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兒科專家提示家長:應對疫情別慌張,記住3個字

抗擊疫情,就是戰鬥的號角。面對突如起來的疫情,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呼吸科全員投入了這場空前的戰鬥:及時篩查疑似新冠患者、安排好醫院留觀,同時也要積極為感染性發熱、肺炎支原體肺炎、其他病毒細菌性肺炎以及哮喘等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小患者第一時間安排治療和護理。

應對疫情,辦法總比困難多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呼吸科主任殷勇介紹,為了應對疫情,僅醫院呼吸科,有近二十多位醫護士人員投入到抗疫工作中。醫院除發熱門診外,還專門組建了為疑似病人準備的獨立區域隔離留觀區,呼吸科有三位醫生進入醫院發熱門診支持工作,同時承擔了醫院會診任務,還有一位醫生作為上海市市級專家準備隨著支援武漢。從1月21日到2月底,發熱隔離門診留觀疑似患兒224名,呼吸科病房收治了229名患有肺炎支原體肺炎和其他病毒細菌感染等嚴重呼吸道疾病的患兒。“經過嚴密的排查,我院這些疑似留觀的小朋友沒有新冠患者,”殷勇表示:“這也是我們整個醫院連續奮戰,最欣慰的一件事情!”

新冠對於全人類來講都是一個陌生的敵人。殷勇主任談到:“對於我們兒童呼吸科醫生來說,這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不僅考驗兒童呼吸科團隊的責任精神,更是考驗學習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新冠診治指南第七版也出來了,每一次指南的更新都有大量的技術點需要臨床兒科醫生迅速學習和研究。”同時,在新冠特殊時期下的醫院留觀患兒,面對這種突然情況,我們要如何安撫孩子們的情緒呢?醫生們就想出了用帶視頻設備的小機器人進入留觀室,與患兒和家長進行隔空“交流”,讓每個留觀的小朋友開開心心的。對此,殷勇表示:“這場疫情來的比較突然,給我們兒童呼吸科很多新挑戰,好在,辦法永遠比困難多!”

權威兒科專家提示家長:應對疫情別慌張,記住3個字

遇到孩子發熱別慌張

在疫情期間,上海市設立了發熱諮詢平臺,由上海市三甲醫院副高級別醫生以上的專家接聽諮詢。殷勇主任也抽出休息時間接聽市民熱線。“這一天我接了109個電話,其中一位媽媽很焦慮,每一兩個小時給寶寶測量一次體溫,一天打來了六七個電話彙報寶寶的體溫。”殷勇主任談到這段時間我們臨床兒科遇到很多這樣“焦慮的家長”,他說:“我們非常理解父母的心情,也很希望廣大家長在沒有流行病學接觸史的情況下,遇到孩子發燒應該科學處理。疫情期間,我們對於一些無流行病學接觸史的輕症發熱咳嗽患者,建議採取居家治療的方式。”

與大人相比,孩子本身免疫力、調節中樞相對反應不是非常好,所以,發熱的情況在孩子當中是非常多見的。大部分兒童的發燒在前三天會有一定的反覆,是完全正常的現象。除了發熱之外,還要關注他的精神狀態、飲食、睡眠,還有其他伴隨症狀,咳嗽、呼吸困難、喘息,如果這些沒有,其實就是普通感冒,在家完全是可以先觀察一下。

權威兒科專家提示家長:應對疫情別慌張,記住3個字

殷勇主任(中)跟同事討論病例

家長們要做好“,洗,戴”

有位孩子媽媽反映:“家裡離新冠確診的患者所在房子間隔了三幢樓,但是還是怕那邊帶病毒的氣溶膠吹到自己家裡,於是天天關窗,我們都不敢呼吸了,我們應該怎麼辦?”

權威兒科專家提示家長:應對疫情別慌張,記住3個字

殷勇主任

殷勇主任介紹說:“專業治療中可能有些技術環節會讓醫生面對氣溶膠的傳播問題,專業醫務人員也有很多專業防範方法,但是在市民在實際生活中是不會存在這個問題的。平時我們在大街上、馬路上,常規的這種空氣當中,一般來說氣溶膠傳播的可能性是極低的,家長這樣的做法完全屬於焦慮、緊張、防控過度,我們對於疾病防護要有正確的防護知識。

春季到來,溫差很大,又到了季節交替的時候,父母應該如何來做好寶寶的疾病預防呢?殷勇主任說,重點就是家長們要做好“宅,洗,戴”。

權威兒科專家提示家長:應對疫情別慌張,記住3個字

  • “宅”:理論上,疫情還沒有完全解除,我們鍾南山院士說的,目前拐點還沒到,可能就是差最後的一到兩個月,也是最關鍵的時候。“宅”在家裡。近期氣溫回升,很多家長和小朋友已經“摒不住”了,外出的小心思已經想了N遍,千萬要控制自己,尤其要保護好小朋友,不然“外出遇病毒,親人兩行淚”。
  • 洗,就是要加強環境消毒,加強洗手,就是最簡單的預防方法。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就能有效阻隔病毒。
  • 戴:就是寶寶儘量不外出,寶寶和家長如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以避免病毒和肺炎支原體的飛沫傳播,積極做好流感季的疾病預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