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幽门螺杆菌的庐山真面目


揭开幽门螺杆菌的庐山真面目

幽门螺杆菌,可谓大名鼎鼎,全国约7亿人被它困扰。它与各种胃病、胃癌密切相关。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全面了解一下它的庐山真面目!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该细菌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由于我国的共餐习惯,大家都是通吃一碗菜,也很少使用公筷,所以感染率高明显高于分餐制的国家,约有56%的人群感染。


幽门螺杆菌有什么危害?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多数并无症状和并发症,但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亦即幽门螺杆菌胃炎,感染者中约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


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幽门螺杆菌可通过粪口途径,口口途径传播。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粪便中存在幽门螺杆菌,如果污染水源,健康人饮用了含幽门螺杆菌的水,可以被传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细菌,一起吃饭、接吻、使用不洁餐具、母婴传播、唾液传播等都有可能传染幽门螺杆菌。


敲黑板,特别是口对口喂小孩,极容易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小孩。


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

理论上,疫苗的预防效果最好,如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但是,目前幽门螺杆菌疫苗还在实验阶段,没有在临床上使用。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率。

少去不卫生的地方用餐,特别是路边摊,那里的餐具可能消毒不合格。

进餐时使用公筷,不将食物嚼碎了喂小孩,餐具要定时消毒,高温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用沸水煮沸10到15分钟即可。

个人的生活用品一定要分开使用,不要共用牙刷,碗筷等等。

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盐,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多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怀疑幽门螺杆菌感染了,如何检测呢?

首选14C或者13C呼气试验,无创,无痛、准确,30分钟出结果。

胃镜下可行快速尿素酶检测,还可以观察有无胃炎,胃溃疡,胃癌等情况。


如何根除?


符合根除指征的均推荐接受治疗,推荐四联疗法,同时口服四种药物,疗程10-14天,根治率可达90%左右。

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PPI)+抗生素1+抗生素2+铋剂

PPI:PPI(拉唑类)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从而增强抗生素的作用,包括降低最小抑菌浓度、增加抗生素化学稳定性和提高胃液内抗生素浓度。

PPI药餐前半小时服用。

抗生素组合餐后服用


阿莫西林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作用强,不易产生耐药,不过敏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首选抗生素。青霉素过敏者可用耐药率低的四环素或呋喃唑酮替代阿莫西林。

铋剂:铋剂的主要作用是对幽门螺杆菌耐药菌株额外地增加30%-40%的根除率。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得胃癌?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幽门螺杆菌经口到达胃粘膜后定居感染,会引发慢性、浅表性胃炎,时间再长就会发展成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而后者是导致胃癌最危险的因素。

其实胃癌的病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很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虽然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查出率越高,患胃癌率越高,但是,幽门螺杆菌阳性并不是绝对会发展成胃癌,它只是胃癌发病的帮凶,只要出现症状尽早治疗即可,大可不必惊慌。

大约只有1%的感染者最终会发展为胃癌。


孩子感染了怎么办?

全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50%,易感人群是老人与小孩,且成人感染者多是在儿童期获得。

由于根除方案含有大剂量抗生素和铋剂,疗程也较长,对儿童的正常菌落会造成影响,也会产生耐药性和重金属蓄积风险,除非符合指征,一般不建议儿童根除。


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对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和根治治疗。

但如果出现胃十二指肠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获益大,有消化溃疡的儿童推荐检测和治疗。


建议吃完药以后,至少间隔一个月之后复查,复查也是做吹气试验,如果是阴性,恭喜你,你已经治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复查前,要停用各种抗生素、清热解毒类中药一个月以上,抑酸剂、铋剂一周以上,避免出现假阴性。


成人根除后的5年再感染率<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