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唐代文人中选一个堪称完美的人,你选谁?

殘陽暮里酹江月


李白。

他的人生经历接近完美。

他经历了盛唐和安史之乱,甚至还因为站错了队,差点挂掉。

他是号称诗仙的大唐顶级诗人,在人生的下坡路上,及时的止损,在深度沉醉中远离了人间。

他被大唐盛世皇帝唐明皇邀请过,也给唐明皇和杨贵妃写过赞美诗,而且酒醉轻狂的让皇帝宠仕高力士穿脱过靴子。

这些事情,大唐其他任何文人都没收集全过,唯有李白!


布衣之徐


苏轼



柯兰花520


您好,您的问题是:如果从唐代文人中选一个堪称完美的人,你会选谁?

笔者观点:

如果从唐代文人中选一个堪称完美的人,我就一定选王维。王维不但有才,人长的也帅,还没有绯闻。

1.据说王维长的很帅,是个白面书生,连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都看中了他,因为王维的形象玉树临风,有颜值担当的。

2.说起王维的才华,也是令人拍案叫绝的。王维不但是诗人,还是画家,还精通音律,琴弹的非常好。

苏轼曾经赞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特别喜欢他写的《鹿柴》《山居秋暝》《竹里馆》等田园诗作;还有王维也是多情的,比如《相思》。最喜欢的是他的《终南别业》,其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3.一生仕途平坦。开元九年中进士,官至给事中、尚书在丞。虽然在安史之乱中被乱贼所获,但最终以诗获免,对比李白,杜甫等人,王维的人生可谓圆满。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我是诗林撷英。


诗林撷英


我选张九龄。

张九龄号称岭南第一人。

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

他的诗歌成就很高,独具雅正冲淡的神韵,写出了不少留存后世的名诗,并对岭南诗派的开创起了启迪作用。

他还是一个好官,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是继陈子昂之后,力排齐梁颓风,追踪汉魏风骨,打开盛唐局面的重要一人。

他以其诗歌创作和政治地位,影响了一代诗歌的发展。

他死后不久,曾被他断言肯定会造反的安禄山果然掀起了“安史之乱”,导致堪称全盛的大唐迅速走向没落。

可惜了……



耕根


王维是一位文艺全才,也是一位道德人品堪为极致的出色男人:他九岁能诗文,21岁中进士,多才多艺,名动京师;他一生不仅诗、文、画名闻遐迩,而且工于草书和隶书,精通音乐,善弹琴和琵琶;他孝顺闻名,母亲作古后,痛不欲生,请假在家丁忧好几年;他夫妻恩爱,妻子去世后终生未娶,孤居三十年,安身立命于山水之间;他出身富贵,做过省部级以上的大官,却极尽简朴,"在京师,斋中无所有,唯茶挡、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山水田园诗意境静谧幽美,诗风清丽自然, 艺术成就很高,很多名句精妙绝伦,世代传诵。最有代表的山水名作有《鸟鸣涧》《汉江临泛》《山居秋瞑》《送梓州李使君》《送邢桂州》《使至塞上》《青溪》《过香积寺》《鹿柴》《新晴野望》《终南山》等。

这些山水诗语言清新凝炼、含蓄生动,色彩鲜明如画、秀雅澄净,音韵和谐有致、清澈安宁。诗中别样的水声、水色、水态、水意,不仅构成了王维山水诗的独特情景,而且幻化寄托了他的高尚品格、不俗追求和禅悟心境。如《汉江临泛》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一联,状写襄阳一带的壮丽山川,气势雄浑,意境空阔,成为千古名句。又如《山居秋瞑》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用细腻的笔触,勾画明月、青松、泉流等富有特征的美景,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优美和谐的秋雨山色图。再如《送梓州李使君》中的“山中一半雨,树杪百重泉”用清新空灵的笔触再现了山中雨后流水潺潺、林木婆娑的独特水景;《送邢桂州》中用“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两句描绘了江湖日落和潮水初泛时的江水颜色和旷远感觉;《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清幽豁达、超然脱俗的写水绝唱。其他比如《青溪》“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动静结合,既写水声又写水色,清澈活泼、甘甜宁静;

《过香积寺》的“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冷峻孤寂地描写水声和水态等等。王维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通过山水溪涧的幽深安宁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合。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诗中以动衬静,寓静于动,写道:春天的晚上,桂树的影子轻轻地在微风中摇摆,寂静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桂花在无声地飘落。

宁静的山间万籁俱寂,当月亮越过山边爬上来,皎洁的银辉在山涧里顿时一泻而下,小溪边树梢上已经熟睡的小鸟被惊醒了,啾啁欢跳,时不时在山涧中传出一阵阵清脆的鸟鸣。诗中月出无声,而山鸟惊飞,这叫声似乎一时打破了山中的宁静,可又恰恰是这鸟鸣声盘旋耳边时令人感到空旷的山中更加幽静沉寂。

看得出诗人是在一片空灵闲静的世界里,宁静淡泊地啼听花落鸟鸣的天籁,静到极处的自然在诗人笔下出神入化。王维写水景总能捕捉到水声、水态、水色、水意中最优美、最动人的一刹那,随意挥洒,形象生动,不仅色彩鲜明、意境幽美,而且韵律悠扬、明朗自然,在描绘自然水景的同时,体现出一种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和适意舒缓的人生态度。如《山居秋暝》,诗中写得是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描绘的是居住在山中的诗人,在秋天日落之后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首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水意,世外桃源一般的山中人迹罕至,晚秋时节,新雨洗净了山色,凉爽宜人;

