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房子你买不买?涨跌你怎么看?

城里客


2019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0个大中城市价格指数,北京、上海、深圳同比去年增速下降到5%以内,部分城市如鹤岗等房价下滑严重,大部分城市二手房交易价格下降,房价全面下降的言论不胫而走,似乎持币观望才是最理想的选择,房价何去何从牵动着太多人的神经!

我们先看看我国房价价格走势:

图中绿色代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房价走势,黑色是准一线城市,橙色是二线城市,蓝色是三线城市,紫色是四线城市。

从趋势图来看从2014年中到2015年中,我国的房价是下跌的!2014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并不理想,沿海城市许多工厂陆续倒闭,失业率上升。人民银行开始实行货币宽松政策,包括降准降息来促进货币流通。2015年房贷利率下降到历史新低的4.9%,首付比例下调到仅二成,随着政策的实施,带动房地产的高速增长,房价快速上升,一线城市房价平均涨幅超过30%,部分区域房价翻番。

为了控制房地产泡沫,国家2016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全面限购限贷政策,政策颁布后,楼市开始降温,房价增速下降,但总体呈现上涨趋势,许多城市的房子被一抢而空,那些没买到房子的人甚至为了买房还交所谓“茶水费”,这种哄抢的势头一直持续到2018年底,2019年房价走势出现分化。

从房价走势图可以看出,无论是2013年还是2016年的房价上涨,首先领涨的是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基本呈现房价的风向标作用,一线城市房价的上涨随后带动二、三线城市的上涨,而且涨幅最高。一线城市平均工资最高,吸纳的就业人口最多,推动房价上涨的力量也越多!

同时,一线城市房价更抗跌,涨的时候涨的厉害,跌的时候跌的最少,那些想买房的人更应该关注一线和准一线房价,努力挤入大城市中!

基本印证了房价“短期靠政策,长期靠人口”的说法。




惠州贝壳找房罗杰


我家是在农村,对于买房子是没有这样想法的,我现在居住的房子非常的宽敞,虽然是在农村,但我感觉也非常的好,那么在这里,我也奉劝想要买房子的朋友们,一定要量力而行,看一看自己的经济状况,千万不要变成房奴。


用户徐晓涛


房需求短期被抑制,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关闭售楼处和居民居家防疫,导致实地看房无法进行,居民难以做出购房决策。第二,购房预期受到较大影响,观望情绪浓。对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的预期降低;防灾预期增强,短期内购房等大项支出和借贷的意愿降低;对未来房地产市场走势的预期不明朗,都能导致严重的市场观望情绪

第一,部分租赁需求转为购房需求。租户在疫情中的生活和工作受到较大影响,疫情后将倾向于购买自有住房。一是部分小区拒绝外地租户返回;二是合租的交叉感染风险较大,租户先后返回导致隔离观察时间延长。链家2019 年样本城市数据表明,租房的青年人中合租占比达78.2%。

第二,购买和持有第二居所意愿提升。第一居所主要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多位于繁华区,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第二居所主要满足居民度假、休闲、养生等高品质生活需要,多位于城镇郊区或风景名胜区附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人口密度低。疫情期间长期居家隔离,凸显了二居所不仅居住品质更好、还可满足特殊情况下居家隔离需求的优势。

第三,以大户型为代表的改善型需求将被进一步激发。2014 至2019 年,全国二三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套均面积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居民不断追求居住空间尺度增加。疫情期间,这一需求进一步被激发。一是全家人连续多日共处,房屋面积小造成的活动空间不足、个人隐私无法保证等弊端非常凸显;二是户型太小则难以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住房面积对居家卫生的重要性凸显。

第四,对住房产品升级的需求更明确。不仅仅是面积,长时间居家隔离让居民深刻体会到房屋户型、朝向等因素对通风、日照等居住体验的重要影响。疫情中,所有专家都在强调“每日按时通风”,长期居家,室内采光也尤其重要。

理想的住房,户型方正、动静分离;通透上,南北通透最佳,开窗后空气对流;采光上,全明格局、客厅卧室朝南最为理想;观景功能上,客厅卧室带有阳台、飘窗或落地窗是重要加分项。

