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中的“意境”是什么?如何创作出有“意境”的摄影作品?

柳侍墨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在我看来,“意境”包含了故事,决定性的瞬间

要想拍出这种照片,摄影师的技术是必须过硬的。为了拍出想要的画面,摄影师可能需要等待很多天,经历几次失败,不断的改变构图,等待时机。

以下是一些我自己拍的觉得不错的,都是旅游的时候拍的


滿天星


什么是摄影作品的意境?

摄影作品的意境,就是作者通过自己对大自然的理解和认识,借助光线、色彩、线条、影调等表现手段,在作品中倾注大量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给人以独特的形式美感和审美意味。意境深远的摄影作品,能让观赏者从作品中感受到心灵慰藉和精神动力。

(摄影/夏雪)

如何创作出有意境的摄影作品?

  • 寓情于景:有鲜明的个人情感倾诉,做到情景交融,让观赏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嗅其味。

  • 借景言志:选择有意义的景物,以比喻、象征、拟人等方法借景言志,如松柏的坚贞,荷花的高洁,竹子的谦逊,柳枝的柔美,等等。

  • 含蓄委婉:意境深远,必然是含而不露,委婉曲折,让形象的情感表达、景物的虚实相生,如同春风细雨,润物无声,而观赏者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得到启示和感悟。

  • 引发联想:创设丰富的想像空间,发挥以小见大的作用,通过一株树而联想到一片森林,如尝滴水而知甘泉,窥一斑而及全豹。

(摄影/夏雪)

摄影作品的意境来源于生活,意境的深远与否,取决于作者对生活的认识程度和态度,要创作出有意境的摄影作品,就必须热爱生活,尊重自然,以生活的源泉去激发内心深处的审美意识,在与自然的交融中,展示内在的心理世界和精神境界。

(摄影/夏雪)

至于你说的只有心思细腻的人才能拍出有意境的作品,而粗心大意的人不懂得什么是意境。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我不完全赞同,一个人的个性虽然对作品的创作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但不是决定因素,因为很多人对待日常生活的态度与对待艺术创作的态度,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们平时也看到一些艺术家不修边幅,不拘小节,但并不可否认他们在艺术上也取得了成就。

(摄影/夏雪)

总之,意境是“意”与“境”和谐统一的审美体验,既要展示作者主观之“意”,也要体现客观现实升华之“境”。意境虽然并不形象具体,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却有一图抵万言的视觉魅力。(图文原创/夏雪)


夏雪视觉


摄影作品中的“意境”是什么?如何创作出有“意境”的摄影作品?

"有情感的人,有灵感的人,心思细腻的人才能拍出有意境的片子,拍出好作品。一个人本来就大大咧咧,粗心大意的人,让他去拍一组有情绪有思想的片子,他会说啥玩意,没意思,不懂啥是意境。"

我一直没弄明白悟空问答里怎么看提问的人是谁,因为这位同学整段了引用了我在另一个回答里的内容,那个问题是:

为什么有些人学过很多摄影技巧,但拍出的好照片却寥寥无几?

我第二个内容中的一段文字,情感灵感,估计是看完以后有感而发了这个问题。


我以个人的理解,通俗直白的说说什么摄影作品的意境。

首先,意境要有意。

啥叫意境要有意呢?用最好理解的语言来说,就是有没有意思,有什么样意思,摄影作品中的意思是不是你要表达的意思,别人能不能理解你摄影作品中要表达的意思,所以有意境先要有意思。

没意思的作品算不上好作品,也更谈不上意境。


其次,意境要有境。

意境的境是境界的境,这个境界是指达到了一种层次,一种高度。这样的境界可能会打破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不是墨守成规的去拍摄。

意境的境也是心境的境,有意境的作品心之境界的外在表现,心里有什么,才能拍出什么,真实无虚。


最后,意境很小众。

意境很小众,就是说意境的欣赏不是每一个都能理解的,与你有相同的经历的人,与你有相同故事的人,与你有相同心境的人才会看到你作品中的意,理解你作品中的境。

如果你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懂你的作品,看出你的意境,那是不可能的。

怎么说呢?

