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辦案、服務群眾、精準普法三管齊下! 江蘇檢察機關答好戰疫“智慧卷”

3月5日,江蘇省檢察院14樓視頻會議室,副檢察長王旭奇正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向該省一市級檢察院第五檢察部負責人發問:“這起職務犯罪案件的線索基本清楚,你們的偵查方案進展如何?”

  “我們已經制定取證方案,待疫情解除後即接觸相關人員開展調查取證工作。”對方“隔空”回覆道。

  這是疫情防控期間,江蘇省檢察機關藉助信息技術優勢,積極搭建線上平臺,實現“隔空”履職的一個縮影。持續多年的網信建設,為疫情期間江蘇省三級檢察機關辦案辦公提供了多途徑、全方位、高效率的技術支持。連日來,江蘇省各級檢察機關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充分利用網絡和信息化手段,司法辦案、服務群眾、精準普法三管齊下,交出了一份優質答卷。

  “迭代神器”飛援恩施

  “我州幾個基層院已運用你院提供的遠程訊問系統辦理了多起案件,效果很好!”2月17日,收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檢察院廖斌雄發來的微信,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檢察院的牛丹丹會心一笑。

  2月3日,春節長假結束後的首個工作日。牛丹丹所在的技術部門就接到刑檢部門的緊急求助,辦理的一起危險駕駛案件中,取保的犯罪嫌疑人沈某身在河南。通知其到院訊問時,沈某擔心路途遙遠,存在病毒感染風險,顧慮重重。

  此前,該院研發的“雲視頻會議系統”已實現4K高清質證、多方流暢對話,並用於重大複雜案件提前介入、系統間交流等工作,取得良好效果。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妥善辦理刑事案件,牛丹丹和同事當夜緊急研發,在該院微信公眾號成功上線該系統的迭代模塊“遠程視頻訊問室”。

  2月4日,在檢察官林淑蓉的指導下,沈某順利進入“遠程視頻訊問室”,閱讀了權利義務告知書,並在訊問結束後,完成了筆錄閱看與簽名確認程序。

  “整個訊問過程系統後臺都進行了全程同步錄音錄像,還能通過多方視頻方式讓律師為犯罪嫌疑人在線進行法律服務。”採訪中,林淑蓉和同事對技術部門的小夥伴火線研發的這款“迭代神器”讚不絕口。

  2月5日,該系統被蘇州市檢察院向全市基層院推薦,後在江蘇全省推廣。經《檢察日報》報道後,全國多地檢察機關來電取經,湖北恩施州檢察院就是其中之一。接到求助當天,吳中區檢察院檢察長陳飛就指派信息技術部門全力協助。在吳中區檢察院的對口幫助下,恩施州檢察院及下屬基層院迅速引進了遠程視頻訊問技術,克服了特殊時期無法開展傳統訊問工作的難題。

  在疫情防控這場大考中,智慧檢務“迭代升級”按下加速鍵的遠不止吳中區檢察院一家。徐州市雲龍區檢察院研發運用嵌入微信的“雲龍微檢察小程序”,內置社區矯正子模塊,涵蓋六大功能,檢察干警、司法局人員、社工和社區服刑人員可同步在線使用,通過人臉識別+即時定位功能,有效防範疫情期間社區服刑人員脫、漏管問題發生;無錫市惠山區檢察院上線5G遠程檢訊系統,有力保障了無錫首例涉疫情刑事案件順利起訴。

  2400公里外的閱卷申請

  2月12日上午,打開12309中國檢察網,一封“特殊”的異地閱卷申請出現在南京市秦淮區檢察院案管中心負責人羅彥玲眼前。

  經過電話聯繫,羅彥玲瞭解到,李律師是武漢籍犯罪嫌疑人王某案偵查階段的辯護人。春節前,王某父親與其達成了繼續委託的意向,約定年後簽訂審查起訴階段刑事辯護委託書。沒想到,受疫情影響,武漢實行封閉管理,王某父親無法外出打印、郵寄委託書,只能手寫後拍照發給李律師。而李律師春節回老家黑龍江省綏芬河市探親,不能返回南京,閱卷成了難題。

  羅彥玲立即與王某父親取得聯繫,核實了委託關係,並做好電話記錄。隨後,她與派駐秦淮區看守所的刑執部門同事取得聯繫,告知王某其父為其委託辯護人的情況,在得到王某認可後,完成了這次特殊的辯護代理確認。

  隨後,羅彥玲又與綏芬河市檢察院取得聯繫,決定兩家院聯手,用信息化手段實現異地閱卷。秦淮區檢察院技術部門緊急增容郵箱容量,將全部電子卷宗加密後傳輸至綏芬河市檢察院。2月14日上午9時,李律師在綏芬河市檢察院順利取到電子卷宗刻錄光盤。

  “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們案管幹警積極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了多起跨省異地閱卷。”江蘇省檢察院案件管理部主任胡昀輝介紹道。

  疫情期間,江蘇各級檢察機關群眾來訪接待場所暫時關閉,但依託“蘇檢e訪通”“雲短信平臺”等利器,群眾通過來信、網絡和電話方式反映訴求的渠道暢通無阻。2月3日至2月29日,全省檢察機關控申部門接聽12309電話624件,12309網絡118件,接收來信1159件,除無法直接回復等原因未回覆的35件外,其餘均在七日內回覆。

  “惡狼”潛入!家長群裡下起普法“及時雨”

  3月4日,最高檢發佈第四批妨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江蘇兩起案例入選;2月28日,最高檢發佈檢察機關野生動物保護公益訴訟典型案例,江蘇兩起案例入選……疫情防控期間,江蘇檢察辦案“成績單”可圈可點。

  “誰辦案,誰普法”。疫情防控期間,藉助網絡信息化手段,找準檢察工作與疫情防控的結合點,江蘇省三級檢察院同樣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2月27日,“江蘇檢察在線”發佈的《家長群裡又來了個“班主任”?當心有詐!》引爆朋友圈。緊扣疫情期間家長的關切,引人入勝的故事體節奏,使該帖迅速達到10萬+的點擊量。而這,只是江蘇省檢察機關“依法懲治以線上教學名義實施網絡詐騙犯罪”網上新聞發佈會的衍生作品之一。

  新聞發佈會採取網絡圖文形式,在江蘇檢察網新聞平臺發佈,受到網民廣泛關注。與此同時,江蘇省檢察院集中精銳力量,製作了《家長群裡又來了個“班主任”?當心有詐》《@家長們,江蘇檢察機關防網課詐騙提示》《動漫視頻︱真假班主任》三個新媒體作品,通過江蘇檢察在線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和江蘇檢察網,進一步對外宣傳推廣。枯燥的法律條文、生澀的法律術語被“翻譯”成接地氣的故事體語言,演繹成生動的動漫,得到眾多網友點贊,三個作品合計閱讀量超50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