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的名家有誰?他們最出名的曲子有哪些?

易安小童


要說戲曲的曲目及名家,不勝枚舉,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派。

青衣大體分梅尚程荀四派,梅派代表劇目《貴妃醉酒》《穆桂英掛帥》《西施》《宇宙鋒》《天女散花》《廉錦楓》《審頭刺湯》《鳳還巢》《霸王別姬》等

尚派劇目《失子驚瘋》《雙陽公主》《梁紅玉》《乾坤福壽鏡》《漢明妃》等

程派劇目《鎖麟囊》《春閨夢》《荒山淚》《竇娥冤》《賀后罵殿》《梅妃》

荀派劇目《紅娘》《尤三姐》《棒打薄情郎》《霍小玉》《荀灌娘》等

張派劇目《望江亭》《詩文會》《狀元媒》《西廂記》《春秋配》等

老生大體是馬譚奚楊高言麒

馬派劇目《十老安劉》《借東風》《趙氏孤兒》《胭脂寶褶》《甘露寺》等

譚派劇目《戰太平》《定軍山》《將相和》等

奚派劇目《范進中舉》《白帝城》《珠簾寨》等

楊派劇目《洪洋洞》《擊鼓罵曹》

《碰碑》《文昭關》《魚腸劍》等

高派劇目《斬黃袍》《逍遙津》《轅門斬子》《哭秦庭》等

言派劇目《讓徐州》《賀后罵殿》《罵王朗》《收姜維》等

麒派劇目《宋江殺惜》《四進士》

《追韓信》《描容上路》等

還有小生、花臉、老旦行當,下次再贅述吧。

掛一漏萬,國粹博大精深,名目繁多,略知一二而已。


0飛哥0


河南戲曲種類非常多,各個派別都有經典的作品,我回答一下有關豫劇,曲劇這四中曲藝形式的主要作品及主要代表人吧!

豫劇

先從豫東開始,豫東調主要發源於河南商丘一帶,其唱腔以高昂激情,真假音交替為特徵。豫東調的主要代表有:

⑴“紅臉王”唐喜成。代表劇目有《南陽關》、《三哭殿》;

⑵劉忠河老師的《打金枝》、《轅門斬子》、《十五貫》;

而豫西調(又叫西府調)主要發源於河南洛陽一帶。其唱腔以“下五音”為主,風格蒼勁、悲壯、深沉、渾厚。豫西調的主要代表有:

⑴常香玉。代表作有《花木蘭》、《拷紅》、《斷橋》、《大祭樁》、《人歡馬叫》、《紅燈記》。

⑵王二順。武生戲《長坂坡》;小生戲《黃鶴樓》;紅臉戲《虎丘山》。

曲劇

曲劇有南牛北馬的說法,南就是指南陽的牛長鑫,北是指洛陽的馬琪。我個人非常喜歡曲劇,其演奏樂器曲胡聲音非常的美妙動聽,再加上獨有的唱腔,使得曲劇非常的受歡迎。經典唱段有:

馬琪老師的《寇準背靴》;

蘭文祥老師的《包公辭朝》;

李天方老師的《李豁子離婚》;

張新芳老師的《陳三兩》;

牛得草的《吹牛》;

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轉載請註明來源。


精選曲藝


我國觀眾最多的兩個劇種,一個是京劇,一個是崑曲,但是各地方也都有自己的地方劇種,只是觀眾較之略少,比如河南的豫劇,四川的川劇,浙江的越劇,安徽的黃梅戲,湖北的漢劇,廣東的粵劇,陝西的秦腔,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去欣賞的藝術。


京劇

先說說京劇吧,說起京劇,不論男女老少都能說上幾句,也是我們心中當之無愧的“國粹”。


我是一位大學生,對京劇的歷史可能不如各位票友瞭解的多,但是我也是在一點一滴地去學習,一齣戲一齣戲地去看。


雖說小時候也和爺爺奶奶一起在戲曲頻道聽過戲,但是並沒有現在瞭解地這麼深入,以前只覺得《貴妃醉酒》中楊貴妃的服飾很美,而現在則知道了這叫“鳳冠霞帔”,也能體會楊貴妃醉酒時的美了。

