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鄉鎮衛生院在行動(十三)

抗疫防控 | 基層鄉鎮衛生院在行動(十三)

贛縣區江口鎮中心衛生院:淬火煉精鋼 實戰礪初心


76名密切接觸者在贛縣區江口鎮集中醫學觀察點隔離;1056個小時全體醫務人員的日夜堅守;今天清零!——題記


大年初一,贛州市贛縣區發現了首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初四確診),其大部分親屬都在江口鎮圩鎮。在該鎮先後引發家庭聚集性病例,贛縣區累計確診9例病例中的8例均來自江口鎮。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阻擊戰、總體戰。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傳播速度之快、感染範圍之廣、防控難度之大前所未有。“疫”臨城下,全力以赴,盡銳出戰,由此江口鎮戰“疫”全面打響,成為全區的主戰場。作為該鎮抗擊疫情的主力軍——江口鎮中心衛生院,面對當時不甚明瞭的“敵情”,在各級黨政領導靠前指揮指導,江口指揮部,市、區衛健委主要領導的精心指導關心,全院幹部職工團結一心、不畏艱險、不計報酬、“逆行”而上、深入一線,奔赴抗擊疫情主戰場,全力守護一方百姓康安。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阻擊實戰中砥礪了初心使命,經受住了血與火的考驗,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目前,該鎮自2月7日起至今已連續32天無新增病例(醫學觀察人員),達到了“隔離點內零交叉,隔離點外零擴散,醫務人員零感染”的總目標。

抗疫防控 | 基層鄉鎮衛生院在行動(十三)

大年三十,熊永慈在高速路口體溫監測點值守

紅心向黨,擎旗帶頭衝鋒

疫情催號角,危急關頭,黨組織就是定星盤,黨員幹部就是主心骨。“取消春節假期守崗從我做起,班子成員作表率,黨員要帶頭。”江口鎮中心衛生院院長熊永慈聞令而動,在大年初一召開的新冠疫情防控緊急專題部署會上,斬釘截鐵地說。30多年從醫生涯、擔任23年基層衛生院主要負責人的他,也是頭一次遇到這種史無前例、近在咫尺的疫情,在許多未知的情況下,他深信此次抗“疫”有信心、有定力、有序組織、有管理顯得無比重要。熊永慈身先垂範,疫情開始以來一直連續20多天吃住在醫院,春節也是在醫院與同事們一起度過的。白天在江口鎮集中醫學觀察點、高速路和323國道2個卡口、圩鎮封閉區、鎮指揮部來回組織、協調、彙報工作,晚上還要參加各種會議、醫學隔離點、圩鎮封閉區參與巡查等,深夜返院後還要研判、安排第二天各卡口、醫學觀察點、圩鎮封閉區的人員協調等各項工作,超負荷連軸轉。原本患高血脂多年加上睡眠不好的熊永慈,憑著黨性與擔當硬是撐過來了,因為他作為本單位疫情防控戰隊“指揮官”、第一責任人不能倒下。而此時,熊永慈86歲高齡的父親年前確診了肛腸癌,在市某醫院住院放療,也抽不出時間去看望他老人家。

高擎黨旗才有方向,守好堡壘才能守好陣地。該院班子成員和黨員衝鋒在前,鼓舞帶動全院上下穩住了陣腳和軍心,在疫情遭遇戰中士氣日益高漲,一往向前。黨支部副書記、工會主席兼辦公室主任肖麗萍,顧不上病重的母親、年幼的雙胞胎孩子、自己病倒,一次次衝到防控最前沿。在集中醫學觀察點為密切接觸者測體溫、填表格、送藥(感冒和慢性病藥)、打點滴、做心理疏導等工作。副院長謝程航每天穿戴防護服、護目鏡、N95口罩、外科手套,頂著厚重的裝備帶來的不適和壓力,一直堅守發熱門診30多天。副院長劉澤賢、醫技科長鍾亮一直堅守在高速路口體溫監測點,為關心同事硬是把大晚班給包攬。鍾惠英、肖媛媛等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主動寫申請書“請戰”,特別是鍾惠英一直堅守到3月9日最後一名隔離人員解除觀察。有了榜樣示範引領,全院幹部職工除夕夜前就返院上崗,做到了“國有難,召必回,戰必勝”。

