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CDR第一股”的小米,到底值多少钱?

文|《浙商》全媒体资深记者 陈抗

   从IPO到CDR,一路绿灯的小米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

  今天凌晨,证监会官网更新披露了小米集团《公开发行存托凭证并上市》文件,CDR首单一锤定音。

   港交所首家“同股不同权”企业、H股+A股双行上市、“独角兽”……伴随着这些标签的加身,小米会提供一个怎样的上市范本?

成为“CDR第一股”的小米,到底值多少钱?

  一季度净利润为负,小米到底赚不赚钱?

  此前,小米一直否认自己要上市,但是一旦出手,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开拓速度绝对令人望尘莫及。港交所发布“同股不同权”新政三天后,小米就挂上H股申请;证监会宣布CDR政策落地的第二天小米就递交了申请,4天后挂出招股说明书。

  什么是CDR?简单来说,CDR就是中概股公司把部分已发行股票托管在当地银行,然后由中国境内的存托银行进行发行、上市,以人民币结算,供国内投资者买卖。

  对于未在境外上市的企业,CDR的要求是企业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且估值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或收入快速增长,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同行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红筹企业和境内企业。

  2018年一季度,小米的营业收入是344.12亿元,但是净利润为-70.27亿元。小米CDR招股书中披露了报告期内的营收和利润,2015年至2017年,小米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68.11亿元、684.34亿元、1146.24亿元,基本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但净利润分别为-76.27亿元,4.92亿元,-438.89亿元,亏损变化幅度较大,累计亏损1351.63亿元。截至2018年3月31日,公司净资产为-1280亿元。

  一季度亏损70亿也可以上市吗?小米的解释是,公司上市当年财务报表净利润可能存在大额为负的风险,但并不反映公司实际经营业绩。净利润存在大额为负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产生大额公允价值亏损。互联网公司通常会有多轮融资发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这笔在公司账面上所谓的“负债”数字,在上市那一刻就会消失,这种亏损的数字越大,就说明这家公司被大家认可的价值越高。

  有证券专家指出,看新经济和互联网公司是否盈利,不能单纯只看公司净利润。最重要的是看“经营利润”和“经调整经营净利润”,这两个数字,可以排出财务会计等干扰性因素,从本质上看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

  之前小米在港交所IPO的招股书中披露的信息显示:其2017年经营利润为122.1亿元,经调整经营净利润为53.6亿元,净利润为亏损438.9亿元。

  小米估值到底是多少?

  按CDR的要求,小米营业收入已经达标,但估值一直都很有争议,现在市面上流传着多个不同版本:

  根据硬件企业计算市盈率,小米估值只有100多亿美元;

  根据大型互联网企业定价,如亚马逊的市盈率超过200倍,那么小米的估值超过千亿美元;

  根据用户价值估算法,按照雷军的算法,小米每个用户价值380美元,现在1.9亿月活跃用户,估值超过700亿美元;

  此外,小米官方表示,小米已经进行到F轮融资,融资估值不低于200亿元,符合CDR相应政策。

  虽然市场中质疑小米估值太高的声音很多,但有消息称,目前投资人尤其是基石投资者竞争激烈,给出的估值普遍在750亿-800亿美元之间,也有一批机构给出超过800亿美元的估值。不过截至目前,尚未敲定任何基石投资者。

  有专家表示,对于试点创新企业,无法完全套用传统的市盈率等估值方法,但新的成熟估值模式还没有出现,导致这些企业的估值和定价难度都很大,需要通过市场询价来发现价格。

  小米在CDR招股书中亦表示,目前小米不存在战略投资者,本次发行CDR将采用市场化询价方式,综合考虑公司基本面、投资者需求、市场承受能力、未来发展资金需求等因素确定发行价格。

  小米的商业模式是“铁人三项”:硬件产品、新零售渠道、互联网服务。在CDR招股书中,小米披露了募集资金用途:研发核心自主产品拟投入资金占比30%;扩大并加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及移动互联网服务(包括人工智能)等主要行业的生态链拟投入资金占比30%;全球扩张拟投入资金占比40%。

  这表现出了雷军除了坚持小米的互联网属性和生态打造之外,对于国际化进展的重视。在小米8周年发布会上,小米用连续7款新品,向外界传达了小米在商业生态、互联网服务、国际化方面的实力和想象空间,也在意欲增强投资者对小米IPO的信心。

  在美剧《硅谷》中有一个情节:男主创办的企业在科技展中一战成名,受到了风投的追捧,各家VC争相抢购,从1200万美元飚至1亿美元估值,似乎所有创业团队都认为越高估值越大融资规模。但有一位VC却点明,过高估值透支的是初创企业的发展能力,最终说服男主接受了原先一半的融资价格。

  作为资本市场的新军,当前小米的所有盈利预期能否在未来一一兑现,创造越来越高的价值,还是未知数。而小米上市的最终估值和融资能力,也需要实际验证。对于小米的下一步以及它的未来,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