後來接觸京劇,是因為王珮瑜上了央視的《朗讀者》和《經典詠流傳》,她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喜歡京劇的人,和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京劇的人,而她願意做一扇窗戶,讓大家走進京劇的殿堂。


於是我開始看王珮瑜的戲,開始瞭解“老生”,也知道了於魁智老師,開始看《趙氏孤兒》、《龍鳳呈祥》、《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桑園寄子》、《四郎探母》等老生戲。


認識“老生”之後,我又在一出出戲中,瞭解旦角,開始關注梅派青衣李勝素老師,開始看《穆桂英掛帥》、《霸王別姬》、《貴妃醉酒》、《二進宮》等等。


後來又開始瞭解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云、荀慧生。


於是又去關注程派青衣張火丁老師,去看《鎖麟囊》、《竇娥冤》、《三擊掌》、《武家坡》。

京劇名家有很多,這裡我只選取了幾位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如果您喜歡戲曲,那我想在聽戲看戲中不斷去了解京劇的魅力,會是您人生中一段獨特的體驗。


崑曲

崑曲被稱為“雅部”,而其他劇種則被稱為“花部”,崑曲也是我國第一個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可見崑曲的藝術價值之高。


因為我是南方人,所以我對上海崑劇團、江蘇省崑劇院的瞭解更多一些。


在2019年的端午節,我曾有幸在武漢看了一場上海崑劇團典藏版《牡丹亭》,看到了上海崑劇團張靜嫻老師、嶽美緹老師、梁谷音老師、蔡正仁老師的表演。


張靜嫻老師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她主演的《血手記》、《佔花魁》和《長生殿》均獲得行家的一致讚賞,其中《長生殿》、《佔花魁》二戲均榮獲八九年上海文化藝術優秀成果,張老師還曾親自編排了崑曲新戲《班昭》。

嶽美緹老師有著“崑曲第一女小生”的稱謂,因是女小生,所以嶽老師扮演的小生角色,比其他人多添了一份儒雅氣,擅演劇目有《牡丹亭》、《牆頭馬上》、《紅樓夢》、《佔花魁》、《琴挑》、《偷詩》、《跪池》、 《百花贈劍》等等,還曾親自編排崑曲新戲《司馬相如》。


梁谷音老師並不是學的“閨門旦”,而是“花旦”,但是梁老師通過不斷地磨礪表演能力,使自己的戲路變寬,後來在《爛山柯》、《琵琶記》、《思凡》、《借茶》、《活捉》、《佳期》中都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蔡正仁老師在崑曲舞臺上一般飾演“小生”,素來有“小俞振飛”的美稱,代表作有《牡丹亭》、《長生殿》、《琵琶記》、《白蛇傳》、《荊釵記》、《玉堂春》,現在蔡老師七十多歲了,每年還是堅持多演出,帶著年輕演員一起演出,把一些演出經驗傳授給下一代。


江蘇省崑劇院裡我瞭解多一點的就是張繼青老師,是我國首屆戲曲梅花獎的得主,張繼青老師有著“崑曲皇后”的美稱,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牡丹亭》了,只可惜張老師現在已經不演出了,但是大家可以找一些張老師以前的音影視頻來看,一睹女神風姿!