一杯白开水,还会有人嫌太凉或是太烫,何况是可以有无数种解读的摄影作品呢?


如何创作出有“意境”的摄影作品?

没有如何,没有方法,可能越努力拍越没有意境,刻意的追求永远不会成功,顺其自然吧,功到自然成!


头条号:紫枫摄影后期教学,专注于摄影及后期教学二十年,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讲透原理,突出可操作性,欢迎关注,查看大量系统化、系列化的教程!


紫枫摄影后期教学


摄影作品中的“意境”是什么?如何创作出有“意境”的摄影作品?

摄影作品中的意境,和其他艺术作品的中的意境,可做相同的理解。我认为的意境,指的就是“情和景融为一体”的作品。什么叫情和景融为一体呢?

境,指的是摄影者所看到的的景色,也指摄影作品观者所见的景色;意,指的是摄影者通过作品,想表达出来的意思,也指摄影作品观者所领会的意思。而这意和境放在一起,谁都没有明说,但谁都明白对方所表达,所想,就是一个有意境的作品了。



比如,第一幅图。

夕阳把整个海面染黄,壮阔的海浪和独行的小狗,形成大与小,壮阔与细微的对比,观者看图,能有所想,有所感悟,这图就很有意境。



第二幅图。

阳光下,湖泊变成白色,枯枝和火烈鸟,好像画在湖上一样,分不清这是照片还是一幅画,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安静与祥和。这图,也很有意境。



第三幅图。

圆月乌鹊,月光下树呈现出板报的景象。不同的人,看到此图,会有不同的心情。但相信各位,都会有自己的感受。这种能给人带来感受的图,就可以说很有意境。



并不赞成,题主备注中说的,心思细腻的人,才能拍出有意境的片子。不只不赞成,还十分反对。有些片子是需要等的,但有些片子,也是遇到的,摄影师只不过总结了些规律,更掌握了技巧,但一般人,一生中,也会遇到很多有意境的景象,也能拍出来。注意总结拍摄技巧,就会有所收获。

普通人,想拍出有意境的片子,需要有一双“摄影眼”。私信我关键字:摄影眼。我来告诉你,相关技巧。




摄影自学班


摄影作品中的“意境”是什么?如何创作出有“意境”的摄影作品?

“意境”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某些艺术手段营造一种氛围,其中包含创作者的情感因素。



那么如何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呢?首先要结合景物与人物的情感关系,
上图一条通路尽头是个插着红旗的亭子,人正朝那个方向行走。不但有了空间感,还有“毅力”在里边。
本来是一个“浮云”

雕塑,有了穿红裙子的小女孩和她的视线方向就有了意境——这个小女孩“心中的云”是什么样子呢?
摄影很多技法都比较适合表达各种“意境”
,多重曝光,慢门,逆光,频闪等的应用让画面有更多元素融入其中,表达更丰富的情感。
如果前期没有处理好,后期可以做的更有意境嘛,这个钻戒的广告如何?是不是很吸引眼球?

(上图来朋友圈,请勿转载)

以上只是抛砖引玉,很多意境可能灵光一现,等你拿起相机拍照的时候就已经错过了,只能深深的印在脑海中,还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品味,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美”。

至于思想简单的人能否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这个我想一定有那么一个瞬间是会被摄影者感受到,所以应该也是可以的,只不过画面的深度不够罢了。


红尘映像


我们可以先从字面意思上解读意境这两个字,“意”字可以解读为意义和思想,“境”字则可以解读为环境与空间。所谓有意境的照片,可能指的就是“有着想象空间,能引人思考”的那些照片吧。

按照这种解释来说,拍摄出有意境的照片有太多的方式方法。这里简单介绍三种拍摄创作出有意境照片的方法。

第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在采用极简构图方法的前提下,在画面中大量的留白,只在角落中放置小小的主体,也就是俗话说的画留三分空,生气随之发,留白多了想想空间自然就有了。一幅照片上下左右塞满了景物,不留一点空白,往往给人以拥塞、沉闷、甚至窒息的感觉。画面空白具有托主体的功能。在画面主体四周留有一定的空白,能使主体醒目、突出。

