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候:惊蛰二候——仓庚鸣

七十二候是我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是我国的文化瑰宝。2018年9月26日,翼城历山被国家气象部门授予“历法之源”称号。2019年7月18日,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物候:惊蛰二候——仓庚鸣

惊蛰第二候“仓庚鸣”是七十二候中的第八候。《诗》所谓“有鸣仓庚”是也。《章龟经》曰:“仓,清也;庚,新也。感春阳清新之气而初出,故名。”其名最多。《诗》曰黄鸟,齐人谓之搏黍,又谓之黄袍,僧家谓之金衣公子,其色鵹黑而黄,又名鵹黄,谚曰:“黄栗留黄莺,莺儿皆一种也”。春风和煦,阳光灿烂,仓庚从一条枝桠跳到另一个,唱着“春来到”。何为仓庚?黄鹂也,是最早感知春意的灵物,最为讨喜。即这时候仓庚开始啼鸣,意味着初春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但北方阴寒未尽,冷空气较强,气候变化大。所以,为了抵御渐退的寒气,人们又提出“春捂”。这在惊蛰期间尤为突出。

物候:惊蛰二候——仓庚鸣

七月(诗·国风·豳风)(节选):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东山(诗·国风·豳风)(节选):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物候:惊蛰二候——仓庚鸣

在这个时节,应该注意滋肾阴清肝火,预防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精神病等多发疾病,以及旧伤复发。可以适当喝一些滋补的五谷粥、五豆粥,以补益气血、调整脏腑功能。在这个时节由于气候多变,可能会有“旧伤”,指的是以前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软组织的扭、挫、跌伤及手术后的损伤;这一时段气候多变,造成损伤组织血液循环、压迫和刺激,中医称之为经络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物候:惊蛰二候——仓庚鸣

惊蛰二候花信风为棣棠花,宋代文学家董嗣杲曾这样描述过:

绿罗摇曳郁梅英,

袅袅柔条韡韡金。荣萼有光倾日近,

仙姿无语击春深。盛传覆弟承华喻,

别纪遗恩芾木阴。晚圃甚花堪并驾,

周诗明写友于心。

棣棠花,别名蜂棠花、黄度梅(江苏高淳)、金棣棠梅、黄榆梅(因为它的叶子像榆树叶)、金碗、地藏王花(浙江安吉)、麻叶棣棠、清明花、山吹花(日本)。棣棠花是落叶灌木,枝叶翠绿细柔,金花满树,别具风姿。宜作花篱、花径,群植于常绿树丛之前,古木之旁。配植人工草坪,尤为雅致,野趣盎然。花除供观赏外,药用价值也很高。

物候:惊蛰二候——仓庚鸣

棣棠花是落叶灌木,高1—2米,稀达3米。小枝绿色,圆柱形,无毛,常拱垂,嫩枝有棱角,枝条折断后可见白色的髓。叶互生,叶柄长5—10毫米,无毛,托叶膜质,带状披针形,有缘毛,早落;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圆形,长2—10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截形或微心形,边缘有尖锐重锯齿,上面无毛或有稀疏柔毛,下面沿脉或脉腋有柔毛。花两性,金黄色,直径3—4.5厘米,大而单生,着生在当年生侧枝顶端,花梗无毛;花直径2.5—6厘米;萼片5,覆瓦状排列,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边缘有极细齿,先端急尖,有小尖头,无毛,果时宿存;花萼片花柱与雄蕊等长。花瓣5,宽椭圆形,先端下凹,比萼片长1—4倍,黄色,具短爪。雄蕊多数,排列成数组,疏被柔毛;雌蕊5—8,分离,生于萼筒内;花柱直立。瘦果倒卵形至半球形,褐色或黑褐色,表面无毛,有皱褶。花期4—6月,果期6—8月。

物候:惊蛰二候——仓庚鸣
物候:惊蛰二候——仓庚鸣

(篆刻仓庚鸣:张木奇)

审核:闫 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