再一位就是張老師的學生——單雯,也是崑曲演員當中的佼佼者,深得張老師真傳,在第二十九屆戲曲梅花獎中憑藉《牡丹亭》杜麗娘一角榮獲榜首。單雯的代表作有《牡丹亭》、《1699桃花扇》、《南柯夢》、《醉心花》、《幽閨記-踏傘》《鳳凰山-贈劍》《長生殿-小宴》《玉簪記-琴挑偷詩》(前面為大戲,後面為摺子戲)。


漢劇

說了這麼多京劇和崑曲,接下來還是說說我們湖北最具代表的漢劇。


在現在漢劇中,我最喜歡的一位藝術家就是武漢漢劇院的王荔老師,是第五代陳派(陳伯華大師)傳人,代表劇目有:《王昭君》、《宇宙鋒》、《馴悍記》、《貴妃醉酒》、《狀元媒》。


王荔老師是第二十七屆梅花獎得主,主演的《王昭君》深受觀眾們的喜愛,也曾在2017年央視春晚上表演《王昭君》一戲的片段。

2019年第三屆漢劇藝術節,我曾有幸看過王荔老師表演的漢劇《王昭君》,雖說講的是古代的故事,但是其中王昭君的一諾千金的品質,以及其中折射的“選擇”主題,都對我們年輕人有很深的影響。


這裡因為篇幅限制就不例舉其他劇種了,但是在我心裡有一個願望,就是能將我們國家的各個劇種的戲都看個遍,因為戲曲真的是一個值得我們花時間去欣賞的一門藝術!



林憶南


說到戲曲,興趣來了,記得以前戲曲頻道有一句開場白是:“戲劇大舞臺,人生大智慧”,所以我挺喜歡看戲的。

戲曲名家有很多,不知你指的是作家?演奏家?還是表演藝術家?不過我對作家和演奏家不瞭解,只知道一些表演藝術家。

我看過的戲蠻多,有梅蘭芳的京劇《貴妃醉酒》、新鳳霞的評劇《劉巧兒》和《花為媒》、嚴鳳英的黃梅戲《天仙配》和《牛郎織女》、何賽飛的越劇《五女拜壽》和《紅樓夢》、任劍輝的粵劇《帝女花》等等,所以知道一些戲曲和戲曲表演藝術家。

我知道的比較有名的表演藝術家有:

