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龙:如任由基建狂魔兴风作浪那要出大问题

大疫过后,从上到下要有过几年紧日子苦日子的准备,财政要厉行节约保基本民生开支保运转保开门,而不是继续到处铺摊子上项目,最后丢下一堆堆的半吊子和烂尾项目。 


陈志龙:如任由基建狂魔兴风作浪那要出大问题


随着疫情管控形势向好,全国新一轮项目投资似乎已经在热涌动。


有媒体报道说,截至3月1日,包括北京、河北、山西、上海、黑龙江、江苏、福建、山东、河南、云南、四川、重庆、宁夏等13个省市区发布了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这份投资清单共包括10326个项目,其中8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33.83万亿元;另有8个省份公布了年度投资额,合计约2.79万亿元。媒体“乐观估计”说,这一数字很快将达到40万亿,一些房地产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开始大呼小叫,说疫后经济复还是要靠“基建狂魔”。


前几天,新华社的一位老朋友问我怎么看所谓的让“基建狂魔”复出,我回答说这种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宗教般的崇拜是着了魔。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可能面临的困难要有基本的清醒的认知,应果断摒弃所谓引以为傲的“基建狂魔”的旧的路径依赖。疫情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以我们当前的100万亿的经济体量计算,近两个月的经济停滞,直接经济损失以10万亿计。经济复苏和重建,短期需要一定的刺激政策以对冲经济阶段性停摆的流动性断层风险。但是切不可任性胡为,不顾财力和实际困难,开出几十万亿的基建清单,不负责地任让“基建狂魔”张牙舞爪,那旧疾未去,新的祸根重又埋下,必将遗患无穷,并且很快将尝到苦果。


江苏省财政厅的一位老领导看到云南一个省上报的近4万亿的基本建设计划,给我留言:问问他们哪来的钱?江苏财政收入早已过万亿,今年上报的基本建设规模才5000亿,以云南省的财力,他哪来这么多的钱?问题不只是云南一地,在这股大基建申报热中,一个个唯恐落后,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的一位负责同志告诉我,央视报的云南那个计划“吓我一大跳”,“估计是今后若干年的总投资”。疫情过后,各地马上会陆续报出成千上万亿的庞大投资计划,省发改委只统计考核年度实际投资,不能把一个五年八年甚至十年的长期项目用总投资概念,这会误读误导。如都这个报法,那就不是四万亿的问题,四十万亿、一百万亿也打不住,这太恐怖了。其实这些打鸡血的数字都是不算数的,因为变数太大,我们不敢这么报。江苏今年安排省重大实施项目220个,年度计划投资5410亿元。我们不敢放卫星乱报。


“哪来的钱?”“数字太恐怖!”这都是熟悉经济工作的主政者的清醒认知。一些地方好大喜功开出的基建清单动辄三万亿、五万亿,累计近40万亿,还美其名曰“新基建”。昨天我对一家媒体记者说,不要跟一些站台的“公司经济学者”“网红经济学者”起哄,他们是利益集团的“门客”,他们胡说八道只是要“对得起”公司的那份高薪,我明确指出所谓的新基建是个伪命题。一位财政厅长给我留言,让我问问他们钱从哪里来后,又拨通我的电话说,这么大的盘子,哪来的钱?印钞,财政向中央银行透支?中央银行法通不过,因为那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严重的会导致经济崩溃。继续发债,以当下天文数字般的地方债务负担,除了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绝大部分地方政府发债空间已被封死。财政压力很大,怎么突围?不顾财力不量力而行不尊重经济规律,打鸡血最终一定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我看从上到下要有过几年紧日子苦日子的准备,厉行节约保基本民生开支保运转保开门,而不是继续到处铺摊子上项目,最后丢下一堆堆的半吊子和烂尾项目。中央财政最近提前下发的专项债也是保重点项目的。


一位一辈子从事金融工作的省级国有大银行负责同志给我留言说,我赞同你的观点,我们都付出过太多的教训,这次不能再头脑发热乱来了。西方国家的财政有议会的硬约束,我们的财政是软约束。如果危机时刻,再没有基本的自我约束能力,“不自律,必自毙”。他说,疫情过后再去打鸡血,等于自杀。现在不是要不要过紧日子的问题,而是不得不过紧日子。不是要不要用铁公基拉动经济,而是必须要大幅度砍压低效的长回收周期的基建规模。历史的经验教训一再警示我们,经济困难时期如果一窝蜂地铺摊子大上基本建设项目,极容易触发债务风险加剧通胀失控,这么干是饮鸩止渴。如果任由“基建狂魔”兴风作浪,那疫后的经济要出大问题。


经济体如人体,疫情过后,如大病初愈,慢慢进食,先喝点米汤、稀饭、菜泡饭,慢慢调理慢慢恢复,急不得。10万亿、25万亿、34万亿……才几天时间就这样癫狂地加码,暴饮暴食,乱来,想再送进ICU吗?大疫过后,从上到下要有过几年紧日子苦日子的准备,财政要厉行节约保基本民生开支保运转保开门,而不是继续到处铺摊子上项目,最后丢下一堆堆的半吊子和烂尾项目。中央财政最近提前下发的专项债也是保重点项目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是提出保民生保运转保开支。一位企业家给我的留言是,疫情爆发后,我们数以万计的留学生滞留在国内,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改革滞后,导致大量资金和人才的外流。疫情过后,经济复苏还是要靠改革推动,在教育、医疗、基础研究、民生保障、养老等领域深化改革,以充分激发市场和民间活力,要下大力气弥补因疫情造成的苦心经营多年的产业链的断裂,而不是乱铺摊子。一句话,峭壁边缘,不管是继续艰难爬坡,还是阶段性战略性地以退为进下坡休整,先要管好刹车,而不是加油门,那要一不小心就会冲出去,或者翻大跟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