,波斯湾石油(以沙特为代表)开采成本低于每桶10美元,俄罗斯21美元,委内瑞拉23.5美元,美国36美元,巴西49美元。而中国的开采成本是每桶50美元(陆上)、60美元(海上)。

中国2019年进口原油5.072亿吨,自产原油1.91亿吨。在国内汽油调价时,要考虑中国原油的高价因素,汽油价无法与国际原油价格完全挂钩。

第三,重点说说俄罗斯供应中国原油

中俄是战略合作伙伴,俄罗斯是中国原油第二大稳定供应国(仅次于沙特),2019年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7585万吨,约占中国原油供求总量的11%。

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有25年长期稳定合同,购买总量有3亿—4.5亿吨之说。具体数据保密

运输方式主要通过俄罗斯“西伯利亚—远东管线”(4770公里长)的支线,“俄罗斯—中国大庆管线”(999公里长)运送,(这个运送量是公开的,每年运送1500万吨)。


出此之外,还有数量庞大的的陆路火车运输。

俄罗斯供应中国的石油长期合同价格是保密的,这里面要考虑中俄共同投资石油管线建设因素,俄罗斯为确保环境恶劣的西伯利亚—远东管线为中国稳定供油的特别投资等。

可以判断;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价格会稳定在一个较高价格区间,不会剧烈波动。中国进口俄罗斯原油不会拿到俄罗斯最低油价。

例如;俄罗斯供应中国的原油是在西伯利亚、远东高寒地区生产的,成本远远高于俄罗斯在高加索、里海生产的石油。



但出于国家能源供应安全考虑,中国会坚持购买俄罗斯原油。有中国大买主稳定价格支撑,俄罗斯也不惧怕与沙特打价格战!

本人回答了国际原油价跳水,中国汽油价不及时跟进的问题,但愿对提问者理解有所帮助。

作为吃瓜群众,驾车大众族,在关注汽油价格的同时,
可不要忘了关注汽油的稳定供应需求。中国是世界石油进口第一大国,受制于国际供应市场的复杂关系影响,中国会选择多渠道保障供应,不会仅仅考虑低价投机因素。


谌人


国际原油暴跌,国内汽车油费依然坚挺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国际上的原油价格是指原油的价格,是最原始的价格。没有经过加工提纯之前的汽油价格。而国内的汽油是经过一系列加工以后得到的价格。尚且我国的原油提纯水平只能达到百分之60,跟国际提取水平可以达到百分之80,自然价格上有所差距。
  2. 同时,中国石油是需要缴纳税的,比如资源税、增值税、消费税、城建税等多种税款,加起来也不便宜。占了汽油成本的一部分。所以国内汽油依然下不来。
我国作为用油大国,国际原油降低是有利于我国市场。相信这时候有准备的人这时候会出手囤积原油。

姿霖姐姐


汽油是从原油中提炼加工的产品,原油是汽油生产的主体原料。通常原料价格下跌,会带动后端产品的价格下行,然而,常常会有一个从动的滞后期。国内汽油价格在国际原油价格跳水之后,再经过一个滞后期,必然下跌,同样也会有一个滞后期。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国内汽油价格不可能像国际原油价格那样程度的跳水。因为汽油是原油精加工后的产品,精加工费用是汽油成本构成的重要一部分;而且国内汽油生产的原料中有一部分是国际原油进口,还有一部分是国内自产,国内自产部分的成本略低于50美元/桶,远高于进口原油成本;再有,国内汽油是综合的定价体系,响应市场波动、但不取决于市场波动。

这大概是国内汽油价格目前还坚挺的主要原因吧!


Brabante


不能降

国际原油的降价,是政治利益的驱使,不是市场产能过剩的正常降价,国内油价不能跟进降价。

之前俄罗斯石油愿意低价出售中国,中国坚持原价购买,所有人都说中国傻。但是,如果中国捡便宜,俄罗斯石油公司必然支撑不了多久就倒闭了,到时候只剩美国和欧佩克,中国将会买更多的高价石油。——这是中国的大智慧,留着俄罗斯石油公司和美国等对抗,中国才有长期利益。


付商云贾


中国成品油附加的税费大多,如资源税、增值税、烧油税、教育附加等,都是刚性成本,油价降到一定程度就没空了。所以,降低用车成本还是要从高速费、停车费、保险费、年检费、拖车费、施救费等方面想办法!


lq732


国际油价“高台跳水” ,国内成品油价依然坚挺。 沙特与俄罗斯的石油价格大战将为中国遭受疫情影响的经济提供可喜缓解 鉴于石油价格大跌会为我国——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和消耗国——节省大量资金,遭受疫情影响的我国工业企业将从中获得一股恰逢其时的推动力。