【一】黃俊英

《大排檔小唱》、《花好月圓》、

《三六九查戶口》、《呆佬賀中秋》、

《盲公問米》、《歌迷與迷歌》、

《讓歡笑充滿人間》、

《快三、慢四、的士高》、

《無牌醫生》、《新潮打金枝》、

……

……

【二】倪惠英

《紅燭淚》、《劍歸來》、

《白蛇傳》、《紅棉頌》、

《夢會太湖》、《殘夜泣箋》、

《花田錯會》、《范蠡獻西施》、

《南越王后》、《睿王與莊妃》

……

……

【三】丁凡

《狸貓換太子》、《沙家浜》、

《寶蓮燈》、《魂牽珠璣巷》、

《紫釵記》、《十三妹》、

《寶玉哭晴雯》,《蘭陵王》、

《梅開二度》、《唐明皇與楊貴妃》

……

……

【四】紅線女

《昭君出塞》、《荔枝頌》、

《蔡文姬》、《沉醉東風》、

《關漢卿》、《搜書院》、

《苦鳳鶯憐》、《鬥氣姑爺》、

《一代天驕》、《蝴蝶夫人》

……

……

【五】新馬師曾

《萬惡淫為首》、《臥薪嚐膽》、

《光緒皇夜祭珍妃》、《胡不歸》、

《貂蟬》、《西施》、《仕林祭塔》、

《孝感動天》、《雄肝膽美人心》、

《鳳燭燒殘淚未乾》

……

……

【六】黃新德

《風塵女畫家》、《徽商情緣》、

《龍女》、《風雨麗人行》、

《無事生非》、《夫妻觀燈》、

《宋徽宗與李師師》、《紅絲錯》、

《戲牡丹》、《遙指杏花村》

……

……

【七】馬蘭

《海灘別》、《女駙馬》、

《遠山含笑》、《西廂記》、

《遙指杏花村》、《梁祝》

《龍女》、《紅樓夢》、

《羅帕記》、《無事生非》

……

……

【八】韓再芬

《四季美人》、《女駙馬》、

《徽州女人》、《徽商情緣》、

《孟麗君》、《情深深意綿綿》、

《桃花扇》、《李師師與宋徽宗》、

《龍鳳奇緣》、《王昭君》

……

……

【九】嚴鳳英

《天仙配》、《黃貴與李香香》、

《菜刀記》、《春遊》、《對花》、

《牛郎織女》、《拉郎配》、

《女駙馬》、《小辭店》

《春蠶到死絲不斷》

……

……

【十】王少舫

《梁山伯與祝英臺》、《寶蓮燈》、

《白蛇傳》、《夫妻雙雙把家還》、

《天仙配》、《寶蓮燈》、

《牛郎織女》、《韓寶英》、

《狀元府》、《無事生非》

……

……


夢190234205


中國是一個五千年文化大國,戲曲名家那也是多不勝數,下面我就和大家闡述一下,在明代都有哪些戲曲名家吧。說到明代,那不得不說南京,南京乃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文化積澱深厚,其中戲曲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南京乃六朝古都、十朝都會,文化積澱深厚,其中戲曲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所以這裡就先說一說明代南京的那些戲曲名家們。

《南中繁會圖》局部

南京地區戲曲活動最初進入繁榮時期的當屬明代。這首先與朱元璋的大力提倡密切相關。《明史·樂志》記載,朱元璋用膳時,喜歡聽樂府、小調和雜劇。他不僅在宮中設立教坊司,負責宮廷歌舞戲曲,還專門制定了法律來規範藝人活動,並且要求戲曲中要多演“義夫節婦、孝子賢孫,勸人為善”。皇帝如此重視,民間自然大盛,更何況追求精神愉悅是人的一種本性。

有明一代南京地區最有名氣的戲曲家當數

徐霖、陳鐸、紀振倫、黃方胤等人。

徐霖(1462—1538)

字子仁,號髯仙,是明代著名文學家、戲曲藝術家,原籍松江,6歲時隨兄定居南京。他博覽群書,致力戲曲創作。他的代表性戲曲作品主要有《三元記》、《枕中記》、《柳仙記》、《留鞋記》、《梅花記》、《種瓜記》、《兩團圓》、《繡襦記》等,可惜大多散佚,今僅存《繡襦記》。《繡襦記》故事本於唐人小說《李娃傳》,徐霖進行了再創作,新增內容和情節衝突突出了女主角的獨特個性和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很有特色,在南京地區常年演出,經久不衰。

陳鐸,字大聲,號秋碧

七一居士,生卒年不詳,明武宗正德年間前期與之前大致是他最為活躍的時期。他原籍江蘇邳縣,祖上於明初遷居南京。曾祖父陳文是明代開國功臣之一,封睢寧伯;祖父陳政,官中府都督,也是朝廷高官,相當於今大軍區司令員。陳鐸博學能文,熟通經史,風流倜儻,豪放不羈,家中常常是高朋滿座,大家在一起斟音協律,制曲填詞,每創作完一首後,便親自彈唱,教坊中人聽了後無不“為之駭然”,敬佩不已,稱他為“樂王”。其散曲集有《梨雲寄傲》、《秋碧樂府》、《月香亭稿》、《滑稽餘韻》等,其中《滑稽餘韻》謳歌普通勞動者的勞動和技藝,表達自己對下層勞動人民生活的困苦以及日常勞作的辛苦的深厚同情。另著有傳奇劇一出,可惜佚失。

紀振倫

土生土長的南京人,主要活動於明萬曆年間。別署秦淮墨客。他一生編寫、修改、訂正過很多傳奇、小說,可惜大多散佚,今天能見到的有《七勝記》、《折桂記》、《霞箋記》、《霄光記》、《雙杯記》等,這些作品情節曲折,引人入勝。

