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想你,但我不會再找你了”

“我很想你,但我不會再找你了”



劉若英在《成全》裡唱:“我對你付出的青春這麼多年,換來了一句謝謝你的成全。


你捨不得刪掉ta的微信,你還是會忍不住一遍一遍看ta的朋友圈。


但你知道,你不會再找ta了。


一、

@看到我請喊我去寫作業


在一起183天后,我們分手了。


沒有激烈的爭吵,沒有誰責怪誰,只有簡簡單單的一句“我們分手吧”。


過一會兒,他回過來簡單的一個字:“嗯。”


我後知後覺地發現,或許他等這句話很久了。


這種時候我就會發覺自己很可笑,明明該頭也不回,可還是會因為他的輕描淡寫覺得不甘心。


明明一開始先動心的人是他,可到最後越陷越深的人卻是我。


在一起183天,我對他說過183次早安、晚安,這中間他回覆過我61次。


這當然不是我們分手的主要原因,卻是我們感情的現狀。


我太需要對方用言語來肯定他的愛意,而他卻吝於這種繁瑣的表達。


在一起的時候,他的社交賬號永遠比我先知道他的現狀:


他最近又去打球了


他最近剪了新發型


他今天跟小學鐵哥們去吃了飯


曾在網上看過一句話:


如果一個人過了許久才回復你的微信,開口的第一句話就是解釋自己剛才做什麼去了,那他一定很在乎你。


因為他擔心你等不到他的時候會傷心。


等不到回應的感情,像是一場獨角戲,一個人苦苦支撐就為了一個美好的結尾。


所以,現在我選擇直接大結局。


“我很想你,但我不會再找你了”


二、

@宋遠川


跟男友異地戀,他是學生,我是上班狗。


以前總聽人說異地戀很難,我擺擺手表示我們不會。


我跟他都是堅定且執拗的人,認定了就去做,不會被外物打擾。


異地戀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各有各的事情要忙,一週三次電話,還被同事嘲笑性冷淡式戀愛。


我笑笑不說話。


當時的我只是慶幸,自己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一個相同的人。


是什麼時候變了的呢?


或許是從我們的電話越來越少;


或許是從我們每天的聊天內容除了“吃什麼”再無其他;


或許是從我發給他的視頻電話經常被掛斷。


他有他的學業,我有我的工作,他上課的時候我還沒起床,他放學的時候我還在加班。


連作息都知道我們不般配。


原來,異地戀最可怕的地方不是距離的長短,而是生活的差異


去年7月的時候,熬了一晚上做ppt的我在去公司的路上被電動車撞了,膝蓋劃了一道。


當時的我還沒從熬夜的勁兒裡緩過來,整個人處於懵逼狀態,等痛覺湧上來,一顆心後怕到狂跳不止。


我第一時間想的就是他。


想在他懷裡大哭一場,想對他痛罵剝削的老闆,想跟他說自己當時有多害怕。


我打電話過去,可是他沒接。


“我很想你,但我不會再找你了”


後來我拖著身子堅持回公司上班,他才給我回消息:“怎麼了?剛才在做實驗沒看見。”


沒事,點錯了。


我終於體會到了異地戀最大的苦。


我受傷的時候他永遠不能立刻飛到我身邊,我無助的時候他也不能把我抱進懷裡,甚至於無法立刻給我言語上的安慰。


或許是我這個人太功利,沒有即時回饋的感情,我真的沒力氣再堅持了。


三、


網易雲音樂有句熱評:


“是啊,你wifi在線了,應該是起床了。


你4G,應該是出去了。

你2G,應該是回鄉下了。

你又4G了,從鄉下回來了,正在和朋友玩。

晚上4G 了,害怕和你出去的是男生還是女生?

大半夜你wifi了,應該是在家了。

沒顯示在線了應該是睡覺了。


所以,什麼時候回我呢?”


其實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才能在感情裡獲得幸福。


我們在愛情裡披荊斬棘,受傷,然後痊癒。


但是痊癒後的你,不會再去碰那片荊棘林了。


對痛的恐懼,早就蓋過了對荊棘林的嚮往。


我們把自己裹得越來越緊,一旦察覺到可能會受傷,就風聲鶴唳般先一步收回伸出的手。


你不是不再勇敢了,你只是知道怕痛了;你不是不愛,你只是不想再委屈自己了。


懂得放手的人,比委屈自己的人更容易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