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就上火;三焦、五行补益理论教你,补而不上火,上

纪氏三焦补益理论是根据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和脏腑理论结合而总结出来的,

首先我先把这个三焦补益理论告诉大家“上焦虚者,补其中焦;中焦虚者,补其下焦;下焦虚者,补其上焦。”

五行补益理论是: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一补就上火;三焦、五行补益理论教你,补而不上火,上


先说三焦补益,上焦虚,包括了肺气不足、肺阴亏虚、心气不足、心血不足;这些症状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虚,身体不是虚证者不适合三焦补益理论,第二是上焦的脏腑。比如肺气不足导致的虚感(气虚感冒,通俗说就是容易感冒),痤疮,要补益脾气,补益中气,像山药,黄芪,党参等,由于气血互生,可以适当补充少量当归,在配合补益肺气的药物,食物,效果就比单纯的补益肺气效果好很多。

心气不足者也可以补益脾气,肝血;虚则补其母,所以补益肝血,脾胃是后天之本,诸虚证都可以补益脾胃之气。心血不足导致的失眠,心悸,头晕,盗汗等症也可以补益肝血,脾胃之气。

中焦虚证包括了脾气虚,中气下陷,肝血不足,脾阳不振。中气下陷是脾气虚没有及时调理的结果,我们一起来说说。脾气虚的人一般伴有消化不良,四肢不温,便秘便溏,胃腹胀满,乏力口臭,眼袋,痤疮,浅色黄褐斑等。

怎么调理中气不足(脾气虚),很多人,或者说所有人都会回答:吃大枣,吃人参,吃黄芪,吃小米,吃补中益气丸,吃健脾丸,保和丸,吃人参健脾丸,吃归脾丸。但是效果却不如人意,很多人吃了大枣,人参,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却出现了腹胀,便溏,舌苔也增厚了,脉相也更加滑数了,吃了保和丸,健脾丸的朋友虽然腹胀没了,但是乏力四肢不温,便秘便溏却改善不了;为什么呢?我们电视上的专家不是说了按按足三里,气海,关元,百病不生吗?没事吃点补中益气丸,吃点健脾丸可以保证肠胃不出问题。这都是骗人的,戴眼镜的不一定有学问,秃了头的也不一定是和尚,带了佛珠的老虎照样吃人,所以老中医也不一定懂医理,整天咆哮“按关元百病不生,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其实未必,肝胃不和的消化不良,胃溃疡按梁丘就比足三里好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