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横扫奥斯卡,承认韩国电影厉害很难吗

《寄生虫》横扫奥斯卡,承认韩国电影厉害很难吗

不管你是否认同,刚落下帷幕的第92届“奥斯卡”颁奖礼都将被历史记录,而创造历史的主角,就是去年风靡全球、横扫各大颁奖典礼的韩国电影《寄生虫》。


美国洛杉矶时间2月9日,韩国电影《寄生虫》为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夜带来了最大的惊喜,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国际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一举将韩国电影和奉俊昊送上了世界关注的舞台。

又是韩国电影


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寄生虫》大放异彩,伴随着《寄生虫》每拿下一座小金人,新的记录不断诞生!


《寄生虫》的获奖创下了多项记录。这不仅是奥斯卡92年历史中第一部斩获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片,也是第一部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和最佳影片的电影。据统计,在本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之前,仅有10部非英语电影入围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但都铩羽而归,直到《寄生虫》才替非英语片争了一口气。


《寄生虫》还是韩国电影首次获得奥斯卡奖项,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寄生虫》也是韩国第一部斩获戛纳金棕榈影片。


在《寄生虫》的助力下,奉俊昊成为继李安之后第二位获得最佳导演的亚裔电影人。斩获四项奥斯卡的《寄生虫》导演奉俊昊,也成为在单届奥斯卡上,获得最多奥斯卡的人之一,此前该纪录由华特·迪士尼在1953年创造。


这注定是韩国电影扬眉吐气的一个夜晚,他们在征服欧洲之后,再度在美国站稳了脚跟。能够理解这次奥斯卡之后韩国电影人有多骄傲,导演奉俊昊甚至直言自己要喝一晚的酒。


连韩国总统文在寅都专门发表了对他们的祝贺:“《寄生虫》以最韩国化的故事打动了全世界的心。这是过去一百年里制作我国电影的所有人的努力积累的结果。韩国电影与世界电影比肩,开始新的韩国电影百年,真的非常高兴。”

《寄生虫》改变了什么


事实上,从《寄生虫》诞生到一步步走向全球,几乎每一步都在改写历史。


2019年5月25日,《寄生虫》斩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这是韩国的第一个金棕榈,因此韩国也成为日本、中国之后第三个拥有金棕榈的亚洲国家;


2019年12月,《寄生虫》斩获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实现韩国金球奖零的突破;


2019年12月,《寄生虫》获得广播影评人最佳外语片和最佳导演,实现韩国广播影评人零的突破;拿下演员工会最佳集体表演奖,成为影史第二位夺得此奖项的外国影片,第一位是《美丽人生》;获得奥斯卡6项提名,其中同时获得最佳影片和最佳国际电影提名,这是奥斯卡百年历史上的第10次,第6次是咱们的《卧虎藏龙》;


2020年1月,《寄生虫》拿下剪辑工会奖,是史上第一部夺得此奖项的外国影片;之后《寄生虫》又拿下艺术指导工会奖,成为史上第三部夺得此奖项的外国片;紧接着又下一城拿下编剧工会奖,奉俊昊成为史上第一位夺得此奖项的亚洲人;


再到这个2月,横扫本届奥斯卡。


捋一捋《寄生虫》的战绩,先是在戛纳拿到了头奖金棕榈,然后在奥斯卡拿到第一个最佳外语片,本来以为这已经是一部亚洲电影能获得的最高殊荣了,没想到后面接二连三,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同时花落本家。


这样的结果并非偶然,从《寄生虫》一路横扫各大工会的势头就能看出,从申奥起跑之初,《寄生虫》就俘获了大量评委的心。


表现一鸣惊人的《寄生虫》,不但改写了韩国电影的历史,也改写亚洲电影的历史,甚至也改变了美国电影的历史!在奥斯卡近百年的时光中,无数个国家的电影人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前有各位日本的电影先驱,后有墨西哥三杰为代表的南美势力,还有张艺谋、李安为代表的华人军团,如今,这一切被一部韩国电影完成了!


