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廣播電視總檯電視新聞中心記者張元奇:勇擔職責使命 我在新聞現場“戰”疫情

海南廣播電視總檯電視新聞中心記者張元奇:

勇擔職責使命 我在新聞現場“戰”疫情

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您好,能否請您詳細介紹一下海南省向湖北省捐贈的生活物資情況?”

3月7日,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第40場新聞發佈會,邀請相關領導介紹天津市、江蘇省、海南省援鄂抗擊疫情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海南廣播電視總檯電視新聞中心《海南新聞聯播》記者張元奇通過網絡向現場提問。發佈會結束後,他爭分奪秒寫下當天新聞稿,讓海南觀眾儘快瞭解海南援鄂醫療隊近一段時間來的整體工作情況。

過去的1個多月裡,張元奇堅守海南疫情防控一線,深入現場,第一時間傳遞疫情防控的政策措施,記錄抗疫一線的感人故事,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年輕記者對新聞事業的初心、青年黨員對職責使命的擔當。“戰疫情,記者要衝鋒在前,黨員要奮勇爭先。”他乾脆利落地說。

作為一名時政記者,張元奇日常負責省政府相關新聞報道。疫情發生後,省政府主要領導在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任重要崗位,張元奇的工作節奏也註定要跟著“連軸轉”。

省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是張元奇1個多月來出入最多的地方,這裡是全省疫情防控信息傳播、協調的樞紐。無論是例會、調研、還是專題會,無論採訪幾點結束,張元奇總會想方設法把指揮部關於疫情防控的新聞第一時間報道出來。

2月4日17時40分,指揮部例會還沒有結束,而《海南新聞聯播》的播出時間是每晚18時30分。張元奇當天採寫的這條新聞消息需要總結過去24小時的疫情防控工作,以及關於下一步重點工作的安排部署。如果新聞在當天不能播出,那麼整個例會的討論成果就無法及時向外界公佈,疫情防控措施動態調整的信息也要延後傳播。

張元奇和搭檔立即分工,開始向後方節目組回傳拍攝的素材畫面。眼看距離播出的時間越來越近,後方還有審稿、配音、後方畫面編輯、校對審核等多個環節,張元奇唯有讓自己不斷加快速度。現場的他“三管齊下”——編輯畫面、記錄會議要點、撰寫新聞稿。時政新聞對於語言表述的準確性要求極高,容不得半點馬虎。憑藉著多年的工作經驗和過硬的業務能力,現場視頻終於在18時及時傳回後方節目組;18時10分會議結束,新聞稿件即完成並送審核。此時,後方編輯部也早已做好準備,一番齊心協作,這條新聞在當晚準時播出。

從1月23日到2月19日,28天裡張元奇沒休息過一天。他先後赴海口、澄邁、洋浦等多個市縣20餘個疫情防控一線和醫療救治點採訪報道,平均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採寫疫情防控有關的電視新聞40餘條。

“我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職工作,與那些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們相比,我的工作強度算不上什麼。”張元奇說。作為新聞工作者,他在疫情防控新聞報道中不斷增強自己的腳力、眼力、腦力、筆力,讓筆下的文字更加鮮活。“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會再接再厲,勇擔職責使命,不愧對胸前的這枚黨徽。”

(海南日報海口3月10日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