黃方胤,字醒狂,號方儒

南京本地人,父親任職於南京吏部。黃方儒家中書齋題名曰“陌花軒”,其著作除了《陌花軒詞》外,還有《陌花軒雜劇》一組,收雜劇《倚門》、《再醮》、《淫僧》、《偷期》、《督妓》、《孌童》、《懼內》等7種。黃方儒的雜劇大多描繪的是市井敝俗,唱詞腔調純屬下里巴人,特別受下層重體力勞動者的喜愛,藝人在民間草臺演出時,往往是人聲鼎沸。尤其是在鄉間演出之時,太陽不曾落山,方圓幾十裡的男女老幼便已早早趕至。

《南中繁會圖》局部

明初經過一個階段的休養生息,經濟得到較好的恢復,而南京的繁榮,更是吸引了不少劇作家客居南京,在南京寫下諸多傳奇,如安徽宣城梅鼎祚、福建福清林章、浙江餘姚葉憲祖、江蘇太倉王世貞等,他們在南京從事傳奇創作,使得南京的戲曲演出年年有新本子、新作品問世,這對南京地區的戲曲活動是有力推動。

而特別值得一說的是阮大鋮(1587—1646)。曾在晚明被譽為“江南第一才子”的他,因先附東林黨人,後依魏忠賢而臭名昭著,以致後人漸漸淡忘了其曾經在中國戲曲史上擁有很高的地位。 其實,阮大鋮文學修養深厚,詩文寫得好,而且精於詞曲。魏忠賢被清算後,阮大鋮被判了3年徒刑,後來流寓南京。他在城南門西釣魚臺附近買地築“石巢園”,蓄養聲妓,並常與人在園中詠懷堂飲酒賦詩,編演傳奇,以此自娛和結交遊俠。在南京賦閒的這幾年中,他共寫了11種傳奇,至今仍能見到的《燕子箋》、《春燈謎》、《牟尼合》和《雙金榜》(合稱“石巢四種”),在當時流傳較廣且最負盛名。此外還有《井中盟》、《老門生》、《忠孝環》、《獅子賺》、《翠鵬圖》、《賜恩環》、《桃花笑》,可惜這幾種未能流傳下來,僅有曲目考記於《古典戲曲存目匯考》中。 阮大鋮善寫傳奇,又精於作詞作曲。他創作的傳奇很多都是他自己配曲、自己鼓板頓足而唱。遇有北方人不懂南方曲調,他則當場改為北方曲調“弋陽腔”,還自己親自演唱並傳授優伶。當時人記載說阮大鋮的戲曲創作,是集編、導、演於一體的綜合藝術活動,且匠心獨運。這樣善編、會導、能演、精於吟唱者,在中國戲劇舞臺上確實是罕見的全才、通才,難怪現今的中國戲曲著作稱他是“一位精通舞臺藝術的戲曲家”。 阮大鋮的戲曲創作不僅內容出色,而且出手相當快。現代文豪郭沫若創作歷史劇《武則天》,用了不到1個月的時間,已經令人歎為觀止了,而阮大鋮更快。據稱,《春燈謎》一劇39場戲他只用個把月就寫成了,《牟尼合》一劇36場戲則只寫了16天。

崇禎十五年(1642),阮大鋮在南京創作了代表作《燕子箋》,寫唐代士人霍都梁的傳奇故事。演出時朱門綺席,奏演歲無虛日,譽滿大江南北。達官貴人、文人相聚,每有宴會,必定要演唱此劇,經久不衰。其中《奸遁》一折,至今仍為崑曲保留劇目。而讓人啼笑皆非的是,阮大鋮的劇本十分之七是詆譭東林黨人,十分之三是自我解嘲,甚至有為魏忠賢閹黨辯護之詞,可一些政治上與他完全對立的人也難以對其說不。當年侯朝宗、陳貞慧、冒襄等人在雞鳴埭飲酒作歌時,就特意把阮大鋮訓練的戲劇家班招來演唱《燕子箋》。他們喝著酒,一面對《燕子箋》交口稱讚不已,一面大罵阮大鋮。由此可見,阮大鋮創作的劇目是如何受歡迎了。