当前,我国具备上述理想功能的住房占比低。根据2015 年人口小普查,城镇住房中成套率仅为85%,约20%为条件较差的平房,约40%在1998年房改以前修建。

第五,洋房、别墅等低密度产品将受关注。疫情会改变居民对住宅类型的偏好,2003 年SARS 过后,通透性能好、密度较低的板楼更畅销。当前的商品房市场上板楼已经不再稀缺,开发商开始打造各类高品质低密住宅,出现了更多的小高层、花园洋房,别墅也进一步细分出叠拼、双拼、联排和独栋等多类产品。疫情过后,部分需求将由高层转向小高层、花园洋房和各类别墅,低密住宅产品溢价显现。

第六,高品质物业服务的楼盘需求提升。社区防疫工作中,部分缺乏物业支持的老旧小区,仅能进行基本的出入管控和防疫宣传工作。品牌房企的小区,拥有专业物管团队和充足的财力物力支持,除了各种社区防疫举措,还向业主居家隔离提供丰富的物资支持和生活保障服务。经此一“疫”,不同物业的服务水平差距凸显,居民将意识到高品质的物业服务不仅关系平日居住体验,在非常时期还和业主健康安全密切相关。

第七,园林绿化好、周边商业医疗等基础配套齐全的楼盘更受欢迎。疫情期间小区封闭式管理,活动空间有限,园林绿化和卫生环境将决定业主身心健康和居住体验。疫情后将产生置换园林绿化充足、小区环境优美的商品住房需求。疫情期间,乘坐交通工具外出采购生活物资和就医的暴露风险较高,周边具有步行可达的基础配套重要性凸显。其中,商业配套主要包括大型商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超市,医疗配套主要包括大型医院、社区诊所和药店。具备上述完备配套的住房,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A张忠雨


关于房子的买不买,我是这样看的,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首先,你有没有足够的钱买,哪怕首付是二成三成,你也要拿得出这首付款;

然后,你要考虑给完首付款后,你月供有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因为有了月供后你的生活压力会不会突然增大;

最后,你有没有这样的需求,例如目前马上结婚急于要新房,或者小孩马上要读书上学急需一套学位房等。

如果你首付没问题,月供又没问题,又有这样的需求,我认为涨跌你都不用考虑直接下手就对了。



我的葱味


按照常理来看疫情对于我国楼市的影响是短期的,影响不了我国楼市的大方向,也很难影响我国房价走势。原因有以下:

1. 房价去年一直处于萎靡状态,部分地区略有降价,尤其在二手房市场表现明显。

2.受疫情影响,很多库存量大的开发商现金流吃紧,会采取一些大幅度促销手段,如近期的某些开发企业网上购房措施,折扣率低至63%。

3.疫情后部分城市为刺激经济发展相继出台了“刺激政策”,这些政策房均会带来价格的回升。

4、疫情后,老百姓对住房的理念又一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们对健康、环保、物业的关注度提上一个新的高度,一些老旧小区的住户产生了改善住房的需求,从而增加房价上涨的动力。

总体来说,2020年对广大购房者来说,利好年。尤其是,疫情后2个月左右时间内,部分城市房价有可能迎来拐点,是一个不错的入手时机。




湘霆3


房子在人们眼中代表着“家”、代表着安定!

2020年一场疫情把所有人的节奏都打乱了,其中就是想要买房子的朋友,也会持有观望的态度。不知道今年的房地产会何去何从。

个人觉得看您买房子的目的在于什么,是投资?还是自住。投资我们暂且不论,每个人的眼光不同。但如果您是刚需自住,这个时候买房子还是可以考虑的。根据某网站的数据统计,近7成购房者会将买房计划推迟到6个月以内。在这个期间,购房者数量的减少也会让不少开发商开始降价促销。以北京为例,截止目前,北京新房(普通住宅+自住型商品房+别墅)尚有9.6万套待售房源,开发商降价促销是大概率事件。

还有就是二手房,房东愿意降价吗?

对于开发商降价促销的活动,业主的态度也相对强硬,跟随降价的比例仅为29.7%,33%的业主维持原报价,更多的业主选择暂时不卖。可见,二手房业主对于卖房的迫切性比开发商低。不过在这29.7%中我们能不能找到自己心仪的房子呢?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其中可能存在投机嫌疑,不过房子总是要住的,买房子也要量力而行,综合自己首付能力和月供压力来购买自己心仪的房子。

还有房子未来扛风险能力也要考虑在内。在自己承受范围内去选择,市中心、地铁旁边、学区房等扛风险相对稳定的位置。毕竟买房子三大要素:“地段、地段、地段”

最后祝每一个漂泊的心能早日找到舒适的停泊港湾


房产中介日记


2020年还未过完2月,楼市的宽松信号已经“喷薄欲出“。

重点来看下最近的信贷端政策,这直接关系到市场水分充不充足,对楼市影响至关重要!

