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個朝代的陵墓從未被髮掘,埋葬方式極其奇特,價值無法估量

是人皆有生老病死,即便你是天子也不可能例外,但是,既然作為天選之子,那麼和普通人的死,自然是不能夠一概而論的,怎麼才能讓自己死的更氣派,更能體現自己的身份地位呢?這就是歷朝歷代皇帝在生命末尾思索的問題,答案很簡單,使勁砸錢,砸人不就好了。這就導致了,在我們發現的諸位皇帝的陵墓耗費的代價都很昂貴,這又引發了另一個問題--防盜。盜墓賊總是神通廣大的,很多皇帝的陵墓都無法逃過他們的魔掌,偏偏,有一個朝代的皇帝,他們的陵墓,從未被發現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些個陵墓的神秘故事。

中國這個朝代的陵墓從未被髮掘,埋葬方式極其奇特,價值無法估量

這個朝代,就是中國歷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強大王朝--元朝。元朝經由歷代蒙古可汗的經營和擴張,建立起了一個橫跨亞歐大陸的超級大國,那麼,令世界在他們馬蹄下顫抖的蒙古可汗們,他們的死,也註定了不會平凡,可是,即便如今,也沒有人能夠發現他們陵墓的蹤跡,不得不說,強人自有強中手。為何蒙古可汗們在建造陵墓上如此神秘,如此厲害呢?

中國這個朝代的陵墓從未被髮掘,埋葬方式極其奇特,價值無法估量

我們先從成吉思汗說起吧,作為蒙古帝國的鑄造者,成吉思汗的陵墓方式,在古籍上找到了解釋。明朝葉子奇《草木子》一書中記載道:“成吉思汗在寧夏病逝後,其遺體被運到他起家的漠北之地,在漠北,有一座肯特山,成吉思汗就在這座山下被挖下深坑秘密埋葬。成吉思汗的遺體,存放在一個將大樹內部鑿空製成的獨木棺中。

中國這個朝代的陵墓從未被髮掘,埋葬方式極其奇特,價值無法估量

獨木棺埋到土裡後,馬上就填土鋪平,這還不夠,還需要調動騎兵,來個萬馬踏平,確定外人看不出一絲這裡曾經動過土的痕跡,不僅如此,蒙古人還在周圍地區佈滿了帳篷,命士兵駐守,直到下葬的地方表面上的青草長出,長得和周圍的青草沒有區別之後,才會命令撤兵,這樣一來,墓葬的地點真的是神不知鬼不覺了,只怕是動工的士兵們,時間一久,也認不出來了吧。”

中國這個朝代的陵墓從未被髮掘,埋葬方式極其奇特,價值無法估量

成吉思汗的埋葬方式如此周全,難道他們民族的人都不需要祭祀祖先,單單靠在其他地方建的衣冠冢就可以了嗎?當然不是,人之常情,哪個民族都是如此,於是,蒙古人就用另外一種方法去記住地點:他們在墓葬地殺死了一頭小駱駝,並且,讓小駱駝的母親親眼目睹了這一切,這樣,母駱駝就會十分悲痛地嚎叫,對這個地方再也不會忘記。今後每逢祭祀之時,只需要把這頭母駱駝帶上,牽著到處逛逛,什麼時候母駱駝哭泣嚎叫,什麼時候就抵達了先人的埋葬處了。雖說這種方法有些殘忍,但是,蒙古人的智慧,還是很令人佩服的。

中國這個朝代的陵墓從未被髮掘,埋葬方式極其奇特,價值無法估量

不過,盜墓者們應該更喜歡尋找成吉思汗後代的陵墓,畢竟,成吉思汗時期,蒙古人下葬的習俗是薄葬簡喪。生活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有固定的住所,加上平時生活的方式習慣都不如漢人的繁瑣,並且,在蒙古人擴張帝國的時期,下葬就更加需要簡便了。這種習俗在元朝建立後發生了改變,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慾,都喜歡奢華的東西,於是,從忽必烈開始,蒙古人向漢人學習喪葬習俗,開始使用棺木、壽衣等物品陪葬,自然,貴重的東西少不了,蒙古人尚武,隨葬的貴重大多是兵器之類的吧,這也就是為什麼尚未被發現的蒙古人陵墓也會有很大的考究價值蘊含其中。

中國這個朝代的陵墓從未被髮掘,埋葬方式極其奇特,價值無法估量

如此周全的下葬方式,加上沒有單獨的記載,這就給蒙古皇帝陵墓蒙上了神秘的面紗,或許,總有一天,高科技會讓我們發現他們的存在吧。當然,死者為大,還是希望我們能夠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