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援鄂醫療隊員朱廣福:疫情面前,我們永不懼怕

滕州援鄂醫療隊員朱廣福:疫情面前,我們永不懼怕

朱廣福,1981年出生,滕州市中心人民醫院介入室主管護師。2月9日,出征支援湖北。臨行前,他說:“這次馳援武漢,不管任務多麼艱鉅,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戰勝各種困難,保證完成任務!”

滕州援鄂醫療隊員朱廣福:疫情面前,我們永不懼怕

支援武漢十多天了,我其實沒有太多時間去回憶、去分享、去記錄。這裡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太多太多了。

為了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武漢乃至全國湧現出了太多默默堅守的人。在醫院裡通宵達旦守護感染患者的醫務人員、警察、專車司機、保潔員、行政協調員、物質保障員、酒店的工作人員、食堂的師傅,素未謀面的志願者們,合力一起築起了一座座精神脊樑。

我所在的方艙醫院是一個真正的沒有硝煙的火線戰場,這裡只有醫務人員和感染患者,沒有家屬,沒有陪護。患者的吃、喝、拉、撒,病區的消毒保潔工作得全部由我們自己來完成。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希望所有的病人早日康復出院。

滕州援鄂醫療隊員朱廣福:疫情面前,我們永不懼怕

在方艙醫院的日子裡,我結識了一位好兄弟,他的名字叫汪洋。人如其名,跟他相處會感覺到自己像置身於愛的海洋之中,特別舒服。“汪洋,等會準備發藥,把每個單元的單元長召集起來” “汪洋,讓你統計的家庭住址呢……” “汪洋,你在哪?……” “汪洋,來分診臺……”這時你們一定以為這個汪洋是一個比較能幹的醫生或者護士,其實他是一位患者,一位年僅28週歲的年輕小夥子。

一開始,我們方艙醫院的工作開展困難重重。我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護目鏡,行動不便。護目鏡裡有霧氣,再加上流的汗,就導致兩個人面對面站著,卻勝似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你站在我面前,我不知道你是你。所以,日常工作中即便是很簡單的一個環節,也需要花費比正常情況多出幾倍的時間和精力。再加上語言不通,開展起工作難上加難。就在我們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陽光大男孩走了進來,自報家門,“我叫汪洋,汪洋大海的汪洋,有事您說話!”一開始,只是感激他的挺身而出,並不認為他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幫助。然而事實證明,他真的是我們的“救星”。比如,發藥的時候,患者太多,秩序難以把控。汪洋會交代每一位患者拿藥的時間,既避免了人員擁擠,又節省了時間;來了物資,我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不方便搬運,他會召集志願者們一起把物資搬來,整整齊齊的擺放在一個地方;要詢問每一個人的家庭住址,工作量之大難以想象,他會組織志願者們分頭去詢問每一位患者,反覆核對無誤後交給我們;他幫我們翻譯武漢話、建立護患共同群、定時向我們報道,等待分配任務,監督患者的用藥和不良情緒……久而久之,我們口中的患者汪洋變成了“我們的汪洋”。

稱他為我們的汪洋,不是因為他上下奔走為我們排憂解難,不是因為他捨己為人把多次檢查核酸的機會讓給別人,更不是因為他和我們的關係變得越來越親密,而是他用實際行動感化了我們,用無私的愛包裹著我們,他的出現讓我們從心裡認同了他。現在的汪洋,是我們這批援鄂醫療隊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員,是我們真正的“家人”。

有一次,我問汪洋:“汪洋,你有什麼願望?”

汪洋說:“我想看看你們所有人的臉,好知道以後要報答誰?”

突然間,我被深深感動了。我對汪洋說:“你知道麼?你很像我們山東人,熱情、奔放、幹練!等疫情過去了一定要來滕州找我,我帶你去喝羊肉湯、吃辣子雞……”

下班了,我走在清冷的街道,想到了汪洋,想到了這兩週以來接觸的患者,感覺責任無比重大。在疫情面前,人類何其渺小,但我們不會懼怕。祖國何其強大,能讓方艙醫院如此迅速壯大,全國各地的醫務人員四面八方迅速集結,一起並肩作戰!

春已來,冬雪消,春林盛,萬物生,等疫情過去,春暖花開之時,我們就能摘下口罩,熱情擁抱,笑對陽光!面對疫情,只要我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一定會以最快速度取得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戰的最終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