2019年中国消耗的石油72%来自进口,日均1000万桶,这意味着国际油价战导致的任何降价,都有助于正努力复工的国内企业降低成本。专家说,作为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正从这场价格战中受益颇丰。2019年中国进口5.06亿吨石油,同比增长9.5%,连续第17年增加进口。中国海关数据显示,沙特和俄罗斯及安哥拉、伊拉克和阿曼在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国中位居前列。今年的低油价将使中国工业企业利润率提升2%。

但另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可能导致石油供应结构更具垄断性,因为一些较小的石油供应国或因此被排挤出市场。这有悖于北京确保石油供给源头多元化的长期战略。与从低油价中受益相比,北京更关注能源安全或如何找到稳定的多元供应源头。

油价下跌,并非完全有利于中国经济,还因为这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国内石油生产商和海外油田投资产生不利影响。中国也是产油大国,去年石油产量达1.9亿吨。尽管低油价有利于中国消费者并促进增长,但也会使国内油田陷入亏损,为本土石油生产企业带来寒冬,它们接下来的日子会不好过。国际油价大跌不但将抑制中国国内产量,还可能迫使中国更依赖海外石油供应。中国企业曾以改善国家能源安全状况为由大举收购海外石油资产。随着油价下跌,这些项目或将成为中国投资者的沉重负担,因为现在能否盈利被打上大问号。

国内油价“高烧不退”令世界瞠目!国际原油价格从最高的147美元每桶甚至跌至50美元以下,而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仍然维持在历史最高位——人们不禁要问,谁在为高油价买单?

航空公司看似没有受到油价的影响:虽然航油价格维持在历史高位,一正一负相互抵消。

两大油企巨头连年亏损,需要政府补贴数亿元。

除了消费者和企业为高油价买单外,国家也一直在为两大石油巨头买单,左手“拿国家”、右手“拿消费者”的两大石油巨头交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成绩单呢?

油价下降牵涉面众多,是再次简单地降价了事,还是出台一个成品油定价机制一揽子解决油价的问题?


大叔爱生活A


原油最近价格下跌的比较厉害,可以说比较惨,虽然期间价格略微上涨了一点,但是这属于投机的上涨,也就是报复性反弹

国际原油下跌的原因

第一就是全球疫情爆发,导致经济下滑,最终致使原油价格下挫。

第二个原因,当国际油价最初下跌时,沙特找俄罗斯试图说服俄罗斯想联手把国际原油价格拉起来,但俄罗斯没理这个碴,因为俄罗斯对沙特是怀恨在心,之前正是沙特在2014年的时候,把原油价格打到了20多美元,致使俄罗斯经济差点崩盘,最后还是在东方某大国的

帮助下起死回生,所以这次沙特找俄罗斯就是热脸贴凉屁股,沙特找俄罗斯吃了闭门羹,心里窝火又憋气,为报复俄罗斯,回去就把石油价格降下来了。

最后一种原因算是一种可能吧,就是沙特和俄罗斯联合做局,针对美国和加拿大的页岩油,削弱对手。

国际石油的价格对中国的影响

有个说法是原油涨我也涨,原油对我有影响;原油降我不降 我和原油不一样,这句虽然是个笑话,但是我国的成品油价格确实是没法再降了。

第一虽然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对于我国众多的下游产业是利好的,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输入性通胀,但对于石油的上层产业,也就是原油的勘探和开采,是不利的。咱们国家的原油产量位于世界第五,从业人员比较多,国际油价下跌必定会导致上游石油产业赔本。

第二油价下跌也不利于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列为我国的战略目标,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基本已经走到了技术的顶尖了,我们无法超越发达国家,只能靠新能源弯道超车

鉴于以上的原因几年前发改委出台了熔断机制,确定了地板价。

总的来说,目前石油价格暴跌属于非理性的,不会持续时间太久,因为疫情总会过去,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油价就会回到50美元之上,这个是一个博弈的结果:首先是沙特,沙特是靠石油吃饭的,虽然沙特的原油开采成本不高,大概10美元左右,但沙特财政开支确是

非常大,连续几年呈现财政赤字了,所以石油价格必须到50美元以上,经济才能勉强维持;俄罗斯虽然嘴上说可以长期维持20美元一桶的价格,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他的开采成本就限定他不可能长期维持20美元的价格,这两个国家都是靠石油吃饭的,属于经济支柱;

最后是美国的页岩油,他的开采成本在40美元左右,所以疫情结束后,原油价格一定会恢复到大家都能接受的一个平衡点50多美元,否则老美会在中东找事的,中东就不太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