第二个办法是用慢速快门拍摄。动静结合的有人物的画面,静止的物体最好是个上年头的老物品,比如老城墙,石狮子门墩,寺庙的佛像等等。人物经过的时候会留下模糊的虚影,一动一静,一古一今,让人浮想联翩。

第三个方法还是关于人物的,但凡拍摄正脸的照片都没有什么意境可言,哪怕是拍摄的超级明星,也都一样,一旦看清了脸,那照片就是描述的别人的生活,和你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反倒是那些人物小到看不清脸的照片,或者只剩下背影,甚至变成了剪影的照片更让人喜欢。看到这样照片的时候,你的大脑更容易把这个人物环境与自己的生活中经历的故事联想在一起,想想朱自清写的父亲的背影,读者感觉从他父亲身上也联想到自己父亲的影子,你会更容易引起共鸣。

以上三个方法有个共同点,就是讲故事的时候,说的太清楚了反而没有什么意境可言,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利用大雾天,隐藏远处的事物来营造神秘氛围等等。方法有千万种,但万变不离其宗,问题的关键是如果你想用摄影来讲一个有意境的故事,那么你自己又是一个真正懂得浪漫的,有故事的,有思想的,有意境的人吗?


摄影师贝贝


词典上说:意境(yì jìng),汉语词语,指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是一种能令人感受领悟、意味无穷却又难以明确言传、具体把握的境界。明代文人朱承爵的《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曾提及该词。

我以为摄影作品中的意境,是欣赏者通过观看摄影图片,领悟到了自己内心的感悟,这种感悟却无法用语言表述的一种状态。它是一种通过视觉而升华的思想。




摄影人-小飞


看看这几张有何意景,请友友们评论![祈祷][玫瑰][玫瑰][玫瑰]








玉姐80156484


这个难度就高了,也许,任何一张图片,都应该包含有程度不太相同的“意境”,程度不同而已。

我自己也没搞太明白,只能是说说自己的感受吧,非喜勿喷,谢谢。

真正能与艺术稍沾一点边的东西,可能也只能是“意境”了吧?在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很难很难,不过个人,再稀少,也还是有的吧,比如,河南秦玉海的“真水”系列,是很多年来,国内极其少见的,与艺术还沾边的摄影作品。(网络上应该可以搜索到)。

多种原因造成的吧,个人感觉,两个原因比较重要。

第一,摄影(包括西洋画)是舶来品,从文化角度上看,绝大部分人都严重缺乏西哲文化修养(类似西方人能懂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样稀少),我们也许技术水平很高,但忘记了这仅仅是皮相,所以,我们的图片,可以制作得非常精致,但总是缺少灵魂。

第二,平面艺术,是需要欣赏环境的。比如油画,原作大尺幅的作品很常见(我记得80年代,第一次听说罗中立的“父亲”是2米高的画,那种心中震撼的感觉),而我们平常能看到的,仅仅是复制品,尺幅比邮票大不了多少!

摄影图片,同样的存在这种致命问题!

假设,35画幅照片与手机照片,拍摄相同场景,放大到24吋,同时挂墙上,还会有人认为手机图片不比相机差吗?!

意境本身,就应该是一个难以言说的东西,而我们恰恰喜欢自己为自己“言说”,好像一张图片,不加上几百字的说明,连自己都难以理解?

反过来说,倒装一下概念,图片如果没有言说,就不成其为图片了吗?那平面艺术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直接用语音描述不是更好吗?

艺术领域,很多东西是没法言说的,需要诠释的东西,往往都会与艺术渐行渐远……


全利88


要想拍出意境来,前期的构思很重要,也就是说镜头后面的头很重要。心中或头脑中要有思想,有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才行。比如你酷爱唐诗宋词,关注市井民生,那么拍出的作品就会有不同的意境。

有个笑话讲的好。“有文化看到湖边有一群鸟会感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没文化的只会说“卧槽!好美!卧槽!还有鸟!” 有了思想文化的积累,也要善于利其器,运用好手中的相机,包括后期去表达意境。

第一幅《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第二幅《采菊》;

第三幅《明月幽古寺》;

第四幅《似是故人来》;

第五幅《秦时明月汉时关》。

欢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