仁心慈懷,火線爭拼智勇

越是艱難越向前,可愛可敬的白衣天使也可以變成白衣戰士。1月26日江口鎮設立“集中醫學觀察點”(以下簡稱“觀察點”)之初,在防護措施還沒有完全到位的情況下,肖麗萍帶領著吳燕、胡春香、宋潔潔、李喬香四名護士組成的的體溫監測組進入執行任務,她們為深知自己與可能隨時出現的發熱病人零距離接觸會有遇到危險時,她們卻毫不猶豫、不退縮,帶頭與“觀察點”人員近距離接觸。

抗疫防控 | 基層鄉鎮衛生院在行動(十三)

在集中醫學觀察點對觀察人員進行登記、體溫監測以及健康宣教

監測組就這樣每天都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與這些密切接觸者打交道,為他們測體溫、填表格、送藥(感冒和慢性病藥)、打點滴、做心理疏導等工作。防護服一穿至少4個小時,密密實實幾乎不透氣,下班後臉上被壓出深深的印痕,為了堅持中途不去洗手間,大家連水都不敢喝。

辛苦可以克服,但緊張和害怕心理卻難以完全消除。監測體溫的第一天,發現林某英愛人與其妹妹出現了發熱、咳嗽的症狀,肖麗萍立即向領導彙報,當天轉診至贛縣區人民醫院,次日接到區人民醫院反饋核酸檢測為陽性;第三天,林某英的大女兒又出現了發熱、咳嗽、乏力的症狀,同樣核酸檢測為陽性,聽到這個消息後所有的人都非常緊張,原來愛笑的肖麗萍同樣內心也緊張,幾天都未露出過笑臉。雖然在有限的條件下,做到了最好的防護,但還是擔心她帶領的體溫監測組人員會“出事”,為儘量避免更多的人與密切接觸者接觸,肖麗萍申請只留兩個人負責監測體溫等工作,思來想去,她決定留她自己和另一個更年長的公衛科主任吳燕,主要考慮到兩人都有十多年的護理工作經驗,萬一出了什麼事,也更有經驗。但沒想到1天后吳燕的手受傷了,後來因人手不夠,只有肖麗萍1人負責觀察點的監測體溫等工作。

從此,肖麗萍的擔子和壓力又更重了,早晚監測完體溫後還要返回衛生院處理辦公室的其他工作,直到2月9日晚上,肖麗萍開始發熱,終於病倒了,她立馬做了CT和血常規檢查,排除了疑似新冠肺炎後,第二天又堅持上班,即使生病也未休息過1天。1994年出生的護士張雨惠積極向她學習,主動向院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並申請加入到監測組中。

醫學隔離點設立時間久後,有些人難免會出現煩躁、焦慮、不安、甚至恐懼的心理,有時還有激動情緒。針對這種情況,院長想出解決辦法,一方面派鍾惠英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安慰等工作,另一方面她還會每天教授被隔離人員學習舞蹈,從而使他們心理上得到安慰,精神上得到了放鬆。同時還關心他們的飲食起居比如:親手送上煲好的雞湯、排骨湯等使他們身體儘快恢復健康。醫務人員對待親人般的熱情、耐心、周到、猶如春風化雨般的服務,感動著每一位被隔離人員。

抗疫防控 | 基層鄉鎮衛生院在行動(十三)

醫務人員為封閉區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監測體溫

2月5日江口圩鎮農貿市場又出現一例確診病例鄒某,隨即江口鎮指揮部迅速劃定了封閉區,將84戶,356名居民納入居家醫學觀察,衛生院需安排人員對鄒某密切接觸者每天兩次體溫監測、心理疏導以及活動場所消殺等工作。封閉區人員多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情況,均需安排醫務人員一一處理。如:溫某因出現“發熱、咳嗽、咳痰”症狀,打電話給院長熊永慈,立即安排了救護車接到衛生院就診,經做血常規、CT等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由住院醫師許小桃收入住院精心治療,住院3天后痊癒並由衛生院救護車送回家。8歲小男孩到了接種狂犬疫苗的規定時間,衛生院又立即安排救護車到區人民醫院“拿”疫苗,並安排醫務人員上門接種。“我每天要吃的高血壓藥吃完了”“我要3支胰島素和5包打胰島素的針頭”“我家寶寶好像有點發熱了”、“我媽媽今天拉肚子了”……類似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並均已一一協助解決。