2月20日,与房贷直接相关的5年期LPR降低5个基点至4.75%;

2月21日,河南驻马店公积金首套买房首付比例由30%降为20%;

2月24日,12家股份制银行之一的浙商银行,针对非限购城市首套首付降为2成;

2月26日,东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公积金最长贷款期限统一设定为30年,可商贷转组合贷;放宽贷款申请人条件,压缩审批时限,最高可上浮20%可贷额度。

很明显,YH老大的松动行为刚确立,下面就排着队跟着活跃起来了………

今年的楼市宽松是必然

今年的楼市宽松是在预料之中,我在去年12月21日的深圳跨年演讲已经和大家分享过,今年的楼市一定是个宽松年。即使没有“疫情”这个黑天鹅,今年楼市的宽松也是个大概率事件;

首先,毫无疑问,当下经济受疫情影响的冲击是巨大的。回顾03年SARS疫情爆发的高峰期,我国经济遭受了短暂的显著冲击,GDP由第1季度11.1%的增速,直接下跌2%到9.1%。虽然疫情结束后的第三季度走出了一波反弹,增速恢复到10%,但疫情期间砸下的那个坑非常显眼。

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将超过SARS,为何?03年SARS期间是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而当下的经济下行压力本身就很大,19年GDP增速已经降速至6.1%。更为关键的是,当下我国的第三产业占比已由03年的42%,上升到19年的53.9%,也就是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升权重越来越大。而疫情恰逢春节爆发,春节无疑是消费和二三产业务工人员流动的旺季。对第三产业,特别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等行业冲击巨大!据一些专业研究机构预测,疫情对今年的GDP增速影响可能会达到0.5%。

疫情影响很大,但在2月12号的会议中,老大依然提出: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那么,为了保今年的发展目标,那就得出台宽松政策刺激经济恢复。经济的恢复,不可能绕得开房地产。房地产产业上下游关联60多个行业,广义房地产行业对经济增长的总贡献率已经超过30%。很显然,1/3的经济与房地产有关,要保经济,就不得不稳楼市!

具体到地方ZF呢?自03年房地产被确立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以来,参考2015年,房地产创造的以卖地为主的地产ZF基金性收入可以占到地方ZF收入的39.2%;

包括房产税和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以及契税,5个房地产特有税种税收可以占到地方ZF收入的18.21%。

两者相加,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卖地收入和产生的5大税收,就占了地方ZF收入的57%,你说依赖严不严重?

而问题是,2019年,就连一直财政盈余的上海也出现了赤字,全国34个省市全部无一例外的呈现出财政支出高于财政收入。

疫情影响之下,国家还要继续扩大减税降费,财政压力可想而知,钱从哪里来呢?看到这,你大概已经明白一二了!



老程聊房


首先,你有没有足够的钱买,哪怕首付是二成三成,你也要拿得出这首付款。

然后,你要考虑给完首付款后,你月供有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因为有了月供后你的生活压力会不会突然增大。

最后,你有没有这样的需求,例如目前马上结婚急于要新房,或者小孩马上要读书上学急需一套学位房等。

如果你首付没问题,月供又没问题,又有这样的需求,我认为涨跌你都不用考虑直接下手就对了,况且现在房价也在下降,该出手就出手。




阿旷


2020年的春节是注定一个不平凡的春节,面对突发情况,导致各行各业均无法获得利润,旅游业,餐饮业,房地产行业我们生活中经常接碰到的东西,都面临着零成交零业绩的情况。开发商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月面临着零成交,会选择降价出售房子,还是另有想法。

在房子降价之前,我们是需要了解一个叫成本的东西。

在我们的生活中成本无处可在,我们最经常见到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代工厂在遇到淡季的时候利润最疯狂的被压榨,每月100万的订单需要支付的人工水电成本110万,老板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选择干,还可以希望支撑度过这次的淡季。如果选择不干,马上就倒闭,连度过的机会都没有

房地产行业跟我们这个工厂的生产是有所不一样的,例如100万的房子,开发商的成本价已经去到了88万,有12万块钱的利润,这时候开发商选择降价2万块钱,利润就会下降16.6%。房子价格下降了,购房消费者反而会选择一种观望的状态“买涨不买跌”是所有购房者的一种共鸣心理问题。观望的心理是购买了这套房子不到半年时间已经掉价了10万块钱,就觉得心里很不爽,10万块钱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可能是需要奋斗一年时间才能挣得回来的钱 ,购房者这时候看到房价下降是不会购买的。