著名戲劇大師吳梅曾評價說,阮大鋮的戲曲藝術創作上承元代大戲曲家湯顯祖,其《燕子箋》的藝術價值不低於湯顯祖的《牡丹亭》。明末清初著名學者張岱亦在他的《陶庵夢憶》中盛讚阮大鋮的戲曲“本本出色,腳腳出色,出出出色,句句出色,字字出色”,這一口氣說了5個“出色”,可謂是讚不絕口!後世還有研究者認為,阮大鋮的戲曲創作甚至影響了南京的文化環境、政治氣候、歷史變故,認為“阮大鋮諸作乃晚明反現實主義逆流的產物”。

萬曆年間,崑曲在南京盛行,著名崑曲藝人很多。

至於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等至今家喻戶曉的人物自然不用說了,當年百姓熟知的還有如歌伎出身的傅壽、回族藝人馬錦、精於生旦兩行的尹春、被稱為“梨園第一人”的演唱老曲家丁繼之、曾在阮大鋮家教曲的蘇崑生等人。而對這些著名藝人產生很大影響的前輩則要數馬湘蘭。馬湘蘭才情過人,能詩善畫,創作的傳奇《三生傳》,品格高,素為圈中人所重。

《牡丹亭》

還得一提的是我國戲曲史上著名傳奇作家湯顯祖在萬曆十五年(1587)來到南京,任南京太常寺博士,這期間他創作了傳奇《紫釵記》。萬曆十九年離開南京後,他於萬曆二十六年創作了著名的傳奇《牡丹亭》,這部傳奇完成後就在南京上演,連續演出10年而不衰,創下南京戲曲史上一部戲曲演出時間最長的歷史。

由於《牡丹亭》上演的成功,一批演員因此而名聲大噪,如演柳夢梅的吳亦史,還有後期演杜麗娘的江阿衡、演柳夢梅的冒阿荃等。一位儒生出身的叫劉雅的人在一些戲劇中客串角色,其表演幽默、滑稽,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搞笑結果,一時之間,各戲班子爭相聘請他客串劇中人物呢。


汪斌


如今的戲曲名家,京劇裡邊兒,我特別喜歡於魁智和李勝素兩位老師,感覺他倆站一起好般配啊。還有李維康,如今正火的王珮瑜。喜歡京劇是從京歌開始的,李勝素的《梨花頌》百聽不厭。於魁智的《智鬥》裡的刁德一,拿捏得當,唱腔宛轉悠揚。還有《四四郎探母》裡的《坐宮》,聽得沉醉。


美璃趣談國學


我是運城人,運城人的地方戲曲是蒲劇,蒲劇的五大泰斗,閆逢春,王秀蘭,筱月來,楊虎山,張慶奎。

閆逢春的擅長劇目《薛剛反朝》《八義圖》《春秋筆》《忠義俠》《伍員逃國》《竇娥冤》等,王秀蘭擅長劇目《殺狗》《少華山》《賣水》《燕燕》《送女》《竇娥冤》等,筱月來擅長劇目《白水灘》《獨木關》《小別母》《三拉堂》《八件衣》《溪皇莊》等。楊虎山擅長劇目《黑旋風李逵》《白水灘》《九江口》《朝房》《通天犀》《贈綈袍》等。張慶奎擅長劇目《四進士》《遊龜山》《蘆花》《十五貫》《三家店》《徐策跑城》等。

