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股票估值難?手把手教你學估值!獻給選股難的散戶

認真研究,明白講話。金融科普,有我九方!九方智投擁有一支強大的投研團隊——九方金融研究所,為大家分享股票相關的知識及技巧。

咱們散戶做投資最難的是什麼?就是給股票定價,即這個股票值多少錢。

筆者作為一名股市老兵,就來分享關於PE和PE百分位的一些思考,讓你在股市中少走彎路,掌握正確的投資方法。在當下做投資中,一眼判斷手中個股是便宜還是貴。

覺得今天的文章對您有幫助,可以轉發收藏,幫助自己日後的實際操作中,學會給自己的個股估值。


1

最常用的相對估值法——PE

相信很多人耳濡目染,在買股票看公司的時候都會看PE這個指標,但是真正領會其本質的估計少之又少。

想要搞明白什麼是PE,首先要從股票的估值方法說起。估值啊,顧名思義,就是評估公司價值。那估值方法呢,就是評估公司價值的方法。

那有沒有普通投資者可以快速掌握,而且簡單易行的方法呢?有,PE估值法就是最常見的方法。PE估值法不需要投資者有深厚的財務基礎,也可以快速搞定並應用,而且效果還不錯。

估值方法,從大類上分,可以分為相對估值法和絕對估值法。絕對估值法是給專業人員準備的,裡面有大量數據處理和前提假設,有時候啊,一些參數的選擇也比較主觀,比如折舊有的按3%算,有的按5%算,按3%算的留存利潤就會高一些,但是我們作為普通投資者,如果不知道類似的參數選取,是根本看不懂這些套路的。所以說,絕對估值法估出來的效果並不像它的名字那樣“絕對”準確和完美,普通投資者也用不著眼饞和豔羨。

相反,相對估值法就很簡單易操作,有PE、PB、PS等等估值法,其中PE估值法是最常見的估值方法。大家注意到沒,這幾個估值法都有個字母P,PE、PB、PS翻譯過來分別是市盈率、市淨率、市銷率,所以這個P的意思是指市值,也可以理解為價格。

PE=股價/每股收益

PB=股價/賬面價值

PS=股價/每股銷售額


有人可能問,為啥P又能代表市值,又能代表價格呢?因為大家這麼想,總市值除以總股本,就是每股的股價,總利潤除以總股本,就是每股盈利。因此,PE也可以理解為,股價除以每股收益。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機構,很看重一家公司的淨利潤增速,以及EPS(每股收益)增速的原因了。

淨利潤增速為正,而且每年增速比較穩健的公司,他賬上積累的盈利就越來越多,投資裡面不是有一個詞叫安全墊嗎,那麼積累的越來越多的利潤,就構成了公司的安全墊,把股價抬的越來越高。


2

給股票估值,PE優勢與用法


之前我做過一個研究,看美國股市中,業績與股價的相關性。研究後發現,美國股市是一個極致的價值投資市場,

隨著持股週期拉長,投資賺錢的概率越來越高,股價和業績相關性高於0.68,持有時間越,這個相關性就越高。這充分說明了業績好的股票,長期來看是能給我們帶來收益的。

中國的市場,尤其是2015年牛市頂峰跌下來之後,2016年外資不斷流入A股,一方面市場的風險偏好下來了,大家不再聽信講故事的企業,開始實打實的買茅臺、格力等優質企業;另一方面外資佔比的提高,也讓這些所謂的中國核心資產定價越來越合理,因為外資有他們一套很成熟的估值體系,喜歡的就是這些優質企業。

所以中國也在走價值投資之路。有人說最近的科技股漲的好,是不是近3年的價值投資週期要結束了?其實這是一個誤區,買科技股,不等於不是價值投資,這兩者並不矛盾。大家沒看最近北向資金也在買科技龍頭嗎,那是因為科技龍頭的業績,從去年下半年加速增長,買公司業績增長,就應該是價值投資。

那為啥15年買科技股就不是價值投資呢?因為當時的科技股已經有明顯泡沫,而且當時的高增長,更多的是靠外延併購來的。而本次科技週期,更多是內生增長帶來的,是在5G浪潮、國產替代、自主可控等疊加下的超級週期。

所以本輪增長主要是盈利驅動的,和15年那次不一樣。15年靠外延併購,後來在17、18年商譽暴雷,不就是溢價併購的後遺症嗎。


3

PE歷史百分位的用法

百分位的用法,很多地方都會用到。比如說一個學生,考了90分,你認為他的學習成績,在全班排名如何?判斷不出來吧,因為90分是個絕對值,你不知道其他人多少分啊,搞不好考試很簡單,大部分人考了98分甚至100分呢。

同理,如果我告訴你現在上證綜指的估值是13倍,你認為高了還是低了?沒有概念。因為我不知道上證綜指過去的估值是什麼情況。

這時候,百分位就派上用場了,比如我們經常在券商報告中看到,說某個指數近十年曆史百分位多少。我們還是以上證綜指舉例,上證綜指從2010年2月27日至2020年2月27日,PE最高值為27.86,最低為8.91,現在是12.98。那麼現在所處的百分位,就是用現在(12.98-8.91)/(27.86-8.91)=21.48%。

如果大家記不住這個公式怎麼算,可以把PE歷史百分位看成是一根K線,有一個最高價,有一個最低價,百分位就是收盤價,如此一來這根K線很容易就在腦子裡形成了,收盤價處在高位還是低位就一下子有概念了。

那麼,現在的收盤價位於整根K線的20%多的位置,這意味著上證綜指非常便宜。在這十年裡面,僅有兩個區間段,估值是低於當前13倍估值的,一次是13-14年,一次是2018年底,而後面緊跟著的就是14年下半年一直持續到15年中旬的大牛市,以及19年一季度的大幅反彈。所以,以現在歷史百分位低於25%的情況看,A股實在是太便宜,後面上漲的概率和空間都比較大。見下圖:估值低於黑色虛線的位置,就是比較好的低位佈局區。


「收藏」股票估值難?手把手教你學估值!獻給選股難的散戶

圖:近十年上證綜指PE歷史百分位

如果這裡不好理解,我用技術分析舉個例子,平時我們看某隻個股,或者某個板塊指數的時候,判斷能不能突破前高,會結合什麼指標看啊?沒錯,就是成交量。同樣的道理,一個行業的估值,想要突破前高,或者市場低迷的時候,判斷它會不會創新低,也是同樣的用法,看這個行業和當時的高低點相比,是不是情況更好或更糟了。

行業整體盈利情況較好,行業景氣度上行的時候,它的PE歷史百分位自然要高一些。所以我們不能看某個行業的歷史百分位已經到70%-80%以上了,就認為它高估了,還是要結合行業的盈利情況而定。

舉例來說,比如白酒行業,從16年一直漲到現在,估值百分位一直很高,有人一直喊白酒高估了,但卻一直漲。一直到以茅臺為代表的白酒企業,它的盈利增速放緩之後,股價才開始滯漲,這就是上面所說的要結合行業盈利情況綜合考慮的原因。

所以,我們在選擇行業的時候,要儘量選擇景氣度向上的行業和公司,像那些已經處於衰退期的行業,他們的估值一直很低漲不上來,那都是因為成長能力已經放緩了,甚至出現負增長了。

總之,PE估值法,是一個很好理解,也很容易上手的估值方法。希望今天的文章,給帶給你一些啟示,覺得內容有幫助,可以轉發收藏,以後在實際操作中運用。

更多精彩文章,可關注頭條號:九方智投,獲得更多獨家實用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