面临着零成交的几个月,国家会出现对应的政策来进行房地产回转。

2020年是国内大部分开发商,中期贷款到期的一年。2017年国内开发商见到市场疯狂的涨,就拼命的向银行借钱拿地,建房子一般开发商向银行借的钱都是中期贷款,三年期的2020年一共累计超过6000亿的贷款到期还款。

房地产行业都是一个高负债的行业,负债率达到80%的,开发商房子卖不出去也肯定是没有钱还给云南了,相信国家肯定会推迟债务还款机。回看2月底3月初的时候,我国多个城市都已经推出了“救市”的情况了,更何况还要在等两个月零成交的情况下,开发商不急的跳起来还跟你谈降价的事情,直接是跟银行谈好还债务的问题,先解决好这个债务上的问题,熬过这个寒冬过来的,就是春天的银行,开发商都是有好处的,他们不会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面临着国家坚持的“房住不炒”,很有可能是不会出手求就房地产,又会造成如何的局面。

开发商会出现如何面对方法,刚刚都提到了,开发商是不愿意降价出售房子的,一旦降价销售房子,相信是很多人还是选择观望的状态。在逼得没办法的情况下,开发商肯定是做最后的反击,宣布破产。2020年截止到2月底,我国有150余家房地产已经宣布破产了,为什么宁愿选择破产也不低价出售房子?

开发商建房子的钱是银行借来的,开发商房子卖不出去宣布破产,银行就会把房子收走,再用合理的价格把房子拍卖出去。等于银行变向了,帮房地产开发商卖房子。国内那些中小型房地产企业破产了,很多是由国内大型开发商在接盘,按照原来的价格再包装一下,重新出售,大开发商破产,一般都是选择银行帮忙出售房子。

银行的资金压力大了,这时候央行绝对不会坐视不理,会放水到商业银行这里来缓冲市场,知道,侵犯的越多通货膨胀越大,房价就涨得越快,这个我们应该都知道的道理。

开发商还有另外一种操作方法全国性去库存,可以看一下2017年全国性推出去库存,在2017年到2019年年底全国房价上涨了30% ,充分的印证了那句话,中国人买涨不买跌,开发商可能在房子卖不出去的情况下集体涨价,去库存,房子价格上涨了,人们的心理就耐不住了买房子就是挣钱,马上出手。

总结:即使我们短期内不购买房子,也不会导致开发商会大幅度的降价房子出售,第一成本所在第二钱是银行的,开发商只会选择部分房源优惠出售。也有开发商像很大一样搞出套路折扣,打完折比没有打折的房源还贵。



小强房助


2020年,中国的房子还能买吗?

弄清楚了中国房价的两个决定要素——经济增长潜力和信用抵押品之后,我们再来回答开头的问题“2020年,中国的房子还能不能买”,就会比较清楚了:

第一,站在2020年,中国王的信用的属性改变了吗?房产作为信用抵押品的性质改变了吗?回答是: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信用市场,但是这需要时间,所以没有完全改变。

第二,中国的经济还在增长吗?现在好多专家特别悲观,认为中国经济开始衰退——真实的情况是,目前全球和中国有相近经济体量的国家,增速其实只有1%到3%,中国是6%,未来5年应该还能保持在5%。此外,根据保守估计,中国还有几亿人口需要“进城”,城市化还有空间。

给定这两个条件,对2020年之后的中国房价的情况,就没有理由悲观,房子还需要承载中国经济增长一段时间。

但是,对于这个结论千万不要随便用,你还要记住两点:

1.中国经济增长两位数的年代已经结束,经济增速从两位数跌到了一位数,2019年已经跌到了6%,未来几年可能会到5%。同时,中国大规模城镇化也已经结束。

2.中国人均GDP达到一万元美元,进入万元美金社会。这个拐点会伴随着人口流动从城乡转移变成城市之间,甚至是同城之间,也会伴随着全社会对房子需求上的改变。

这两点告诉我们,中国已经告别了“闭眼买房,躺着赚钱”的房价普涨快涨年代。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分化,中国的房产也会进入“严重分化”的年代。未来,对于城市和区位的选择将变得尤其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