還有武俊英的《蘇三起解》景雪變的《山村母親》王藝華的《清官寇準》等。




德行天下崔


湯顯祖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曆十一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行,降為徐聞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於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湯顯祖所處的時代,文壇為擬古思潮所左右,繼承“前七子”的“後七子”聲威機盛。湯顯祖21歲時,“後七子”首領李攀龍已去世,但另一首領王世貞繼續為文壇盟主,且“獨操柄二十年”。湯顯祖於青年時期即批評“前七子”的李夢陽、“後七子”的李攀龍、王世貞,指摘他們作品中“增減漢史唐詩字面處”。後更抨擊“李夢陽以下”諸人作品“等贗文爾”,並尖銳地說:“贗者名位頗顯……其文事關郭體,得以冠玉欺人。”“前後七子”“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主張,根本缺陷是一味摹擬前代作品的永字、造句,乃至改頭換面,剽竊前人詞句。湯顯祖認為“漢宋文章,各極其趣”。他還強調文章之妙在於“自然靈氣”,不在步趨形似之間。他的這些主張對後來高揭反擬古旗幟的公安派有一定影響。可以說,在反擬古派過程中,湯顯祖是從李贄、徐渭到以袁宏道為首的公安派之間的重要人物。湯顯祖詩作,早年受六朝綺麗詩風的影響,為了對抗“詩必盛唐”,後來寫詩又曾追求宋詩的艱澀之風,他的這些創作實踐並不足以和擬古派相抗衡。湯顯祖的古文長於議論,頗有:好辯特色。他的書信寫得很富感情,文筆流利,為後人所推崇。他還長於史學,修訂過《宋史》,惜未完稿。


娛樂納稅人


梅蘭芳 李維康 李勝素 梅葆玖 董圓圓 王豔 程硯秋 張火丁 遲小秋 呂洋 尚小云 荀慧生 馬連良 奚嘯伯 餘叔巖 於魁智 王佩瑜 孟小冬 張建國 張克 楊寶森 譚富英 譚鑫培 譚正巖 蓋叫天 李多奎 京劇的就多了去了,

越劇:徐玉蘭 王文娟 傅全香 戚雅仙 畢春芳 範瑞娟 呂瑞英 袁雪芬 尹桂芳 王君安 王志萍 鄭國鳳 趙志剛 方亞芬

崑曲:俞玖林 沈豐英 沈國芳 餘振飛 張繼青 王芳 蔡正仁 計鎮華

黃梅戲:嚴鳳英 王少舫 周源源 馬蘭 韓再芬 楊俊

1


葉不修雨聲煩


戲曲名家當屬京劇名人。但各個地方也有名家。我們生活在小縣城,全國知名戲曲名家只能在電視機看到,在我們小縣城,也出現了戲曲名家,雖然是個地方劇種,但從1958年起,就在廬山為中央領導人演出,還曾進中南海演出過,多次進京彙報演出,拿過不少獎盃,這就是小有名氣的江西高安採茶戲。高安採茶戲雖是個地方劇種,但其歷史源遠,從明清朝時起,就流行於民間,到解放後,成立縣地方劇團,影響力不斷擴大,流傳於整個贛中西大地,其獨特的表演技法和唱腔深受廣大人民歡迎,就是連幾歲的小孩都可以哼幾句採茶調。高安採茶戲已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產。在戲曲受到新媒體的衝擊下,高安採茶戲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鄉村田野,村村都有看採茶戲的愛好,每逢老人做壽,家辦喜事,祠堂落成等活動,都會預約採茶劇團前來助興。高安採茶戲的興旺發達,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離不開為採茶戲一生摯著追求的演員們,他們以高度的責任感,精湛的演藝贏得廣大觀眾的喜愛和稱讚,也得到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湧現瞭如彭金花,黃銀泉,肖建新,彭金城,鄔成香,褚鳳榮,李小寶,馬糥英,吳選秀,況慧,席燕娟,徐彎等一大批優秀老中青演員,這其中有的是國家一,二,三級演員,其中,彭金花,禇鳳榮為非物質遺產傳承人,鄔成香早已成為歌唱家,席燕娟在上海功成名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