第二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水态,这时皓月当空,柔美皎洁的月光洒遍了苍翠的松林,透过茂密的松林空隙,大地上斑斑点点,银光闪闪,雨后的山间,清澈的溪水一缕缕从山石间缓缓流淌而下,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 ;

此时,山村已经睡去,竹喧影动,“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少女们欢声笑语从水边洗衣归来,笑声跑得很远,亭亭的莲叶荷花纷纷摇荡,辛勤的渔夫顺流而下,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这句寓情于景既有水声又有水景,自然纯朴,惬意安闲。

又如《新晴野望》中的“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几句,写了一场春雨后天光放晴,空旷的原野上,万物仿佛被洗净了一般纤尘不染,郭门之外的渡头边一片繁忙,小溪清澈、绿柳依依,人和景物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

“白水”二句把近景和远景组成有层次的画面,水色明亮,峰峦碧翠,光和色交相辉映,水色水态生动丰富,妥贴自然。诗中写景如画,随意挥洒,达到了诗画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而且是出色的画家、音乐家和佛学家。

他深湛的艺术修养,独特的禅悟体验,以及对于自然的爱好和长期山林生活的经历,使他笔下的水景特别富有神韵,体现出一种其他诗人所难以企及的静美、澄旷、寂悦。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现出“诗、画、禅”三者融合贯通的独特水意。如“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以一种淡远的心情描写了萧瑟秋天里荒城尽头的古渡故道和洒满群山的落日余晖;“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以一种豪放清朗的劲气抒发了初雪化尽、枯草萎黄,策马扬鞭行走在辽阔草原上的感受;“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一种冥茫而出尘的视角俯视滔滔江水和若隐若现的山色;“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用宁静淡泊的心态参悟清冽的河水和淡淡的烟川,表现了从容闲适的人生追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用水的明净、月的清朗、松的挺拔、石的古远营造出一种雅致宁静的意境;“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一句如入仙境,山路蜿蜒,绿茵青翠,空气湿润,那些青翠欲滴草木幽竹仿佛蒙蒙细雨拂拭着人的衣襟和面庞;“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则以一种恬淡的心境把自己和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超凡脱俗……

读王维的诗句,如沐春风,清新和缓而明朗有致;如临幽谷,空灵宁静而淡远超脱;如饮甘露,适意优雅而安闲澄澈……


月盈红袖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如果让我选,我可能会选王维。

出身名门,又是长子的王维从小接受的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唐才子传》记录他“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也就是说王维不仅从小吟诗作文,还工书擅画,雅通音律。

作诗就不用说了,诗至盛唐,众体皆备,而王维无所不长,明代《唐诗品汇》中说“五古七古,以王维为名家;五律七律五排五绝,以王维为正宗;七绝以王维为羽翼。”除此之外,王维还以自己的一颗云水禅心将山水田园诗开辟出一个新境界。

书法上王维兼长草、隶各体;画画更是开山鼻祖级别,后世誉其为“南宗画派之祖”,钱钟书更是奉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连王维自己都自负地说“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音乐才能也是被传的神乎其神。传说有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如何题名。王维瞥了一眼便轻描淡写道 :“图中所弹乃《霓裳羽衣曲》第三叠第一拍。”这都能看出来?有好事者便请来乐师演奏,对照之下竟是分毫不差。

关键王维有如此才华而且人还长的帅。


未能与时间和解


要让我选的话,肯定是王维。王维的思想内容虽没有李白,杜甫影响那么大,但他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却不输李,杜等人。

王维不仅是诗人,也是画家。他是“田园诗”杰出的领导,是“文人画”的鼻祖。

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除了在诗,画方面有卓越的成就,王维还擅长音乐。

有人称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则是“人才。”后来因王维是时中带有佛教意味,便称他为诗佛。

在早年王维对仕途还是很积极,后来由于政局的动荡,而归隐田园,过上了吃斋念佛的生活,远离了朝政。


阿弥陀佛么么哒465


高适

论作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论做官,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侯、淮南节度使、剑南节度使。

论战功,讨伐永王之乱,也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之一。

在我印象中,唐朝诗人里就属他混的最好,他证明了不是只有不幸才能成就诗人。


太凌轩


当之无愧的骆宾王。

起兵失败之后就消失了的骆宾王。

他是“初唐四杰”之一,曾经几经沉浮的官场就不说了,他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除了对荡涤前面六朝文学的颓波、革新初唐文学风气之外,就是跟在徐敬业身后曾起兵讨伐武则天!

他在初唐的作者中属于“多产”的诗人,其才华也是路人皆知,现代儿童耳熟能详的《咏鹅》据说就是他七岁时候的作品。武则天都赞扬夸他写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那可是他为徐敬业写的讨伐武则天的文章啊。

总之,这人才气逼人,个性耿直,人品肯定爆棚,有起兵的背景。


河千影


李白,诗仙。还使得一手好剑。

文武全才,难能可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