《寄生虫》横扫奥斯卡,承认韩国电影厉害很难吗


奥斯卡用《寄生虫》回应吐槽


近年来,曾经被奉为电影神坛的奥斯卡屡被吐槽,今年也不例外。今年的奥斯卡从公布提名开始就槽点满满。


从提名来看,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依旧没有女性导演获得提名,且20个演员奖项提名中有19个给了白人,这些都被认为是奥斯卡视野狭窄的信号。


此前2015年奥斯卡因“太白”而被抵制,相比之下本届提名更为保守。一时间奥斯卡成为众矢之的,被北美业界纷纷吐槽。1月14日,提名名单一出来时,就遭到了北美业界的集体吐槽,认为不够多元化。


不仅如此,“最佳导演”一直是北美业界“女权主义者”的抨击对象,女性导演的被忽视,也成为今年奥斯卡最大的吐槽点之一。


在颁奖现场,《寄生虫》的获奖吸引众星喝彩,向这部打破奥斯卡传统的电影致敬。这背后,是奥斯卡近年来一直被批评者诟病,认为评审过于政治正确而牺牲了多元化。关注者希望奥斯卡改变保守和陈腐的气质,《寄生虫》的获奖无疑暂时缓解了问题。


纵观本届奥斯卡,《寄生虫》无疑是最大惊喜,除了《寄生虫》,今年奥斯卡颁奖典礼其余奖项分配均匀,各有收获又各有遗憾,奖项归属无太多意外。


在业内人士看来,奥斯卡显然希望弱化国别属性,“非白人”电影人,东方文化背景的电影从业者及其作品开始登上最高国际电影舞台。


但这是否意味着奥斯卡已经走出保守,本届奥斯卡又能否成为好莱坞再创新的风向标,仍有待观察。

为什么是《寄生虫》


《寄生虫》是一部争议很大的电影,因其跨越文化产生全球性的广泛影响,并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而成为2019年最值得讨论的电影文化现象。


影片主要聚焦在韩国愈演愈烈的阶级固化和等级差异下,社会底层和社会上层家庭的对抗和矛盾。一个穷人家庭通过各种欺骗和谎言,如同“寄生虫”一样寄生在一家富人家庭中,前半段像是商业片一样引人入胜,穷人欺骗傻乎乎的富人,像是成功攻略了敌军,后半段各种矛盾累积,穷人和富人的冲突爆发到了一个极致,最后以杀人结束。


这部电影看似是现实主义的,其实更像是一个社会寓言,或者说一个对社会结构的概念化展示。导演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段把贫富差距、社会不公等问题极端化,最终将观众积压的情绪用暴力的方式宣泄出来,从而制造出这部强烈激发观众情绪的电影。


从这部电影里不难看出当下的电影制造业在社会议题上的关注,将对底层和少数群体的关怀纳入到主流话语中,因此《寄生虫》甫一上映就引发热议,讨论空前。


它的成功也早已反映在口碑上。在影评网站“烂番茄”上,《寄生虫》拿到几乎满分的99%好评,胜过入围最佳影片奖的其他8部影片。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分享他的2019年度电影榜单有它,Ryan Reynolds直接发推安利过,豆瓣给四到五星的人占比将近90%。从这个角度看,《寄生虫》可以说是韩国一部相当成功的意识形态输出电影。


关于《寄生虫》究竟配不配拿奥斯卡最佳影片?相信总有持反对意见的人,但无疑看过这部电影的大多数人是赞赏它的,而奥斯卡评委们也是这大多数人的一部分。从颁奖人简·方达念出《寄生虫》的名字,台下全场沸腾,起立鼓掌的支持度来看,《寄生虫》打破惯例的胜利,完全是民心所向。

韩国电影有多厉害


如果说在这场奥斯卡冲刺中,谁怀着最大的希望,付出了最多额外的努力,必然非奉俊昊导演莫属。


获悉提名后直呼意外的奉俊昊表示,希望他的提名能够引起西方人对他的韩国电影的关注。“在学校学习了马丁·斯科尔塞奇导演的电影,一起入选已经很荣幸,完全没想到得奖”。


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当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亚洲电影,对于《寄生虫》本身来说,是完全的“韩国制造”最终收获奥斯卡的认可,是在故事结构与背后运行机制的足够“好莱坞”,更在硬核创作、协调分工以及资本运作层面完成完美配合。


世人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奇迹的见证者或缔造者,奉俊昊带着他的《寄生虫》达成了这一使命。除了《寄生虫》,奉俊昊的其他代表作还包括《汉江怪物》、《杀人回忆》和《雪国列车》,均以极具冲击力的感官效果和大众化的主题著称,业内好评无数。


《寄生虫》的成功,一定程度上说明韩国电影在逐步走向国际化,并可以在好莱坞的话术体系下绽放。这背后不仅是创作方面集结了韩国电影的精英人才,更有商业、资本层面、体制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助力。


反观我们,今年奥斯卡致敬经典外语片,出现的华语片还是《霸王别姬》《卧虎藏龙》等,而这已经是很多年前的电影了。


希望在未来,能让我们骄傲的华语电影不要让人等太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