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山水,氣貫長虹耶!猜猜這位一代宗師是誰?

他 8歲隨父學習詩、文、書、畫,15歲開始寫生,1918年考入無錫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受胡汀鷺影響,鑽研石濤、石溪、唐寅、沈周畫藝,一面博覽歷代名畫,廣交書畫朋友;一面刻意臨摹名畫。曾對一幅石溪真跡臨摹 3年,又臨摹唐寅、石濤等筆法,兼收宋、元、明、清各家之長,並接觸西畫技法,後融會貫通,自成一格,學生時代已負盛名,曾創作《貫華閣圖》,得到了名畫家吳觀岱的賞識。






錢松喦(1899.9~1985.9),當代畫家,江蘇宜興人,曾任江蘇省國畫院院長、名譽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顧問,第四、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是當代中國山水畫主要代表人之一。1983年,他在85歲高齡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實現他多年的夙願。特別令人感動的是他在1984年重病手術後,仍堅持創作,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創作不止。




錢松喦作畫雖把“師古人”為基根,但更注意培養對事物觀察和揣摩。上世紀五十年代,功力雖深的錢松喦仍未跳出石濤、沈周等的筆墨,文人畫習尚濃。在六十歲後壯遊祖國名山大川后銳意探索,創造出自己的藝術特色,巧妙把傳統技法和現實生活相結合,一批驚世駭俗之佳作躍然紙上,名震中外。




上世紀50年代以後,進入孜意創新期。他身體力行藝術必須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努力探索中國民族傳統繪畫形式與反映現實生活相結合的道路。他真誠地歌頌新的時代,主動地深入生活。60歲跨上了藝術第一高潮期。多次旅行寫生,使他感到“畫囊喜滿忘華髮,粉本瀛寰放筆酣。”豐富的生活積累,加上他對山水畫藝術規律創造性的運用,促使他創作出一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協調統一的作品。他擺脫了50年代因追求新事物而缺乏藝術美感的苦惱,也沒有走回避時代內容而只在形式上翻點花樣的老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