同心眾志,迸發最強戰力

一手獨拍,雖疾無聲;一心眾志,唱響大風。醫院工作尤是如此,打贏疫戰要提速高效運轉,院內各個科室環環相扣,疫情期間做好院感工作至關重要,院感科主任卓檢華挺著8個月的孕身連續堅守位二十多天。護士長劉觀華放下剛滿週歲的女兒,從大年三十上班至今未休息過1天,在護理人員緊缺的情況下,做好護理工作的同時,還要協助做好院感工作。90年後小護士張玉瑩患有慢性闌尾炎,忍著疼痛上白班、小晚班、大晚班一個也沒落下。B超室80後技師韓海燕一人頂兩人班,因自身體質較差加上工作勞累,胃病犯了只能白天堅持上班,晚上輸液治療,第二天又連著幹。檢驗科60後蔡明英患有慢性病,白天上班,晚上值班,累得頭暈頭痛就在桌上靠一靠。還有至今不下火線依然在院內24小時值班的預檢分診、發熱門診的吳燕、李國平、劉明海、劉鈞、胡春香等盡職盡責,從未抱怨,從未叫苦叫累。

抗疫防控 | 基層鄉鎮衛生院在行動(十三)

預檢分診醫務人員發放宣傳資料

前方打仗,後勤工作沒有閒人。每月工資才拿1000元多點的臨聘保潔員賴玉蘭、消毒供應室的老職工陳翠蘭,不計個人得失,連續30多天清洗隔離點、各卡口值班人員穿過的隔離衣、防護服的消毒、清洗、曬乾無怨無悔。負責院內、院外消殺工作的丁毛仔,每天揹著沉重的消殺器具,在集中隔離點與院內來來回回開展消殺工作,累得腰痠腿痛也不言苦。救護車司機林祥琪、吳先兵兩人接送疑似和確診病例,在密閉車廂內“同呼吸”,但他們無懼被傳染風險先後接、送密切接觸者140多人進出醫學隔離點和家中,轉運6名陽性病例到指定醫院救治,有時晚上八、九點才回院,晚餐都趕不上,只能隨便弄點乾糧填肚子,仍然不分晝夜隨時聽候調遣。衛生院少數醫務人員與早期無症狀的確診病人林某、鄒某看病,導致13名醫務人員隔離十四天。他們在解除隔離的當天下午便投入到各自的工作當中,特別是黨員曾水發解除醫學隔離後當天晚上主動申請加入發熱門診24小時值守中。正是職業的情懷和共克時艱、人人有份的責任感,喚起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發出無窮戰鬥力。

為做好村級疫情防控工作,衛生院積極培訓、發動各村鄉村醫生,使他們活躍在村裡防控一線,為返鄉人員測量體溫、宣傳防控知識。一個個穿著白色衣服穿梭在村頭的背影,成為這個春節最亮眼的風景。他們平時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員,在抗擊疫魔面前沒有華麗的言辭,只有一顆顆真誠熾熱的心,與全院幹部職工一道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全力做好本職工作,舍小我為大家,無私無畏地投入抗疫工作,奮不顧身為助力抗疫推波助瀾。

抗疫防控 | 基層鄉鎮衛生院在行動(十三)

3月9日,江口鎮集中醫學觀察點,最後一名出院患者解除醫學觀察

清零!3月9日,江口鎮集中醫學觀察點,最後一名出院患者解除醫學觀察,圓滿完成了階段性隔離任務。至此,江口鎮中心衛生院的醫護人員在隔離區裡整整1056個小時。隔離區的日日夜夜雖然特別辛苦,但是讓他們感到非常光榮和自豪,因為他們不僅在履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天職,而且還讓他們的思想得到淨化、業務得到提升、團隊得到鍛鍊,更重要的是收穫了戰勝一切困難的信心,是一次重溫初心的思想洗禮,更是一次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

抗疫防控 | 基層鄉鎮衛生院在行動(十三)

可愛可敬的白衣天使——江口鎮中心衛生院“逆行”醫務人員

疫情警報未除,硬仗尚沒結束。江口鎮中心衛生院全體人員將繼續緊繃防控弦,保持頑強鬥爭韌勁和連續作戰作風,不獲全勝不收兵,為爭當新時代黨和人民群眾忠誠、擔當的健康衛士,捍衛白衣天使的神聖榮譽,交出滿意的大考答卷。


抗疫防控 | 基層鄉鎮衛生院在行動(十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