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就是“人,貨,場”的連接!

任何零售最終都是為用戶服務,消費升級的趨勢是從賣商品轉向賣服務,賣服務將成為新零售的底層商業邏輯。

現在無論在電商還是傳統零售領域,似乎不提“新零售”就不合時宜。那麼,零售與新零售的本質是什麼?新零售有哪些核心關鍵詞?新零售的商業路徑是怎樣的?

新零售就是“人,貨,場”的連接!

一:新零售的本質

零售業要立足於傳遞信息和產品購買這兩個基本點,本質始終是滿足用戶的購物、社交和娛樂需求。用戶在不同時代、不同區域對這三方面有不同的訴求,但核心本質始終不變。商家必須把產品品牌、功能、質量、價格等信息傳遞給用戶,也必須實現支付購買、商品交付等過程。

新零售不是零售模式升級,而是用戶思維的進化和零售商業體驗的迭代。打破“線上”和“線下”的渠道界限僅是新零售的發端和表象,其本質是以大數據支撐場景洞察,以體驗設計為基礎架構的新信用關係和新效率體系。

新零售首先是從流量邏輯向用戶邏輯的進化,由傳統零售中的流量覆蓋無差異用戶,轉向場景化覆蓋心智已經完成整體迭代和被互聯網技術賦能的新世代用戶。新世代用戶最顯著的特徵有兩點,

一是數字化,用戶身份特徵和行為模式的數字化;二是個性化,個體意志覺醒,用戶主動尋求滿足個性化需求的情感消費。

二:新零售的三層連接

在新零售中,連接有三層內涵第一層連接是用戶和商品(信息)的連接,第二層連接是用戶和商家的連接,第三層連接是用戶之間的連接。統一來講,就是“人、貨、場”的連接。

第一層連接解決了信息傳遞的問題,本質是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這是傳統零售商家和1.0流量電商、2.0導購電商時代重點解決的問題,無論傳統零售商還是電商,都旨在將商品的品牌、功能、質量、價格等信息傳遞給用戶。

第二層連接解決了用戶和商家互動的問題。連接和互動是相輔相成的,沒有連接,互動無從談起;而沒有互動,連接極其脆弱。

用戶和商家的互動遠不止於這種直接互動,下單、支付、物流、快遞上門、退換貨、投訴甚至生產製造等環節,都是用戶和商家互動的內容。

第三層連接解決了用戶之間的連接問題,其核心在於引入社群和社區的運營機制,促進用戶在特定的社群和社區中持續活躍和裂變。

小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在於將第三層連接用到了極致,小米手機在推出之際的一炮而紅,和其先期積累的50萬MIUI粉絲的熱捧密不可分。當前的小米之家也基於小米手機這一爆品和流量入口,推出了更多更全的消費電子產品,並致力於營造一種基於消費電子產品的社群文化。流量總會枯竭,唯有社群文化生生不息。

三:新零售場景的三重互動及其效率

第一重互動是供應鏈的互動,其效率指標為響應速度,即精準定義用戶訴求後的供應鏈響應效率。

第二重互動是內容的互動,其效率指標為內容連接效率,即搶佔用戶心智、界定用戶標籤的情感效率。

第三重互動是個性化定製服務的互動,其效率指標為C2B定製效率,即由數據驅動的定製服務的速度、精準度和體驗感。

任何零售最終都是為用戶服務,消費升級的趨勢是從賣商品轉向賣服務,賣服務將成為新零售的底層商業邏輯。商家要切實以用戶為中心,以服務為內核,與用戶建立長期可持續的信任甚至信賴關係。因為基於特定消費場景的用戶關係才是真正的生產力。瞭解更多詳情點擊公司網址http://www.yunxigukj.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