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在杭州前面,是否意味著蘇州更美呢

縱觀五千年曆史長河,人中龍鳳如過江之卿,能工巧匠、文人騷客、富商巨賈和朝野側目實在數不勝數。然逝者如斯,這些時代的弄潮兒,同樣無法規避被大浪淘沙的命運。真正能夠歷久彌新的,唯言論和精神而已。也正是因此,名家留下的詩詞歌賦,或出處不詳的民間諺語,往往能夠成為驢友們的重要參照。而江南就是一個高頻詞,而且常常和美好的春天綁定,聽過春風又綠江南岸後,誰能拒絕江南呢?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在杭州前面,是否意味著蘇州更美呢

寒山寺

可是問題就出現了,因為世人皆說江南好,江南在哪兒?不知道。古人對於江南的定義是很模糊的,厚道一點的作者會說“姑蘇城外寒山寺”,或“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總歸帶個座標。而不那麼厚道的呢,只是抒發自己的感情,如“江南無所有,聊寄一枝春”,或只是收集素材裝點自家園林,如乾隆七下江南。這幫人只說江南如畫,適合旅遊和度假,但是在哪裡,卻不肯告訴你。也罷,那就去蘇杭好了。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在杭州前面,是否意味著蘇州更美呢

蘇州

可是新的問題又來了,蘇州排在杭州前面,是否意味著蘇州更美,更值得一去呢?其實不盡然,蘇州排在杭州前面,只是因為蘇州的成名先於杭州。天堂一詞,起先是用來形容江南的,唐代詩人任華是這樣說的“人謂爾從江南來,我謂爾從天上來!”如果想要找個城市,作為江南的代表,也只能是蘇州和紹興。因為唐代的三京都在北方,但凡出彩些的南方城市,都是家底本身就好。蘇州是吳國的都城,紹興是越國的都城,兩者更適合代表江南。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在杭州前面,是否意味著蘇州更美呢

杭州

那麼杭州是怎麼“混”進來的呢?這就要提到,一個名叫白居易的大詩人。公元822年,白居易因不被重用,內心煩悶,請求去南方上班。於是便來到了杭州(錢塘郡)當刺史,上班就得做事,而西湖才成瀉湖沒多久,自然就引起了白居易的注意。也就是在和西湖鬥智鬥勇的過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南方之美,或許跟希望有所建樹,閒不下來也有關係。就開始修這個,修那個,沒事就旅旅遊,日子過得也還不錯。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在杭州前面,是否意味著蘇州更美呢

白居易

可是兩年之後,一則調令打破了這片和諧,白居易被迫去洛陽上班。此時的白居易,已經把心態給調整好了,就想找個地方好好養老,於是到了洛陽就開始買房。只可惜一年後,又一則調令出現,白居易又一次不得不從。這一次,他來到了蘇州,抵達目的地之後,他很意外,說“人稠過揚府,坊鬧半長安”,蘇州怎麼這麼熱鬧啊!從這一句詩中,完全可以說明,當時的蘇州確實比杭州繁華許多。可是主動放棄仕途卻仍不得安寧的白居易,已經覺得很累了。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在杭州前面,是否意味著蘇州更美呢

吳越錢氏

他是這樣說的“霅川殊冷僻,茂苑太繁雄。唯有錢塘郡,閒忙正適中”。意思就是湖州偏僻了一些,蘇州又太繁華了,還是杭州好,表達對杭州刺史生活的懷念。也正是這句詩的出現,蘇州和杭州就開始經常性的同時出鏡,但此時的杭州仍然有些底蘊不足。直到安史之亂出現,杭州人口大增,並迎來了未來的兩浙第一世家吳越錢氏,這才真正縮短了和蘇州的差距。故而南宋時期,蘇州人范成大才能大大方方地說出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來。(李雙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